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建设教育强国

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建设教育强国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优先,投入先行。2012年以来,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一直保持在4%以上的水平,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学生资助体系也不断完善。2012年世界各国公共教育支出比例占GDP比例的平均数为5.05%。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并不高。

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建设教育强国

中国将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扩大投入,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

——国家主席习近平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表的视频贺词 (2013年9月25日)

持续稳定的教育投入是新时代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最基本、最有力的前提保证。自1992年确立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战略地位以来,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成为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教育第一”,不断加大投资于人的力度,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受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党的十九大再次重申,“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教育优先发展的前瞻性特征,决定了其内涵必然随着社会的前进和时代的变迁而不断丰富发展。但无论如何,投入都是衡量教育优先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教育事业的物质性基础,是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能。教育优先,投入先行。作为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对教育的投入日益成为评价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教育事业是否优先发展的重要标尺。(www.xing528.com)

2012年以来,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一直保持在4%以上的水平,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学生资助体系也不断完善。但是,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与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从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公共财政支出占GDP的比例来看,不仅普遍高于4%,且有进一步提高的趋势。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例年均大体在4%—6%之间。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教育2030行动框架》提出,各国应根据国际和区域的分配基准,将至少4%—6%的国内生产总值或15%—20%的公用支出用于教育。2012年世界各国公共教育支出比例占GDP比例的平均数为5.05%。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并不高。由此可见,我国教育投入依然偏低,与我国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不相匹配。因此,根据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我们要完善教育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合理划分省域内各级政府教育领域的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