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多元智能理论对化学教育的影响:《化学教学策略与案例分析》成果

多元智能理论对化学教育的影响:《化学教学策略与案例分析》成果

时间:2023-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多元智能理论视角来看,在化学教学中,注重学生个体差异,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效果最优化。

多元智能理论对化学教育的影响:《化学教学策略与案例分析》成果

多元智能发展讲究全面化、多样化,要在化学这门学科上体现其特性,则要求学校和教师能够改变原来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化学学科的教学内容不仅仅是复杂的化学用语和烦琐的记忆内容,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好化学,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更可以使学生在多种智能方面得到全面发展。那么,教师的重要工作之一便是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性,制订多元化的教育方案,最终使学生能够扬长避短、综合发展。

(一)传统化学学习模式的主要缺陷

杨光辉根据化学课程标准对如何有效开展化学教学进行了研究。他指出,当前的化学课堂教学不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升。按照中国人的传统思维,对于学生的唯一要求便是学习,而学校对学生而言仅仅是一个学习的场所。而高中对大学升学率的追求,更使得应试教育在高中阶段大行其道。按照这种固有的思维方式,化学这门学科对学生的要求便是题海战术、死记硬背,尽量将各种公式原理背好、记好,考试时能够答对题目、取得好分数即可。同时,考试成绩也成为判断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在这种唯分数论的大前提下,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体现,学生的整体质素也无法得到发展。现在,如何改变这种固有做法,是每个学校必须面对的难题。

传统的教育策略过于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学生在情商、智商、智能方面的发展,这也导致了学生在语言能力和数学逻辑能力方面相对突出,而其他能力相对落后和不均衡的现状。同时,传统的教育思想也一直致力于将各方面都统一化:统一的教学课程、统一的授课方式、统一的衡量标准等。这些一统化的措施导致学校以千篇一律的方式教育学生,教师用千篇一律的方式组织教学,学生则被迫接受同样的知识和课程。以上这种教育模式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它忽略了学生是具有鲜明特征的不同个体,没有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势必会降低学生对学业的兴趣,影响教育的结果。

(二)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化学教育

传统教育理念的核心即是应试教育,一切以考试成绩为准,成绩高则学生“进步”,成绩下降则学生“退步”。不仅学生家长以此为判断标准,学校亦是,学校的师资引进、课程安排、硬件设施无一不围绕这一核心进行。该教育理念的弊端已无须多言。在如此单一的标准下,学生的智能如何能得到充分发展?因此,新课改中首要的任务便是承认学生是多元化的存在,是具有不同特点的个体,他们在智能方面的发展不能是完全一样的。周为平、叶剑鸣指出了现在教师在进行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困惑,需要从新的角度来进行课程的开发,这样才能更好地改善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熊士荣在研究中提出,多元智能理论提倡学生通过主动参与、主动发现并交流互动的方式进行学习。他从多元智能与化学教学的整体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在化学学习中各个智能的提升方向。(www.xing528.com)

刘训侠在研究中指出,化学教学不能太偏于理论化,其最终目标仍然要以教育三维目标为核心,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当前化学教学对于学生优势智能的开发较为忽视,要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需要从多元智能理论的角度来全新改变化学教学策略,有效地运用多元智能在化学教学中的六大优势:一是提升学习兴趣,二是展现自身的优质智能加进一步发扬,三是在化学学习方面的思维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四是通过综合智能表现对学生化学成绩做出合理的评价,五是教师能在教学互动中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六是将更多的外界资源整合进化学课堂。

王晓燕在研究中指出,多元智能理论能够有效地促进当前化学教学新课改目标的实现。教师在合理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的过程中,可以为化学课程提供全新的角度和方法,并且将新课程改革中所提的目标进行细致剖析。这进一步印证了多元智能理论能够极大促进化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为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和学生更好地学习化学提供新视角和新思路

从当前各位学者的研究来看,他们对传统的化学教学策略提出了质疑和批判,并且认可多元智能理论对于改善教学策略的作用。从多元智能理论视角来看,在化学教学中,注重学生个体差异,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效果最优化。

【注释】

[1]何剑波.当代西方建构主义教学观阐释[J].高等农业教育,2013(5):79-8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