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游戏与课程的三种融合形式

游戏与课程的三种融合形式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现阶段教育实践中,游戏与课程融合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一)分离式游戏与教学在时间段上彼此分离、独立存在。这种结合方式难度较大,强调的是用游戏处理教学内容,将教学目标与游戏因素有机融合。活动中,教师和幼儿都以游戏角色的身份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幼儿处于游戏的主导地位,顺利达成了教学目标。

游戏与课程的三种融合形式

我国现阶段教育实践中,游戏与课程融合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一)分离式

游戏与教学在时间段上彼此分离、独立存在。采取这种方式的教师往往更注重教学活动目标的达成,游戏以自由游戏的形式表现出其只是一种教学以外的休闲和娱乐,除了安全和纠纷以外,教师对游戏不加以课程式的关注。幼儿园课程实施中,游戏活动和教学活动在形式和时间上都是独立存在的,即在幼儿园活动的某段时间内安排教师统一组织集体游戏活动,而在另一段时间内安排教学活动,将游戏视为课间休息,或者作为幼儿学习知识的奖励。这种对游戏的理解是不正确的,远远没有发挥出游戏对幼儿的巨大作用。

(二)交叉式

教学内容在游戏中得以运用,或在游戏中发现的问题又回到教学中解决。但游戏和教学仍然是两个独立体。运用交叉式的方法时,在教学中插入游戏,或在游戏中插入教学,游戏与教学存在相互转化的关系。游戏只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的某个特定时间段出现,成为教学活动的一个环节。游戏可以是教学活动的先导,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的经验,可以通过教学加以系统化;游戏也可以是教学的后继活动,教学中幼儿习得的知识和技能也可以在游戏中运用。比如用体育游戏“大风吹”作为音乐教学活动“小叶飘”的导入活动,把游戏“找朋友”用于“认识几何图形”的结束环节,以巩固相关知识和技能。教师主要利用为各领域教学编制的游戏来组织教学活动,实际上,就是游戏为教学服务,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这与我们“以游戏为主要活动方式”的原则还是有一定距离的。

(三)融合式

融合式指将两种性质不同的活动有机融合在一起,难以分清哪些是游戏,哪些是教学。游戏成了幼儿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同时它又是幼儿积极主动、自然而真实的学习活动。

教师的“教”是寓教于幼儿愉快的游戏之中,遵循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使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有选择地进行各项活动,实现了自主学习。教学与游戏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以游戏为中心的学习”,教学活动在向幼儿的生活世界回归。在这里,游戏成了幼儿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幼儿与教师一起共同生活、游戏、做事,共同获得发展。

这种结合方式难度较大,强调的是用游戏处理教学内容,将教学目标与游戏因素有机融合。比如教师发现本来在美工区给瓶子进行彩绘的幼儿突然都蹲在地上玩起了瓶子,因为幼儿发现不同的瓶子掉在地上后滚动的轨迹不一样,有的沿着直线滚动,有的却会转弯,幼儿们都放弃了自己正在进行的游戏,玩起了瓶子。“好玩的瓶子”这一活动顺势生成了。教师让幼儿收集各种形状的瓶子,探索瓶子的滚动轨迹并记录下来,孩子们交流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口和底一样大的瓶子(圆柱体)基本会沿直线滚动,口和底不一样大的瓶子会转弯,口和底相差越大转的弯也越大。活动中,教师和幼儿都以游戏角色的身份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幼儿处于游戏的主导地位,顺利达成了教学目标。这种融合方法才真正做到了“以游戏为主要活动方式”。

知识链接

安吉游戏

——走向世界的中国幼教理念

一、什么是“安吉游戏”?

当我们都在学习国外先进教育理念时,有一群国外教育大咖,却专程组团前往中国浙江省安吉县,学习那里的学前教育经验。从2000年起,安吉的幼儿教育工作者们开始了幼儿教育改革之路。“安吉游戏”是以“让游戏点亮儿童的生命”为理念的一场游戏革命。它把游戏的自主权还给幼儿,让幼儿在自主、自由的真游戏中,获得经验、形成想法、表达见解、完善规划、不断挑战,从而挖掘自身最大的潜能。“安吉游戏”玩出了乡村里的幸福童年,赢得了各方的掌声,成为全国甚至是全世界幼儿园争相学习的对象。

“安吉游戏”赋予幼儿最大程度的自由,使得他们获得在开放空间运动的能力。充分利用幼儿园的走廊、教室、门厅等室内环境,充分开发和利用户外游戏环境,把幼儿从狭小的室内解放出来。怎么玩、和谁玩、玩什么,这些都由幼儿自己决定,他们可以自由地选择独立或是团队游戏,而老师作为观察分析者,研究孩子在自由游戏中的创造、想象、探究、合作等表现。积木、梯子、轮胎板凳……孩子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布置和参与游戏(图3-1)。

(www.xing528.com)

图3-1 安吉游戏

二、向“安吉游戏”学什么?

1.把游戏的权利还给孩子,是“安吉游戏”的第一个重大革命。

让儿童自由、自主、自觉地开展游戏,实际上体现着游戏课程化的方向。这里的孩子,玩真的竹子、木块、木板、砖头、超大油桶、滑道绳索、沙土、锅碗瓢盆、轮胎、废旧汽车……那种购买的精致大型玩具器材往往无人问津;这里的孩子,站在大油桶上用脚滚动着油桶向前、向后,在3米高的软梯上爬上爬下,拉住手环从高空索道上冲下来,用简单的大型积木搭建各种造型,他们穿着雨鞋玩真的沙、真的水(图3-2)……

图3-2 游戏材料

“对于儿童来讲,游戏等于学习,游戏就是学习。没有游戏就没有童年,没有游戏就没有完整健全的儿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系教授王振宇说,“‘安吉游戏’最重要的地方是把游戏的权利还给儿童,让儿童自由、自主、自觉地开展游戏。它实际上体现着游戏课程化的方向,实现着‘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和‘游戏=学习’的科学理念,可以与国外许多课程模式相互交融。”

2.“安吉游戏”的第二个重大革命,是对教师角色的变革。

看似让孩子放羊般地“野玩”,实则是教师在充分信任儿童、解放儿童,让儿童实现自我发展。

这里的教师都是“不说话的”。他们在儿童的游戏活动中,只是无声无息地拿着手机、照相机,悄悄地追着孩子拍摄,他们的表情时而惊喜、时而紧张、时而期待、时而喜悦。安吉在改革教育中,第一步就是让教师“管住你的手,闭上你的嘴,睁开你的眼,竖起你的耳,发现儿童”。教师把孩子们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获得的发展,自然生成为他们的课程,适时在背后推一把孩子。

图3-3 教师的角色

“安吉游戏”承认教师有研究和建设课程的能力,将教师的角色定位于课程的开发者,并率先抛弃了统一的教材,让教师通过研究,建设、开发、生成自主的课程和综合活动(图3-3)。“因为教师成为儿童的研究者和终身学习者,他们在教育的实施、教育的改革中拥有更多的进步、更多的职业幸福感。”程学琴说。

3.“安吉游戏”的第三个重大革命,是成功地解决了教育与家长之间的关系。

孩子是幼儿园的,更是家庭的,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会对自己负责。安吉教师经常用视频和照片与家长分享孩子们的游戏故事,并让家长亲自观察孩子们的游戏,同时向家长解释游戏中孩子的表现和发展。家长目睹了教师对孩子的欣赏和尊重,不仅理解了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也看到了幼教的专业性所在,反过来促使家长对教师更加尊重和支持。“最终,家长们认可‘一点点小擦伤防大伤’,我们的游戏是要让孩子学会对自己负责。”程学琴说。不用成人制造真空保护层,孩子在一天天的尝试冒险中,自发地打开了安全自护能力,也只有这样的安全机制才能真正地保护孩子,才让家长放心。

德国著名的幼儿运动学专家雷纳德·齐默尔教授两次考察了“安吉游戏”后曾说,“安吉的幼儿园是我见过的世界上最美好的幼儿园,这里的每个幼儿都能够找到自己需要的游戏,我非常激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