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乐论:民族性与世界性关系辨析

中国传统乐论:民族性与世界性关系辨析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民族性与世界性,作为音乐民族审美心理基本特征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是促使民族审美心理在矛盾中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笔者认为,这一提法还有一层意思,即任何一种美的属性,包括那些所谓具有“世界性”的,它必然是归属于某个民族而首先具有民族性。所以,音乐的世界性不可能凌驾和超越于民族性之上,离开了民族性就没有世界性,并不存在一种脱离民族性的世界性。

中国传统乐论:民族性与世界性关系辨析

民族性与世界性,作为音乐民族审美心理基本特征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是促使民族审美心理在矛盾中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并且,两者之间通常会呈不同的比例分布,任何一种民族美中都会包含着不同程度的共同美因素,一种民族美的独特性对于其他民族来说,其适应、认可度也是不尽相同的。当这种民族性同时也包含着较多的人类性、共同性时,它们就会与作为审美主体的其他民族的心理的内在“图式”产生较为密切的联系,其民族性就更容易引起他民族的共鸣和普遍理解而具有更大的接受范围,从而走向世界。这也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一命题的必要前提。笔者认为,这一提法还有一层意思,即任何一种美的属性,包括那些所谓具有“世界性”的,它必然是归属于某个民族而首先具有民族性。正如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没有个别就不存在一般。所以,音乐的世界性不可能凌驾和超越于民族性之上,离开了民族性就没有世界性,并不存在一种脱离民族性的世界性。俄国作曲家里姆斯基-柯萨科夫曾经说过:“没有民族性的音乐是不存在的,实际上,一般认为是全人类的音乐作品都是具有民族性的。”[19]正如曾被一度认为是颇具“世界性”、亦非任何“民族乐派”的欧洲古典音乐中,其实也都无不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如巴赫贝多芬音乐中的德国风格,德沃夏克斯美塔那音乐中的捷克风情,莫扎特施特劳斯音乐中的奥地利色彩……所以,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说“世界的,首先是民族的”。并且,这种具有一定世界性的民族性,只有同时也具有其他民族所不具备的特异之美,即:既不会因太多的世界共同性而与审美主体的内在“图式”完全雷同重复,使得审美感知处于“休眠”、“钝化”状态;又不至于与心中的“图式”尖锐对立,而产生排斥。而与内在“图式”只保持一种适度的差异性时,才能够通过调节作用即民族审美感知的动力定型,从而认定这一刺激物的审美品格。才可以最终突破时空界限,拨动他民族心灵的弦索,产生审美的新鲜感和愉悦感,从而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成为“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

反之,当一种民族美的独特性较强,但同时又较少世界性时,通常,这种陌生刺激物会与作为主体的其他民族的审美态度与心理结构的总体特征相距较远,虽然“经过主客体的冲突乃至主体竭尽全力的调整之后,还是无法创造出新的结构或改变原有结构去适应和组织这类刺激物,主客体最后仍处于格格不入的抗拒之中”[20]。于是,审美主体还是无法对其产生审美愉悦,而只能代之以烦躁、反感、排斥等否定性情感,而最终使得这种狭隘的民族之美难以被世界其他民族所理解、认同。如鲁迅认为爱斯基摩人和非洲人就不会欣赏林黛玉式的美(自然,崇尚奥林匹克体育精神希腊人就更不会认可这种病态之美)。这主要由于这种符合中国封建社会道德标准和独特的爱情心理的林黛玉式的病态美自身就存有时代和地域的局限性而缺乏世界性,难以与他民族相通。更有甚者,一些在本民族备受青睐、绝无仅有的风俗之美,如古罗马的角斗、西班牙的斗牛、中国人的缠足等也都因为太多狭隘的民族性并带有浓厚的地域性与时代性而只能限定在狭小的天地里为本民族所“独享”,而难以为外民族所接受“共赏”,较难与世界沟通。这些在本民族成员看来或壮美、或优美的风情对他民族来说却无从谈起美感,甚至是一种丑。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认为“愈是民族的,就愈不是世界的”[21]。这同时还表明,只有那些真正堪称进步的、优秀的健康纯正的民族艺术,才容易引起各民族的共鸣与普遍理解而属于全世界。而那些消极的、过时的、落后的东西,从来都不会作为一种富有民族生命力和民族特色的东西被保存下来,它们迟早都会被抛弃。更不用提它们会被他民族理解、交融而成为世界的。可见,“民族的,却并非都是世界的”,而只有那些真正“优秀的民族艺术”,才有可能成为“就是世界的”。(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