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常见不良认知揭秘

大学生心理健康:常见不良认知揭秘

时间:2023-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学生中常见的不良认知较多地体现在对自我、挫折、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观念和评价上。由此可见,培养挫折承受力对精神健康的意义重大。人对挫折的承受力同身体状况有关,更同个人的心理素质,如认知水平、原有经验及意志力等有关。大学校园里发生的种种极端事件都与挫折承受力息息相关。“非常可怕”的不合理观念与“任意夸大”的认知方式有直接的关系。大学生对自我的不良认知主要表现为走向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的两个极端。

大学生心理健康:常见不良认知揭秘

任务背景

所谓不良认知,是指由认知错误所导致的歪曲的、不合理的、消极的观念、信念大学生中常见的不良认知较多地体现在对自我、挫折、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观念和评价上。这会影响其学习生活和工作,甚至导致心理障碍。因此,应予以充分重视,加强调适。

任务驱动

大学生不良认知有哪些表现?怎样对其进行调适?

挫折一般包括挫折情境和挫折感受两层意思。挫折情境也称挫折源,是指阻碍人满足需要、实现目标的情境或事物。由此而产生的心理感受和情绪状态叫挫折感受或称心理挫折。

现实中存在两种挫折情境:在人的意识之外客观存在的挫折情境叫实际挫折;人的主观想象、并非客观存在的挫折情境称为想象挫折。

一个人遇到挫折后,就会产生挫折体验,而这种挫折体验同他原来的理想程度有关。一个原来期望在考试时达到100分的学生,现在得了95分,他认为这是挫折;一个原来只期望及格的学生,现在得了70分,他却感到心满意足。这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的道理。

最初使用“承受力”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心理测验专家罗森茨威格。他给挫折承受力下的定义是“抵抗挫折而没有不良反应的能力”,即个体适应挫折、抗御挫折和对付挫折的能力。

1977年就任世界卫生组织精神卫生部主任的萨托拉斯提出三条精神健康标准,其中一条就是能够经受生活的挫折,及时地调适自己的情绪,不仅能适应环境,而且能有效地改造环境。由此可见,培养挫折承受力对精神健康的意义重大。

每个人对挫折的承受力是不同的。有的人承受挫折能力强,虽历尽坎坷,仍百折不挠,继续奋斗;有的人稍遇挫折,便心灰意冷,一蹶不振。人对挫折的承受力同身体状况有关,更同个人的心理素质,如认知水平、原有经验及意志力等有关。见多识广、眼界开阔的人能正确认识和估量挫折的意义与分量,提高承受挫折的水平;经历过种种挫折和磨难的人则有承受挫折的经验与信心,而意志力强的人承受挫折的能力也更强。

不同的人挫折承受力不同,同一个人对不同的挫折情境承受力也不同。有的大学生能够忍受学业上的失败,却不能忍受恋人的背弃;有的人能从容对待人际交往中的不合群、孤独,却丝毫不能忍受自尊心受到伤害。

学校园里发生的种种极端事件都与挫折承受力息息相关。班干部落选的女大学生卧轨;联欢会上唱歌跑调的男生投湖;品学兼优的女生风闻同学“流言蜚语”后上吊自杀。之所以出现众多怪异行为,关键原因在于他们不能正确认识挫折,忍受和排解挫折的能力是不健全的。

绝对化要求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它通常与“必须”“应该”这类字眼连在一起。比如一些同学总是采取否定、拒绝和逃避的态度,认为“我从来未失败过”,因此“失败不应属于我”;“我从未有过挫折”,所以“我不该有挫折”。他们不懂得成功和失败皆存,顺境与逆境同在,这就是多姿多彩的生活,这就是生活的辩证法。大学校园里强手如云,竞争激烈,学习紧张,纪律严格,对于每一个大学生都是严峻的考验,都要有一个不断适应的过程。失败与挫折是正常的和自然的。实际上挫折那貌似偶然的背后存在着必然性——放松学习势必造成成绩的滑坡;不注意工作方法必然影响在同学中的威信。正是这种种的“不懂得”“不理解”“意识不到”使一些同学不能用正确的认知方法对挫折做出清醒理智的预测和评价。

部分同学把挫折情境及其后果想象得非常可怕。这种想象中的挫折远远超出了实际挫折的本来意义,其引起的心理挫折(即挫折感受)也往往更加严重。“非常可怕”的不合理观念与“任意夸大”的认知方式有直接的关系。

有的同学把生活中的困难想象得十分严重,认为这是“极大的不幸”,“简直糟糕透了”;有的同学过分夸大某些事物、挫折的影响和后果,如一句话没说妥,一件事没办好,便担心别人对自己有看法,担心会失去信任。事实上,这种担心主要是自己想象出来的,情况远远没有那么复杂、糟糕。

“非常可怕”的不良认知不仅把事实上暂时的、局部的甚至是根本就无所谓的损失看成永久的、全面的丧失,而且只把注意力放在无限度地想象挫折的后果上,没有看到挫折中蕴藏着成功的机会,更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到如何做出积极调整、切实把握时机、争取成功上来。

与“非常可怕”的认知正好相反,有些同学对挫折采取“缩小”的认知方式,产生了“没啥了不起”“不足为鉴”的观念。他们无视挫折情境及其客观后果的现实存在,不能觉察挫折背后的危机,而是片面地“居安思危”。因此,考试不及格“没关系”,老师、同学的批评“不在乎”,甚至受到学校处分“也无所谓”。

大学生中还有一种对挫折的歪曲认知,即因某些挫折和失败而否定自己,认为自己“没用”“无能”,是个“失败者”。比如,学习成绩不好就认为自己笨、不是读书的料;与同学产生矛盾就觉得自己人缘差,缺乏交际能力;求爱不成,就断定自己对异性没有吸引力。在这种错误认知的影响下,一些同学遭受挫折后变得自卑起来,甚至自暴自弃。这些同学犯了一个严重的认知错误,即过度引申(或过度泛化),在单一事件基础上不适当地做出关于能力、价值的普遍性结论。

进入青春期,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有了较大发展,但还不成熟。所谓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己各种身心状态的认识以及对周围事物关系的各种体验,包括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自我调节及控制等。大学生对自我的不良认知主要表现为走向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的两个极端。

它表现为对自我过分肯定的评价,肯定自我往往有过之而无不及,夸张地看待自己的长处,而对短处则缺乏应有的认识,甚至视缺点为优点;对他人又总是过低评价,看不起别人,过多地看到别人的不足,无视甚至贬低别人的长处。这些同学常常骄傲自大、自以为是、盛气凌人、自我欣赏,表现出过度的自信和自尊。在现实生活中容易与人发生冲突,也容易因为愿望和要求不切实际而导致失败。失败又往往使这部分同学对原先的自我评价产生过激的否定走向低估自我的另一极端。

大学生对自我的过高估价与他们的成功体验有关。跨进大学校门,成为令人羡慕的大学生,无论其间是一帆风顺还是几经挫折,毕竟是在经历了一次激烈的竞争和严格筛选后最终成为“胜利者”。这种成功的体验往往使得一些大学生对自己的现状肯定得多,觉得自己了不起,飘飘然,对未来也充满了自信。高估自我也是大学生强烈优越感使然。社会、家庭、亲朋好友的期待、赞誉、羡慕加强了大学生由于小学、中学时代骄人成绩、众星捧月的地位所形成的优越感、自豪感颇强的心理定势,使部分大学生产生自负的心理,以致对自己不能进行全面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

对自我的不恰当评价也与大学生认识水平不足有直接关系。思考问题的片面性、肤浅性导致大学生们认识问题时表现出偏激和固执的特点,他们往往不善于准确无误地对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以得出正确的结论。这尤其是在对社会现实、对自己和他人的看法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他们容易从消极方面去看待别人,从积极方面认识自己。

总之,认识水平欠缺,加之成功体验导致的强烈优越感,是大学生过分肯定自己的重要原因。

过低地评价自我表现在看不到或很少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在俯视自我的同时又总是仰视他人,常常拿别人的优点和长处与自己的缺点和短处相比。因此,他们看不起自己、不喜欢自己、不能容忍自己,一味地抱怨、指责、否定自己。例如,我越来越讨厌自己,在性格、风度、能力方面简直一无是处,不善言辞、不会处理事情,又傻又笨、无才无貌。这就是典型的自我否定、自我拒绝。

如果一个人看不到自己的价值,只看到自己的不足,认为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处处低人一等,就会丧失信心,产生厌恶自己并否定自己的自卑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显得自信心严重不足,对有利条件估计不足,对困难估计过高,视成功为机遇好,将失败归因于自己的无能。因而,自卑的同学或是缺乏进取心,甚至自暴自弃;或是为掩饰、代偿自卑而表现出过强的自尊心虚荣心。他们情绪压抑、心烦意乱,做事既希望成功,又不指望成功,缺乏勇气,优柔寡断,屡屡错失良机。

大学生低估自我,产生自卑心理,有的是因为自身客观条件不理想。他们或是觉得自己身材不高,体形不美,相貌平平或是生理上有缺陷;或是因为家庭经济条件不好;或是认为自己的父母不如其他同学的家长有“地位”、有“门路”、有文化;或是感到自己没什么特长和能力,在校园活动中默默无闻。(www.xing528.com)

也有同学是因为挫折感导致自我的评价不足。其挫折源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以往的挫折经历,比如过去在考试、升学中的挫折,以往生活中遭受的挫折和不幸等。二是现实的挫折,如进大学后来自中学时代的优越感陡然丧失、学习成绩不如意、恋爱受挫、班干部落选、评优落榜等。三是缺乏应有的社会评价和期待,如不被重用、被人轻视、受人贬斥、遭人嘲弄、在集体中自觉没有地位等。

当然,自身客观条件不理想、有挫折感不一定导致自我否定,产生自卑心理,而认知上的某些弱点才是内在根源。研究发现,自卑感严重的大学生具有以下心理特点。

(1)自我形象不稳定。他们往往喜欢封闭自己,向周围的人展示某种“虚假的面貌”(伪装的自我),以掩饰自己所谓“不言而喻”的弱点。

(2)对一切事物都异常敏感,因而特别容易受挫折。

(3)倾向于超脱现实而陷入幻想世界,缺乏社会活动的积极性,有严重的孤独感

(4)缺乏竞争意识。尽管他们给自己提出了正确的目标,但往往并不指望取得成功,因为他们认为自己不具有这方面的条件。

(5)对世界、对人生的科学认识不足或是没有真正内化为稳定的心理结构,因而对自己的认识容易受一些消极认识和态度的影响,产生自我否定的心理。

渴望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期盼真诚友好的人际交往,这是青年大学生的共同心理需要。然而,这种需要却因人际关系障碍而得不到满足。造成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是人际关系问题上存在的种种不合理观念。这些不合理观念有如下几点。

(1)人都是自私自利的。

人际交往无非是一种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而利用别人的手段。因此别人对我好,无非是想利用我或想占我的便宜,人与人之间都是钩心斗角、不可相信的,没有真诚可言。

(2)人际关系是一种庸俗的关系,是“拉关系”“走后门”“搞不正之风”,是一种不良风气,善于交往的人是滑头,是“交际花”。

以上两种不良认识,往往与他们对人际关系的感知错误、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有直接关系。在这些非理性信念的支配下,前者对人际交往产生了不健康的心理和错误行为。有的凡事从个人利益出发,斤斤计较,常常为蝇头小利大动干戈或闷闷不乐、嫉妒他人;对人常怀防范之心,生怕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缺乏真诚,不愿表露自己的真实思想;对同学采取“用得着则交,用不着则不交”的态度,在交往中只是贪婪地获取,不肯真诚地付出,把别人给予的帮助当做别有用心。而后者,虽然有交往的需求,但观念上不愿广泛交往,缺乏交往的热情和积极性,在交往中常常自我约束。

(3)我必须与周围的每个人建立亲密的关系,只要有一个人对我不好,就说明我的人际关系有问题,别人都应该对我好。

这是一部分同学在人际关系上的求全求美观念。在人际交往中他们往往显得积极主动,希望与每一位同学都保持良好的关系,他们乐于付出、舍得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同时,他们又以苛求的心态关注着每一位交往伙伴对自己的态度和感情的变化,常常为人际交往中一些难以避免的矛盾和冲突、为同学对自己的意见和态度而焦虑不安、伤心苦恼。因而人际关系带给这些同学的与其说是情感需求的满足不如说更多的是因困惑而导致的惶惶不安。

(4)只有顺从他人,才能保持友谊;或他只有听我的,与我有同样的想法和行为,才说明他对我是真心的,我们的友谊才牢固。

这两种观点的一个共同的认知特点就是能“求同”不能“存异”。因此在交往中,尤其是朋友之间,总是以此作为衡量关系深浅的尺度。为了维持友谊,他们不得不顺从别人的兴趣和意向,不惜牺牲自己的选择权力和自主性;或者是强求别人与自己保持统一,否则就怀疑对方的情感,否定相互关系。由于这种交往观念使得双方在交往中不能保持应有的人格独立,因而貌似“靠得住”的关系恰恰是最脆弱的。

(5)朋友之间应该坦诚,不应有所保留和隐瞒。有些同学由于错误地理解人际“坦诚”,因此推导出这种不合理的信念。

他们过于强调别人对自己开放,不能容忍有所保留,即便是对方的隐私,也坚持认为自己有权了解。在他们面前对方没有安全感,常常因为被“剥”得无遮无掩而感到羞耻和气愤,因为忍受不了这种“强取豪夺”而不得不逃避、疏远。这种现象多见于朋友和恋人之间。

(6)既然我俩是好朋友,你就不应该再与别人交朋友。

抱有这种信念的同学把爱情排他性”“专一性”的道德要求错误地转嫁于友情关系中,自己“忠实”于对方不再与别人交朋友,也不允许对方“用情不专”,更不能容忍有第三者“插足”。

(7)随时考虑别人是否有兴趣与我交往,考虑能否让对方满意、高兴

这部分同学对人际交往的认知特点是以他人为中心,这与自卑心理有关。他们把人际交往的可能性被动地建筑在别人的态度上,与人交往的目的似乎只是为了使别人高兴、满意,害怕自己不受欢迎。于是他们担心说话做事得罪别人或有什么地方让人不满意,谨小慎微、畏畏缩缩、顺从别人;与同学交往时缺乏主动的勇气;他们不轻易接受他人的帮助,即使偶尔接受了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帮助,也会受宠若惊、惶惶不安,并设法尽快给予回报。他们关心别人,但在群体中往往缺乏威信;人际关系良好,但对自我满意度较低,常有压抑感,易受人际焦虑的困扰,感觉活得很累。

(8)对于那些得罪过我的人,有机会我一定要报复他们;或我希望看到这些人遭到报应;或我决不再与他们来往。

这种认知中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因为别人的一点过失而忽视了其优点和好处,全盘否认)和狭隘的性格有关。他们对冒犯过自己的人和事耿耿于怀,缺乏“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气度,希望对方倒霉、遭殃,并以此为满足。为此,他们直接间接、明里暗里报复别人,即使没有机会也抱定“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想法。当对方遭到挫折和不幸时,他们会暗自窃喜——终于“恶有恶报”。因此,这些人往往容易发生人际冲突,树敌过多,人际关系紧张,内心更是常为仇恨所占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