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安继民学术文集:传统逻辑理解与批评

安继民学术文集:传统逻辑理解与批评

时间:2023-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金先生在这本书里,从“演绎系统”这个角度开始了他对传统逻辑的介绍和点评,“系统”在金的整个逻辑思想中,具有突出的地位。[6]从这种观念出发来观照金先生对传统逻辑的理解和批评,可以说是有得也有失。我们下面的讨论,不单独谈金对传统逻辑的理解问题,而是把它和对传统逻辑的批评放在一起。

安继民学术文集:传统逻辑理解与批评

20 世纪30年代,金在出版《逻辑》一书时,在短《序》中说了几句看上去也许是过分谦虚的话:“我从前是学政治的,对于逻辑的兴趣差不多到三十岁才发生。我不仅没有师承,而且没有青年所容易得而中年所不大容易得到的训练;所以兴趣虽有,而对于这门学问,我始终觉得我是一个门外汉。预备这部书的困难也就因这感觉而增加;有时候我觉得我根本就不应该写这样一本书。”[3]在晚年的回忆中,金说自己写了三本书,《论道》是比较满意的,《知识论》是费劲最大的。说到《逻辑》一书,他认为“写得最糟的是大学《逻辑》”[4]。这大概是因为金一辈子徘徊于逻辑学领域,他对自己有一个较高的期望,没能搞出一个逻辑“系统”,晚年引以为憾。金先生在这本书里,从“演绎系统”这个角度开始了他对传统逻辑的介绍和点评,“系统”在金的整个逻辑思想中,具有突出的地位。[5]

在现代逻辑学中,逻辑作为一个系统时,它是前提和结论之间的一个工具,一套作为方法、手段的程式和程序。由于它严格遵循“重言式”,这样的程序总是演绎的必然。结论的或然率的高低和作为前提的真命题密切相关;真命题的或然率只和存在的事实相关而和逻辑系统无涉。由于内容总是要和具体的学科联系起来,对于逻辑学来讲,也就只剩下两件事:一是考察作为前提的真命题的合法性;二是建构与之相适应的逻辑演绎系统。这样,逻辑就可以定义为完全根据真命题中所含词项的意义研究真命题的一门学科。[6]从这种观念出发来观照金先生对传统逻辑的理解和批评,可以说是有得也有失。就金先生在“传统的演绎逻辑”中只讲“推论”(直接的和间接的)来说,他把握住了现代逻辑的要领;但如果从他不仅从命题而且从名词开始这一出发点(原子)来看,却明显是一种对于现代逻辑和传统逻辑的调和与折中。这和20 世纪30年代的逻辑学发展水平不能说没有关系,但主要是受制于金先生自己的实在论哲学。(www.xing528.com)

从“名词”出发还是从“命题”(真命题)出发,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传统逻辑和现代逻辑的分水岭。由于金未能清晰地意识到这一点,他在第一部分讲“传统的演绎逻辑”时,是从“名词”出发而又迅速转入“命题”的。我们下面的讨论,不单独谈金对传统逻辑的理解问题,而是把它和对传统逻辑的批评放在一起。这是因为,金对传统逻辑的理解中有批评;而他对传统逻辑的批评,事实上也蕴含着对它的理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