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VR崛起:游戏与教育的奇妙融合

VR崛起:游戏与教育的奇妙融合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87年,世界上首款真正进入市场的虚拟现实产品——VR头盔面世,它由杰伦·拉尼尔设计,价值高达10万美元。2016年被认为是虚拟现实的关键之年。目前,游戏被认为是虚拟现实技术最具前景的应用领域。这就是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教育的奇妙之处。最近十年,许多大型科技公司开始聚焦虚拟现实技术,纷纷看好VR的广阔前景,大量投资汇聚于这一领域。这是虚拟现实技术迅速进入“寻常百姓家”的一个重要原因。

VR崛起:游戏与教育的奇妙融合

2016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借助互联网推出了北京故宫博物院VR全景,透过VR虚拟现实技术,使更多的人“亲身”感受北京故宫,游客不用亲身赶赴北京便可欣赏太和殿、文华殿和武英殿等紫禁城著名历史景观。

VR作为一个时髦词和热点话题,已经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那么,究竟什么是我们经常提及的VR呢?如何理解这一概念?VR的英文名称为Virtual Reality,简称VR,对应的中文是“虚拟现实”,这一称谓是由美国VPL公司创建人杰伦·拉尼尔(Jaron Lanier)提出的。所谓虚拟现实技术,就是通过影像技术创建和模拟一个同现实无限接近的虚拟仿真系统。具体而言,就是借助计算机系统及传感技术生成三维环境创造出一种崭新的人际交互方式,通过调动用户的各种感官(视觉、听觉、触觉等)来使用户享受更加真实的、身临其境的体验。

虚拟现实的概念最早可追溯至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作为一种实践技术则诞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电影摄影师莫顿·海利希(Morton Heilig)1962年发明的“传感影院”被认为是虚拟现实技术的雏形。其实,人们对虚拟现实的想象和好奇较早可追溯到小说家。1932年英国著名小说家阿道司·赫胥黎(Aldous Leonard Huxley)在其著作《美丽新世界》中便进行了大胆的想象:“可以为观众提供图像、气味、声音等一系列的感官体验,以便让观众能够更好地沉浸在电影的世界中。”

1968年,美国著名计算机科学家伊凡·苏泽兰(Ivan Sutherland)创造了世界上第一款虚拟现实设备,即“达摩克利斯之剑”,这和今天我们看到的虚拟现实设备在外形上已经十分相似了。因此,伊凡·苏泽兰也被称为“计算机图形学之父”和“虚拟现实之父”。1982年,在美国著名导演史蒂文·利斯伯吉尔的电影《电子世界争霸战》中,第一次出现了“虚拟现实”。1987年,世界上首款真正进入市场的虚拟现实产品——VR头盔面世,它由杰伦·拉尼尔设计,价值高达10万美元。VPL公司也是世界上第一家将虚拟现实设备推向市场的企业,开启了虚拟现实的新纪元。基于此,也有人认为,杰伦·拉尼尔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虚拟现实之父”。同是1987年,日本游戏公司任天堂推出了一款供玩家在游戏中使用的3D眼镜。今天,我们只需花三四千元人民币便可买到一副VR眼镜。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涌现出了一波以“虚拟现实”为题材的电影制作热潮,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电影作品主要有《X档案》(1993年)、《披露》(1994年)、《捍卫机密》(1995年)、《睁开你的双眼》(1997年)、《黑客帝国》(1999年)、《少数派报告》(2002年)……由此,虚拟现实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近十年来,虚拟现实技术在全球发展迅猛。2016年被认为是虚拟现实的关键之年。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已经在游戏、电影、新闻报道医疗教育领域有了不同程度的应用。

(一)VR游戏

当虚拟现实技术被运用到游戏之中时,游戏玩家会得到更逼真、更惊险、更刺激的游戏体验。虽然只是坐在电脑前玩游戏,但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现场感。目前,游戏被认为是虚拟现实技术最具前景的应用领域。1995年,任天堂推出了全球第一款虚拟现实游戏机——虚拟男孩(Virtual Boy)。

(二)VR新闻(www.xing528.com)

近年来,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飞速发展,新闻报道也开始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对当下的新闻媒体而言,向受众传递新闻的手段主要有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然而,一旦将虚拟现实技术运用到新闻报道之中,受众便不再仅仅依靠文字、图片、音视频等手段来获取新闻了,而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亲临”新闻现场。这大大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体验。

作为一种报道方式,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使新闻报道更加逼真。一些新闻媒体制造的VR新闻报道,不仅能使受众对新闻现场有身临其境之感,还可以使受众在欣赏过程中自由移动。2015年,美国广播公司使用虚拟现实技术推出了第一个虚拟新闻报道。2018年,在对韩国平昌冬奥会的报道中,NBC等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主流媒体无不采用VR直播赛事报道。

国内的VR新闻起步较晚,目前,主要是中央级媒体进行了一些探索。例如,2015年新华社推出了VR新闻报道《“亲临”深圳滑坡救援现场,VR给新闻带来“第一现场”》;2017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实现了VR直播,通过VR及其辅助设备为观众带来了沉浸式体验;2020年“两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期间,许多家媒体争先恐后地通过VR图片、VR视频等方式报道“两会”。然而,目前存在的VR新闻制作成本较高、制作周期相对较长等现实问题,限制了VR新闻的应用程度,尤其是面对突发新闻事件的时候,VR新闻的这些短板就更加明显地凸显了出来。

(三)VR教育

如果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教育之中,那么,教育将面临革命性变化。例如,2016年,北京市的一所小学开设了“IES沉浸式课堂”。在传统教学中,知识只能通过教师的讲授才能传递到学生那里,而在“IES沉浸式课堂”中,学生可以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触摸”到知识。知识变成了可以被人感知到的东西。像是在地理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往往只能通过书本或影像的方式接触到远方各式各样的地貌,由于距离、时间、成本等因素的影响,学生难以“亲身体验”这些知识,而在虚拟现实技术的辅助下,远方形形色色的地貌将变得好似就在学生眼前。这就是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教育的奇妙之处。

然而,由于虚拟现实技术设备应用于教育成本较高,制作和维护亦需要专业人才,目前,一般学校还难以承担由此产生的开支。另外,虚拟现实技术本身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这些都是不能忽视的限制性因素。但是,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教育的美好前景值得我们期许和为之付出努力。

最近十年,许多大型科技公司开始聚焦虚拟现实技术,纷纷看好VR的广阔前景,大量投资汇聚于这一领域。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仅上半年,VR产业共融资81.28亿元,完成了93笔融资。这是虚拟现实技术迅速进入“寻常百姓家”的一个重要原因。

IES沉浸式课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