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范缜与神灭论及南朝寒门士族政治

范缜与神灭论及南朝寒门士族政治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范缜认为将该书在学校推行,可以弘奖后进,明辨史误。裴子野的这些思想,范缜引为同道,故有让贤之意。小专题 7寒人掌机要一、南朝四帝出身寒门门第士族政治到了南朝时,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为执掌朝廷权柄,从刘宋起,位居九品的舍人之官,成为实际上的宰相。到齐东昏侯时,舍人势力已发展到并专国命、权夺人主的程度了。

范缜与神灭论及南朝寒门士族政治

天监六年,任昉辞世,远谪岭南的范缜才获得调回建康的机会。

被迁为国子博士时,当年对自己怀才不遇耿耿于怀的范缜,如今却做出了一个让人意外的举动:他上表欲将国子博士让给裴子野。而当时,范缜与裴子野压根就不认识。

裴子野出身于河东裴氏家族,“少好学,善属文”。裴子野还以孝闻名,父亲死后,居丧尽礼,每次到墓地,哭泣落泪的地方,草都伤心得枯萎了,还有白兔在墓侧陪伴。天监初,范缜的从弟,时任尚书仆射的范云准备上表赞扬裴子野的孝行,没想到还没遂愿就去世了。范缜完成了从弟的心愿,在《梁书·裴子野传》所记载的范缜上表中,我们了解到范缜让出国子博士的理由:

一是人品好,“幼禀至人之行,长厉国士之风”。特别是居丧行孝,哀戚到形销骨立的地步,甚至蔬水不进。而范缜也是有孝名的。

二是有学养,“家传素业,世习儒史”。作为经学世家的传人,范缜对裴子野相似的家学传统,自然是很有共鸣的。特别是裴子野曾祖裴松之,在刘宋元嘉中受诏续修何承天宋史》,还没完成就撒手人寰,子野便有意完成先祖的功业。到齐永明末,沈约所撰《宋书》已颁行天下,裴子野便删撰为《宋略》二十卷。范缜对《宋略》评价很高:“弥纶首尾,勒成一代,属辞比事,有足观者。且章句洽悉,训故可传。”范缜认为将该书在学校推行,可以弘奖后进,明辨史误。

裴子野年轻时即著有《集注丧服》《续裴氏家传》《众僧传》《百官九品》《附益谥法》《方国使图》等书及文集二十卷,并行于世。裴子野的文采后来得到梁武帝叹赏,朝廷的文书符檄,多由裴子野起草。《梁书·裴子野传》说:“子野为文典而速,不尚丽靡之词。其制作多法古,与今文体异。”质朴典正的文风,给当时靡丽一时的文风带来了拨乱反正的效果,这也是范缜所欣赏的。

三是范缜认同“苟片善宜录,无论厚薄,一介可求,不由等级”的用人观,不以门第取仕,而重视才干德行。范缜对门阀政治一直持批判意见,裴子野的思想和范缜有着惊人的共通处。

裴子野的两篇《选举论》中,指斥魏晋以来的选仕,“万品千群,俄折乎一面;庶僚百位,专断于一司”。意思是,九品官人法和大小中正依据门第来决定去留和职位高低的选官制度,完全走偏了。裴子野认为“天下无生而贵者,是故德义可尊,无择负贩”,言外之意,士族高门并非天生为贵人,只要有德有义,普通百姓也洋溢着生命的尊严。他质疑说:“苟非其人,何取世族?”假使贵族子弟无德无能,凭什么他们能“平流进取,坐致公卿”呢?裴子野希望回到“士庶虽分,本无华素之格”,不以身份而以贤能来平等竞争的取士制度。裴子野的这些思想,范缜引为同道,故有让贤之意。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细节:裴子野与任昉也有过节,任昉喜欢引荐后进,故游其门者甚众,而裴子野和任昉是从中表亲戚,却从不去找他帮忙,这让任昉心怀怨意。看来,范缜和裴子野都是任昉不喜欢的人物,故而范缜主动将国子博士让给素昧平生的裴子野,也有神交的因素在。可惜范缜的好意并未得到皇上的首肯。

小专题 7

寒人掌机要(www.xing528.com)

一、南朝四帝出身寒门

门第士族政治到了南朝时,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刘宋政权开创者刘裕,曾居京口卖鞋子糊口,还伐薪新州。南齐开国皇帝萧道成也出自寒门,《南齐书·高帝纪》所载遗诏说:“吾本布衣素族,念不到此。”代齐称帝的梁武帝萧衍与萧道成是同族,而陈霸先则当过油库吏。可见,宋、齐、梁、陈四朝之主,都来自寒门家族。刘宋以降,政坛上一个新的现象是:寒人掌机要。

二、南朝寒人的崛起

当皇帝发现士族显贵的威胁尚在,而宗室诸王的新威胁又来临时,为了控制局面,皇帝不得已任用出身寒微的左右亲近,来实现对权力的掌控。赵翼《廿二史记》卷八“南朝多以寒人掌机要”条说:“至宋、齐、梁、陈诸君,则无论贤否,皆威福自己,不肯假权于大臣。而其时高门大族,门户已成,令、仆、三司,可安流平进,不屑竭志尽心,以邀恩宠;且风流相尚,罕以务关怀,人主遂不能籍以集事,于是不得不用寒人。”

为执掌朝廷权柄,从刘宋起,位居九品的舍人之官,成为实际上的宰相。到齐东昏侯时,舍人势力已发展到并专国命、权夺人主的程度了。钱穆说:“南朝诸帝,因惩于东晋王室孤微,门第势盛,故内朝常任用寒人,而外藩则托付宗室。”(《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6年,268页)

为了控制外藩诸王,刘宋末开始让典签监督各地方镇所作所为,并向皇帝报告,“刺史行事之美恶,系于典签之口”,典签代表皇帝行驶监察权,各地此时自然无不逢迎推尊典签,典签“于是威行州部,权重蕃君”。(《南史·齐武帝诸子列传》)

皇帝通过舍人操纵中央朝政,通过典签控制地方军政,皇权政治得到了加强,而门阀贵族的权力则实际上转移到了寒士手中。

三、寒门崛起的制度保障

不仅如此,选举政策的变化,也为寒人的崛起带来了机会。在南朝,《梁书·武帝纪》记载的一份诏书中说:“其有能通一经,始末无倦者,策实之后,选可量加叙录。虽复牛监羊肆,寒品后门,并随才试吏,勿有遗隔。”这一诏令为寒门子弟通过明经入仕创造了政策上的保障条件,打破了高门士族把持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藩篱,寒门子弟中的才能之士入仕晋升不再有门第的门槛,其间可见科举制度的端倪。选举制度的改革,在制度上保证了寒人的崛起,又为日益失去竟争力的士族子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