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能体现“以生为本”的互动理念,提供自然良好的互动环境,创设多样化的课堂教学互动形式。“以生为本”从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建设等相关领域出发,促成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合,“环境搭建”将信息技术合理有效地融合、渗透、组合到教学过程中。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

1.技术优势

(1)工具优势:信息技术课程融为一体,优势互补。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无处不在,并在其中扮演着多样化的角色。教师能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适合的教学模式,熟练地采用相应的信息技术,呈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2)互动优势:互动“以生为本”。“以生为本”的教学互动是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强化师生的平等意识,要求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有效的教学互动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潜能的充分发展。传统课堂“填鸭式”的教学和课堂教学目标的偏离制约了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师生教学地位的失衡扼杀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在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教学背景下,提倡“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目标上,注重个体的全面发展;在教学内容上,注重个体的已有水平;在教学方法上,注重个体的生活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课堂的动态生成。教师由以往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教学的组织者与设计者;学生由以往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构建和生产知识的“生产者”。在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背景下,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将会有根本性变革。华东师大李政涛教授指出,落实学生立场,一是要创建学习共同体。学生立场不等于以学生为中心,而是学习共同体——共生体,教育即生长,课堂是师生共生共长的生命场和家园!不看教得怎么样,不看学得怎么样,看的是教与学互动生成的质量。二是根据学生现实经验和实际状态,作为信息技术应用的出发点,并成为选择的依据。

互动环境自然良好。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学媒体和工具层出不穷,如电子白板、电子书包、Moodle平台等等,

为课堂教学带来便利的互动体验。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采用不同的教学媒体和工具,营造自然良好的教学互动环境,使学生身在其中,感受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觉器官的学习。最终打破了传统课堂中“以粉笔和黑板”为主的单一的教学形式,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

互动形式多样化。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教学互动只表现在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而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中的教学互动不仅仅存在这两种互动形式,还有教师与媒体技术的互动、学生与媒体技术的互动、学生与教学内容的互动等等。信息技术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优化群体关系。QQ群的兴趣爱好圈,微信的朋友圈,可以改变和加深人与人的关系。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恰当使用信息技术开展多样化的课堂教学互动活动,不仅能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还将会提升师生互动的深度和广度。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能体现“以生为本”的互动理念,提供自然良好的互动环境,创设多样化的课堂教学互动形式。信息技术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是课堂教学观念的清新剂,是课堂教学效果的催化剂。只有处理好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转变,才能更好地实现公平、平等的教学互动。

2.深度融合的内涵

(1)教学观念的融合。“以生为本”从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建设等相关领域出发,促成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合,“环境搭建”将信息技术合理有效地融合、渗透、组合到教学过程中。“共同成长”信息技术的使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学会自己使用信息技术。“建构主义”强调自主探究性学习,在自主的实践过程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2)教学目标的融合。构成课程目标的基本要素包括“知识、方法、情感”,而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运用等能力,是融合在课程教学目标之中的,通过对掌握的已有的信息进行合理地处理,学生可以从中获得有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情感认知。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教学是相互依托、相互渗透、相互弥补、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在构建学科课程目标的时候,也要考虑信息技术运用的影响。

知识与技能回归本源。教育家顾明远说:“技术改变了教育过程的模式,改变了教育过程的组织序列,改变了分析和处理教育教学问题的思路。但技术并没有、也不会改变教育过程的实质。”因此,在课程融合过程中,知识与技能目标要回归每个学科的本质,体现每个学科特性。

过程与方法忘掉技术。苹果公司产品设计师乔尼说:“为什么我们认为简单就是好的?因为对于一个产品来说,我们喜欢去控制它。规律就是简洁,如果找出复杂中的规律,就易于驾驭产品。简洁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也不是把杂乱无章的东西抹掉,而是挖掘复杂性的深度。要想设计得简单,就必须挖掘得足够深。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准确把握产品的精髓,从而判断哪些不重要的部分是可以拿掉的。”因此,优秀的教师,了解学生,善于把握教学的规律,已经精确掌握了教学的本质,会用最少的技术来实现最大化的人的个性发展,而不是用“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技术来显现信息技术实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满足个性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力争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要。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之后,学生更容易实现个性化的学习,每个人的个性更容易得到张扬,众多的个性聚集在一起,就有了丰富的教育世界罗素说“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所以,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才是学生学习的幸福之源。

(3)教学内容的融合。将课程教学中静态的文字转化成动态的多媒体,是教学内容融合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转化的过程是一个内容重组和教学方式创新的过程,为完成某一主题的教学,需要大量的网络资源或其他媒体资源的引入,这也就是技术的支持。

(4)教学活动的融合。信息技术可以成为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更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环境创设、教学模式创新的工具,教学活动的展开必然要考虑信息技术的运用方式,利用信息技术达到教与学的相互促进和统一。

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的基本,所谓信息化教学环境是指能够支持真实的情境创设、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教学环境。

3.深度融合的技术应用

(1)技术应用的制约。许多研究者发现:不同的技术手段在对教育与学习结果的影响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被称为“非显著性差异现象”。因为“非显著性差异现象”背后潜藏着这样一个假设:如果廉价的黑板加粉笔能够做到的和昂贵的计算机加投影能够做到的并无二致,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在课堂里配置这些昂贵的信息技术设备呢?这将从根本上否定技术与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计算机应该走进学校,原因只在于它们已经在那里了;我们许多教育者,不是批判性地思考这些信息技术设备应该如何被使用,而仅仅只关注其如何能被使用。这种认知,可能恰好回答了著名的乔布斯之问:为什么IT改变了几乎所有的领域,却唯独对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

当前学校中的技术创新应用似乎进入一个怪圈:人们总是热衷于将新技术不断地运用到学与教的变革中来,但又不断地失望并转向新的技术。与教育融合的各种信息技术,不管是在感知有用性上,还是在感知易用性上均存在不足。就感知有用性来说,和传统的技术手段相比,很多信息技术在提升教育与学习的绩效方面并不具有压倒性优势,就感知易用性来说,很多信息技术过于复杂,技术门槛很高,使人产生技术焦虑,望而却步。(www.xing528.com)

图1 “技术成熟度曲线”(Hype Cycle)

“技术成熟度曲线”(Hype Cycle)将新兴技术的发展周期按其在市面上的媒体曝光度及要达到成熟所需的时间分成五个阶段:技术诞生的萌芽期;过度期望的过热期;泡沫化后的低谷期;稳步爬升的复苏期;稳定高产的成熟期。

(2)合适的就是最好的——技术的契合度

成熟技术,才是最契合的技术。多媒体计算机、电子白板、交互一体机、微课、翻转课堂、3D打印、创客教育等新设备、新技术,一个接一个地扑面而来,让我们应接不暇。因此,学校技术与信息化管理者,应因时因地根据师生情况,立足教育实际,选择有用性与易用性都成熟的技术,才是信息技术融入课堂的关键

某学校2012年选择更新班级多媒体系统时,放弃原有的投影+白板的组合而选用交互式平板成为现实,首先,是成本因素的考虑。满足大班教室授课需要65寸以上的显示屏,当年65寸LED显示屏价格跳水,一台交互式一体机的价格市场上大致在2万元以内,不会超过西部地区普通小学班级多媒体设备的更新预算;其二,是技术应用水平。脱离键盘、鼠标(书写笔)的触摸操作已经普及,智能手机教师基本人人必备,教师已经可以习惯在屏幕上点点画画,计算机已安装支持多点触控的操作系统Windows7等应用条件,交互式平板(触摸电视)进入教室、应用课堂已经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满足需求的技术,才是契合的教育技术,也必然会广泛应用。但技术必须在促进师生需求发展方面有所突破,不能仅仅满足技术与应用的契合性。“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国家选择什么样的道路要根据自身情况而定,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只有能够持续造福人民的发展道路,才是最有生命力的。同理,不同区域、不同阶段的学校应该选择不同的技术装备之路。技术应用前要结合自身资金、师生信息素养等情况进行综合调研、充分论证。

以翻转课堂、微课为例。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推广“翻转课堂”,它必须和“微课”紧密结合,利用微视频辅助学生课前的预习,并呈现教师预设的问题和课堂主要的知识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实现个性化教育。与西方强调优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引”的教育方式相比,中国强调优先把知识传递给学生的“授”的教育方式下,“微课”具有天生优势。“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因为“微课”就是强调基础知识,“微课”内容的表征就是“讲授”,微课这种形式,可以强化中国在这方面的教育优势,所以“微课”应声而来,席卷全国,各省市大力推广。教育部门喜欢,学校喜欢,教师喜欢,可许多教育者忽视了“微课”的局限性:“授”只在基础知识传输上有优势,而在激发学生创造思维上并无优势。这一点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我们也要看到,不管是在线教育,还是在线学习,其根本还是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老师教学更加方便、高效,而且使用起来简单,让学生学习效率更高、成效更加显著,让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更加智能化、人性化,服务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刚需与痛点。

4.深度融合策略

(1)增强教学内容的呈现力。教师利用网络、多媒体、动漫等信息技术,将传统的文字教学内容转变为图片、文字、声音、动画、视频等素材,综合呈现的直观内容,从而全面生动地呈现教材中文字承载的信息,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所学内容更能直观、有效地被学生接受,同时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在较大程度上优化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习内容的吸引力和有效性;教学内容也可实时更新。对于一些新兴行业,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传统教材滞后性的问题也更加凸显。因此,如何实现教学内容的实时更新,为学生提供最新知识,成为提高教材有效性的重要内容之一。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尤其是借助学习平台容量大、可以随时更新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与学科相关内容的发展与变化,可以有效弥补教学内容滞后的问题。

(2)构建“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是变革“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构建“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长期以来,课程教学主要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讲授、学生识记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学生学习中的个性化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合,使信息技术成为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元素,建立了一种平台支持下的交互学习环境。在这种交互环境下,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安排学习进程,监控学习效果,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对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上,成为课程内容重构组合的设计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学生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学生情感的支持者,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学术性支持和人际性支持。

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创设情境(包括自然、社会、文化、各种问题情境以及虚拟实验环境),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的能力。

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借助其内容丰富、多媒体呈现、具有联想结构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发现、探索学习的能力。

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借助人机交互技术和参数处理技术,建立虚拟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不断探索的精神和科学研究的方法。

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组织协商活动,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

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创造机会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述观点思想,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结构。

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借助信息工具平台,尝试创造性实践,培养学生信息加工处理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不仅仅是一种手段、一种工具,它是一个复杂的长期实践过程。融合的终极目标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发展学生,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因此,我们应合理有效地将信息技术这种手段和工具,更重要的信息技术思维方式和思想,运用到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去,它不仅能为教师在课程教学改革浪潮中,形成具有个性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提供极大的帮助,使其能在更广阔的教学领域中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才智,为所教学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提供有利的互动平台,同时能为学生创设一种崭新的学习新时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