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服装表演课堂教学运用游戏原理的案例分析

高校服装表演课堂教学运用游戏原理的案例分析

时间:2023-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黄洪源摘要:“服装表演”课程是面向高等院校服装表演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培养服装表演专业学生的表现力和各类服装的专项展示能力,本文以一次别开生面的课堂教学为例,分析探讨了如何巧妙地运用游戏的原理,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群体特质,形成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

高校服装表演课堂教学运用游戏原理的案例分析

黄洪源

摘要:服装表演”课程是面向高等院校服装表演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培养服装表演专业学生的表现力和各类服装的专项展示能力,本文以一次别开生面的课堂教学为例,分析探讨了如何巧妙地运用游戏的原理,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群体特质,形成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

关键词:服装表演;模特;游戏;课堂教学

一、总言

当代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出生在物质生活相对丰富的90年代,是网络的原住民,有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属性。而游戏则是当下许多人群的主要休闲方式,不仅是青少年甚至许多成年人都喜欢玩游戏,人们常常沉迷于游戏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而不能自拔,这其中必定有其独特的规律,如果能将游戏的原理运用到高校课堂教学中,一定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本文便从一次真实的教学案例入手进行分析。

二、教学案例

“服装表演”是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表演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旨在培养服装表演专业学生的表现力和各类服装的专项展示能力,其中一次课的教学内容是礼服大摆裙的展示技巧练习,一般会要求学生用面料在身体上缠绕出礼服裙大下摆的样子,然后在音乐声中尝试展示礼服大摆裙的方法。这一天班上有约1/4的同学去参加演出了,其余的同学正常上课,大家按要求缠好裙子的形状开始上课,可是当一首4分钟长的曲子播放完毕,仍然没有一个同学从人群中走出来,大家就站在那里面面相觑,一看到大家这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我立刻明白了,一定是由于没有被选上参加演出而有些失落、情绪不高。提高表现力的课程大家这种状态怎么能行,于是我提议大家做个小游戏,假定我现在是一名服装设计师,要从同学中选出一位作为压轴表演的模特,游戏的规则是按照点名册的顺序两人一组进行展示,其余同学作为评委进行二选一评判,被选出再进行第二轮的PK,直至选出最后一位优胜者。

大家很快就进入了各自状态,表演者认真,评判者也同样认真,有时大家意见不一致时还会争论、投票表决,也有的同学互相谦让,最后场上只剩下M和W两位同学,大家说她俩风格不同,各有千秋,M同学是经典的女王范儿,W同学则是具有一定叛逆风格的新女王,大家的评价和我心目中的结果高度一致,M同学本来就具有较强的表现力,而W同学也确实有着鲜明的个性,4个课时的表演课就这样顺利地结束了,同学们个个都收获满满。尤其是这位W同学,平时上课不是很投入,这次课结束时她却非常罕见地跑到老师面前对自己刚才的表演问这问那,变身一位勤学好问的好学生……

这堂课的教学方式虽然是一次被动的调整,但教学效果却出乎意料,带来的启迪也非常丰富,耐人寻味。

三、背景分析

首先,来分析一下这些学生,这是一群生于2000年前后的学生,作为表演专业的学生她们有着得天独厚的自身优势,常常被过分关注,她们大都是独生子女且家境优越,这个时期的学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她们个性鲜明,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她们表面成熟,实则单纯、敏感,她们抗压能力较弱,比较自我,依赖性强,具有叛逆精神,她们生活在后现代的社会,生存的环境物质丰富、信息爆炸,她们追求独立、平等、开放、超越,反对任何形式的“唯一中心”,无视权威,接受多元,希望去中心化的课堂教学环境。[1],[2]

其次,再来了解一下游戏的本质:游戏提供了一个逼真的虚拟环境,让参与者有带入感、参与感、体验感和成就感。[3]游戏还制定有明确的游戏规则,包括奖惩制度,任何人参与游戏都必须严格遵守游戏规则,这样游戏才能顺利进行,参与者得到相应的奖惩后会更加充满继续游戏的动力。每一款游戏有实时的信息反馈系统,让参与者实时明白自己所处的地位和能力,时刻清楚自己与目标之间的差距,从而选择继续游戏或放弃,但人们往往可以通过调节游戏的难度来让自己获得一个充满挑战又相对安全的区域,获得满足的心理体验。[4],[5]

四、案例分析

结合案例中的课堂教学活动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服装表演”是培养学生表现力的课程,饱满的情绪是上好课的基础,学生之所以无精打采,是因为服装表演专业的特点,每次演出活动一个班集体参与的几率非常少,通常是少量的学生被选中,而多数同学选不中,这其实也不是因为你比别人差,而是演出的类型不一定符合你,但是多数学生都意识不到这一点,或是根本不愿多想,反正是心情不爽,这也符合这个时代、这个年龄段学生的特点。作为任课教师正是敏锐地观察到了学生的这一动态,才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导入游戏的模式,顺应学生的心态,使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如果看到学生无精打采就直接采取苛责的方式,学生也许会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但是情绪一定会受影响,效果一定不好。

当宣布老师不再是老师,而是一位挑选模特的设计师,这就设定了一个假定性的情景,也就是说后面进行的一切活动都是假定性的,是一种游戏,学生们愿意接受这种上课方式,是因为这样的假定可以令她们暂时脱离现实生活的残酷性,从而有了安全感,而课堂的内容又是她们所熟悉的,赢了是靠自己真实的表演,输了也无所谓,反正人物都是假定的,从哪个方面讲学生都觉得自己是安全的,增加了容错度,没有了后顾之忧,更易于进入良好的表演状态。

在游戏规则制定方面,体现了公平、明了、易操作的原则。按点名册的顺序两人一组单循环淘汰制,每个人的对手是随机的,免去了人为的干扰因素,而且评审是大家而不是老师,避免了老师对学生固有印象的干扰,每个同学都身兼两职,选手和裁判,你若不能客观评价别人,别人也会同样对你,这样就客观地避免了同学之间私心杂念的干扰,使整个游戏过程在一种公平、公正、和谐的气氛中进行。(www.xing528.com)

比赛给了每个同学机会,而且还可以实时地得到其他同学的评价,这种信息反馈系统,在平时是十分难以形成的,例如在平时的课堂讨论中,如果让同学相互评价往往是得不到真实的信息的,因为那有太多的干扰因素,同学们会揣摩自己发表意见的后果,以及人际之间的关系种种,而今天的比赛每轮都要有输赢,只能留下一个人,你发表的意见必须中肯、客观、专业,否则是无法说服他人的。这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良好的学术氛围,演的同学认真演,看的同学认真看,评的同学认真评。即使你被淘汰了也不会出局,你还可以看、可以评,只是角色变化了,但仍是参与者,这种存在感会一直持续到课程结束,所以整个下午4节课没有休息,甚至没有同学上厕所

这种竞争机制的导入使每位同学在表演时都非常投入,因为她们每个人心中都有成功的渴望,只要自己认真努力都会有机会,这反映出游戏难度的设定符合这群学生的实际水平,通常人们在玩游戏时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如果游戏太难或太容易你都会选择放弃,道理很简单,太容易了没意思,太难了又够不着,只有在经过一番努力后得到的才会有挑战性,才会觉得有意思。假如我在课堂上要求比赛空手翻,恐怕只有具备舞蹈基础的同学才有兴趣挑战,同样如果只比谁能走直线,恐怕学生的兴趣也不会太大,而这堂课的内容恰恰需要同学稍加努力才能达到,所以同学们的兴趣非常高,而且还能像评委一样把别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想必是既新鲜又刺激。

实时信息反馈系统就好比是电脑中的进度条,下载文件时就会弹出,你会根据进度条的提示选择等待还是先去干别的,这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课堂上同学们的每次表演都会得到最及时、最准确的反馈信息,你行还是不行,为什么行或不行的反馈信息都是第一时间获取的,同学们不必纠结,非常清楚自己下一步该做什么,该怎么做,这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因此,同学们或表演或评判得非常投入。

游戏的奖惩制度也非常直接明了,行就留下继续演,不行就去做评委,虽然没有具体的奖品和证书,但是对于学习服装表演的学生而言,能够被设计师挑选上留下来演出已经是极高的奖赏了,现实生活中经常有模特为了能够参加重要的演出而大幅降低出场费的现象就是很好的印证。而且,游戏设定的虚拟目标是知名设计师发布会的压轴表演模特,这种荣耀足以打动学生们脆弱而敏感的神经,这一点从W同学身上的变化就非常能够证明,前文介绍过W同学是班里著名的“刺头”,平时不服管教,但是那天被大家评为优胜者之一后,马上换了一个人,课后久久缠着老师不让走,让老师指出她表演中更多的问题,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这次“获奖”的重要程度。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最终评选的结果是两个人而不是事先商定的一个人,貌似违反了规则,但这恰恰反映出同学们非常认真,不只是走过场,同时也反映出多元化的后现代思想已深入每位同学的主观意识。当代教学,老师要面对着的是一群与以往任何时期都不同的对象,他们有自己的观点、有自己获取知识特有的方式和途径,他们不随便苟同,不迷信权威,敢于尝新,喜欢挑战,总之,只有深入研究教学的对象,因势利导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结一下本次以游戏方式进行的“服装表演”教学活动的要点:一是要制定公平合理、可操作的游戏规则;二是要让每位同学都有强烈的参与感和安全感;三是游戏内容的难易程度要恰到好处;四是要建立实时信息反馈系统;五是要有奖惩制度;六是要遵循民主多元的原则,不搞一言堂。

五、结论

当今的大学生有着与以往历届学生不同的鲜明的个性特质,他们出生在世纪之交,他们生长在物质极大丰富、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他们是网络的原住民,他们身上流淌着后现代的血液,骨子里充满了叛逆的精神,不畏权威,敢于挑战,单纯而敏感。这样一群学生,对老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首先老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对当代的年轻人要充分关注、了解、理解、信任,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认知习惯,不断地调整授课的内容和方式,找到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教学方法,有效地传递、引导学生们获得相应的各类知识。把游戏的方式引入高校“服装表演”的课堂,只是一次偶然的尝试,这件事带来的启示是显而易见的,希望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能够总结提炼出更多的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郑冰.后现代主义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教育指导课程教学的启示[J].就业指导,2012(18):37-41.

[2]张宝君.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解析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4):111-114.

[3]陈昌芬.基于游戏教学观的高校课堂管理[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21(1):12-14.

[4]王春燕.以游戏精神实现教学与游戏的融合[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12):42-45.

[5]史铭之.论游戏精神的教学论启示[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36-39.

作者简介

黄洪源,北京服装学院时尚传播学院副教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