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忠诚于自己的重要性:给教师的心灵礼物

忠诚于自己的重要性:给教师的心灵礼物

时间:2023-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给我们每个人的心理带来困扰的不仅是难以“认识自己”的问题,还有无法“忠诚于自己”的问题。作为一名教师,能否忠诚于自己不仅关乎自己的心灵自由和生活幸福,同时也会对学生的身心产生巨大的影响。忠诚于自己并不意味着要违背社会和他人。我们自身就是社会和世界的一部分,忠诚于自己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忠诚于社会”,两者在一定程度上是和谐统一的,而不是矛盾冲突的。

忠诚于自己的重要性:给教师的心灵礼物

每个人

渴望世界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如果你能确定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那么你就能确定生活于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自己的存在是你的世界存在的基石

找到了自己

也就找到了世界

希腊德尔菲阿波罗神庙的门楣上镌刻着“认识你自己”的箴言。从苏格拉底开始,西方文明就把“认识自己”作为“爱智之旅”的起点,由此发展出了哲学文学、神学、心理学艺术等学科。时至如今,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已经有了很大的成果,特别是现代心理学对人的心理、行为、情感和动机等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与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

目前给我们每个人的心理带来困扰的不仅是难以“认识自己”的问题,还有无法“忠诚于自己”的问题。外在世界——物质、道德、法律、知识、科技等如今已经变得越来越强大,而我们的内在世界相对而言却变得越来越卑微和渺小。每一个现代人都会明显地感觉到外在世界对内在世界的侵入和碾压,而我们却很难去保护自己内在世界的独立、自由和尊严。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要严格遵守伦理道德,要服从权威,要奉献自己去满足别人,而且当下社会流行的价值观也是“外在价值”导向——社会的、集体的、他人的及物质的等,都置于个人的“内在价值”——心理、情感、精神和品格等之上。当我们觉得自己无法达到外在价值的标准时,就会经常性地引发自我贬低、自我否定和自我厌弃的行为,我们自然的、正常的心理需求往往会被抛到黑暗的角落里,导致心里产生冲突、抑郁、焦虑和内疚等负面情绪。我们无法忠诚于自己既是这些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同时也是它结下的苦果。

作为一名教师,能否忠诚于自己不仅关乎自己的心灵自由和生活幸福,同时也会对学生的身心产生巨大的影响。如果教师无法忠诚于自己,那么教师的独立人格和思想就会失去;心理就会充满矛盾冲突;活力和激情就会被损耗,教师就无法充满热情地投入教育之中。教育是人影响人的一个过程,如果教师自身在人格上和思想上无法独立自主,那么他就无法承担起“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责任。

对于教师来说,忠诚于自己意味着:

一、勇于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努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去“实现自我”。

二、尊重自己的本性,相信正常的欲望、情感、自由等内在需求都是健康而美好的,是应该给予适当满足的,而不是拼命去压抑它。

三、较少地寻求他人的赞赏和肯定,不把获得他人的认同作为自己生活和工作的主要目标;客观的、合理的自我评价,自我悦纳。(www.xing528.com)

四、坚持“自己快乐,才能把快乐带给学生”的教育信念

五、学会说“不”,拒绝牺牲自己的幸福以迎合他人。

六、相信自己与所从事教育工作的巨大价值和意义。

七、接纳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允许自己做得不完美。

八、允许自己犯错误,并在错误中学习

九、给自己一定的空闲时间,放松自己,享受闲暇时刻。

十、允许自己做让自己快乐的事情,能够满足自己正常的心理需求,能够自由地享受人生的美丽和幸福,而不会因此感到丝毫的内疚和不安,等等。

教师不应是一个受难者,也不应是一个自我牺牲者,这种形象既不健康,也不符合正常人性,虽然道德上备受尊崇,但不会受学生的欢迎和效仿。同时,我们不希望学生也成长为一个为了获得外在认可而牺牲自我幸福和忽略自己正常需求的人。如果教师可以追求自己生命的幸福和美满,欣然地享受生命之美,那么,就是给学生树立了一个正面的榜样,学生也就从教师身上学到了人生最重要的一课。

另外,如果教师对自己的人生是接纳和认可的,那么他也比较容易接纳和认可学生;如果教师对自己的人生持否定和消极的态度,那么他也很容易对学生的言行持否定和不认可的态度。特别是,当对自己的某些行为反感时,教师就会把这种反感投射到学生身上,看到学生有类似行为时,就会无意识地心生厌恶,导致自己不愿意接近此类学生。或者,教师对有过此类行为的学生感到特别担心和焦虑,害怕学生会重蹈覆辙,因此,就会对此类学生严加看管,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反而降低了帮助此类学生从不良行为模式中解放出来的可能性——这是教师对自己潜意识中否定的部分缺乏接纳与理解的结果。

忠诚于自己并不意味着要违背社会和他人。我们自身就是社会和世界的一部分,忠诚于自己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忠诚于社会”,两者在一定程度上是和谐统一的,而不是矛盾冲突的。要相信当我们对自己好,尊重自己正常的人性和情感需求时,我们会更健康快乐,从而更有可能把这种健康快乐的光芒洒向学生。通过增强自己的幸福感而带给学生与世界更多的幸福,这可能是一种更有效、更持续也更合乎人性的推进社会整体幸福的途径。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教师自身的心灵都沉浸于黑暗和痛苦之中,那他还怎么能够发出幸福的光芒去温暖学生的心灵呢?

在目前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忠诚于自己有时比奉献于他人更困难,因为它可能要颠覆教师原有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当教师这么做时,往往会责备自己太自私了,不自觉地会产生内疚感、自卑感和低价值感。但是,教师如果不去满足自己内心的合理需求,就会变得日益空虚,失去活力和快乐,从而也失去了帮助学生快乐成长的动力。

忠诚于自己,教师的生命才是一个独立、自由、健康而幸福的存在,他才更有可能帮助学生健康发展,使其成为一个拥有独立人格和阳光心态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