首页 理论教育 神之间:范缜与神灭论

神之间:范缜与神灭论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范缜意识到,要在与佛教信仰者的论战中取得决定性胜利,必须摧毁佛教理论大厦的基石。于是,范缜从形神关系入手,来重点论证精神可灭。范缜以神灭论来排斥佛教,而神灭论思想并非范缜的独创,而是渊源有自。《庄子·知北游》中所说的“人之生,气之聚。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可以理解为包含了神灭论思想。认为精神产生于形体中的内脏器官,五脏是精神活动的馆舍。范缜《神灭论》的核心命题大致如下:

神之间:范缜与神灭论

佛教自东汉传至中土,“汉魏法微,晋代始盛”。进入南北朝,佛教传播出现繁荣局面,以寺院、僧尼数为例,南朝宋、陈寺庙各有一千余所,僧尼超三万人,齐梁寺庙超两千,梁代僧尼八万余人。北朝时期,魏时造寺三万余所,僧尼二百万人,北齐时全国僧尼二百余万。

范缜同时代的郭祖深,曾在向梁武帝的上书中说,建康的佛寺达五百余所,都建得金碧辉煌。寺院经济之发达,僧尼众多,加上他们名下的所谓白徒、养女都不上户口,导致“天下户口,几亡其半”。

南朝崇佛的皇帝以宋文帝、梁武帝、梁简文帝最为知名。推崇佛教的奥秘,宋文帝是这么说的:“假如举国上下都信奉佛教,净化心灵,那我坐致太平,又有什么困难的呢?”

南朝齐、梁佛教最盛,皇室贵族崇信佛教的也为数不少,如南齐豫章文献王萧嶷,是萧道成第二子,他的临终遗言说:“后堂楼可安佛,供养外国二僧,余皆如旧。”(《南齐书·豫章文献王传》)

鉴于佛教兴盛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范缜写下了《神灭论》一文,试图通过论证人死神灭来动摇佛教传播的根基。范缜意识到,要在与佛教信仰者的论战中取得决定性胜利,必须摧毁佛教理论大厦的基石。佛教因果报应论的前提是有一个不因肉体死亡而消失的灵魂作为受报的主体,所以,论证了精神随形体而生灭,因果报应便不复成立。既然不存在不灭的受报者,三世报应又从何而来?于是,范缜从形神关系入手,来重点论证精神可灭。

范缜以神灭论来排斥佛教,而神灭论思想并非范缜的独创,而是渊源有自。《庄子·知北游》中所说的“人之生,气之聚。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可以理解为包含了神灭论思想。《管子·内业》中说:“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和乃生,不和不生。”来自天上的精气与来自地上的形体相和合,才凝结了人的生命,人的形与神是不相分离的。(www.xing528.com)

荀子提出“形具而神生”的观念,认为人的好恶和喜怒哀乐等情感,是从形体中发生出来的,人的形体具备才能产生七情六欲。一方面,荀子认为精神活动依赖形体的存在,另一方面,荀子也强调人心的作用,认为人心主导了人的理性思维和行为动机。《荀子·解薮》:“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神明,即精神,荀子也承认,形体存在为前提下的人心具有主观能动性

黄帝内经·灵枢·本脏》中说:“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认为精神产生于形体中的内脏器官,五脏是精神活动的馆舍。

王充以元气、精气作为人与万物的构成要素。《论衡·论死》中说:“死而形体朽,精气散。”人死了,精气自然消散。王充又说:“人之所以生者,精气也,死而精气灭。”与此同时,王充认为人具有聪明智慧这种精神现象,是因为人有“五常之气”,而 “五常之气”藏于五脏之中,如果五脏完好,则人的智慧正常发挥。一旦五脏出了问题,就会出现愚痴等精神损伤。在王充看来,人死了,不会变成鬼,鬼不是人死后的精神转化,而是活人思念存想的结果。

佛教传入后,神灭论思想继续发展,如魏末晋初的思想家杨泉,在其《物理论》中说,人的生死即精气的生灭,人死如薪尽而火灭,“人死之后,无遗魂矣”。这里比较明确地提出,人死后,灵魂随之湮灭。

范缜《神灭论》的核心命题大致如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