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安继民学术文集:成就匹配现实与本质

安继民学术文集:成就匹配现实与本质

时间:2023-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成其所是与是其所是是中西文化比较研究中的最重要方面之一。在知识论中,自我是一个阿基米德支点,对自我的认知是哲学的最高目的。看上去“是什么”好像是人先在的、永恒的本质,但“如何做”却事实上在某些瞬间决定了他“是什么”。但在现实生活中,主从关系仍然在所有共生境遇、情景中无所不在。除了权力、财富的支配性主从关系外,普遍的情况是在任何组织化的内部,由分工导致的主从关系。

安继民学术文集:成就匹配现实与本质

成其所是(to do how)与是其所是(to be what)是中西文化比较研究中的最重要方面之一。苏格拉底提出“人是什么”的问题时,是把人的本性当作一个客观、绝对、普遍的真理性知识去追求:“知识即美德。”尽管他中断了古希腊宇宙论兴趣、排除了探测物理事实的物化方式,知识论倾向依然强烈。在知识论中,自我是一个阿基米德支点,对自我的认知是哲学的最高目的。然而问题是从来不存在一个孤立、静止的作为实体的自我。“人根本没有‘本性’,没有单一的或同质的存在”[4],自我从来并非“是什么”,而是将要完成的“如何成为”他自己。重点不在“what”而在“how”。中国哲学的心性修养工夫历练即是强调一生的“做”自己即如何成为什么,这不同于把人作为“类”的理性描述的外在知识,而是在儒家亲在/道家缘在的当下存在中实现为什么。中国哲学因而不存在从理性到存在的转换导致的思想断代,而是道家对人自身存在的本体追问,儒家对人的社会本性的发现和升华。儒道两家具有各自的价值排序和理论结构:就个人说是德即个体人/关系人,就社会说是仁即关系人/个体人的不同自我展开方式。西方必须通过信仰来终止理性无穷倒退的二元对立,上世纪在存在主义中终结,而这一终点正是儒道互补的起点。中西文化的区别正像中西医的区别:中医看人,西医看病,或者更周延地说:中医看病的那个人,西医查人的那个病。

人的存在与物的存在显然不同,人有一个“如何”的向度,如中国人的“人生在世”强调过程,他的“盖棺论定”才成就一个人完整而真实的存在;在这个人生过程中,一个人的作为决定了他终于“是什么”。伴随着行为的也许有一整套理念,但抽象理念必须在境遇或情境中发生作用且在变化中不断重新创造,以适应新境遇和新情境。看上去“是什么”好像是人先在的、永恒的本质,但“如何做”却事实上在某些瞬间决定了他“是什么”。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免不可思议地多少有些荒诞意味,但“如何”生活是可以选择的。因此,在人的自我生成和创造的意义上,命运不是否定性的概念,人面对不可知、不可测的未卜前途时,内心可以充满恐惧、疑虑、狂喜、悲观等诸多复杂的情感,然而人和命运的遭际之间,恰恰又是生活意义生成的过程并要永恒地面对:因为时间会再来,所以希望总会有。人的哲学就是为了发现和认肯这些意义,并为不同的价值进行排序,以便找到一个下手处或者说前进的方向。

中国哲学倾向做人、做事的品格决定了它较多关注人际交往和互动的生活世界,而往往忽视“物自身”的性质和规律。西方哲学将物作为思想的主题,自然界和人自身都是对象化的,这种致思路向导致形而上学并成为宿命。两相比较,中国哲学没有陷入这一“逐物无边”“原子化个人”的泥潭,无非是一重化的人本生活世界强调意义的生成性使然,因为物只有在人的复杂变动的实践活动中才能显现出来,从根本上克服“物”对人的异化:人为物役。也就是说,一种关于人的哲学首要的并非思考物的本质“是什么”,而是要在人使用物进而与万物共在共生的过程中凸显出物的“意义”或价值。西方的“原子化个人”似乎与道家庄子的“丧我得吾”中的“我”相近,但中国哲学的真我即“吾”却是摆脱僵化的人际关系,纵情于山水之间体味“物我为一”或“民胞物与”的天地境界中诗意地栖居中的存在者。中国人的存在是自然的、生活的、真实的、当下的,和西方以不可证的假设为前提的“人”作为苍白概念因而“不存在”价值诉求大异其趣。(www.xing528.com)

但是,儒道两家的观念绝不可以简单、肤浅地理解为俗世主义;正如赵汀阳所论,超越西方宗教信仰从而是更为高级的“现实理想主义”生活智慧才是它们的真谛。首先,只有一个世界即我们的“所来之处”并现实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对我们不得不生活于其中的这个世界的认肯是“存在的完满”的前提;第二,人只有在做(to do)而非是(to be)中才能获得存在的意义。幸福、公正、尊严并非思辨的产物,而是人在“事”中“做”出来的。儒道互补的方案是在人际关系中求得平衡、解决争端并创造现世幸福和公正的不二门径。[5]当代世界,市场无孔不入,平等因此成为重要的时代精神。但在现实生活中,主从关系仍然在所有共生境遇、情景中无所不在。除了权力、财富的支配性主从关系外,普遍的情况是在任何组织化的内部,由分工导致的主从关系。“我听你的,因为你说的‘对’。”生活中的这种自然而然形成的主从关系是建立在“对”的正确性、美好性两种意义上的,如果说正确可以是知识性的“真”,美好便一定是价值性的“善”,在打破原子化个人的情况下,追求并认同真、善、美的人生仍然内在地蕴涵着主从关系。所以,人无法完全平等地具体生活,生活中林林总总的各种事情,使人不得不在自然而然的主从关系中各得其所。“一人之身,百工为之备。”尽管今天的社会分工更加丰富复杂,但在社会分工结构中既平等从事自己愿意做的又在那个“本分”中认同、服从主从关系,仍然是所有人生活、工作的现实的事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