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遗忘的规律
最早对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他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研究表明遗忘是有规律的,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并且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再遗忘了。
(二)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主要包括:(1)学习材料的性质;(2)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实验证明,过度学习(即能够背诵之后再进行的学习)的程度达到50%,即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3)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4)识记的方法;(5)时间因素;(6)情绪和动机。
试题再现
(单选)学习程度在( )时,记忆效果最好。
A.100% B.120%
C.150% D.200%
【答案】C
(三)遗忘的理论
心理学家对遗忘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具体包括:(www.xing528.com)
1.消退说(痕迹衰退说)
消退说是一种对遗忘原因的最古老的解释。它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由桑代克进一步发展。消退说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
2.干扰说
干扰说认为,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它刺激的干扰所致。干扰说可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说明。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则称为倒摄抑制。
3.压抑(动机)说
这一理论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压抑说认为,遗忘不是保持的消失而是记忆被压抑。
4.同化说
奥苏贝尔认为,遗忘就其实质来说,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当我们学到了更高级的概念与规律以后,高级的观念可以代替低级的观念,使低级观念遗忘,从而简化了认识并减轻了记忆。
5.提取失败说
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验,明明知道对方的名字,但就是想不起来。这种现象称为“舌尖现象”。遗忘之所以发生,不是因为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消失了,而是因为编码不准确,失去了检索线索或线索错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