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熙林 程立新
南溪河小流域属赤水河水系,位于贵州省桐梓县娄山关镇境内的大娄山脚下,地处县城南郊,川黔公路、铁路和正在修建的崇遵高速公路由南至北贯通,是桐梓县的南大门。其境内的娄山关既是革命圣地,又是省级风景名胜区。流域总面积40.64km2,辖6个自然村,农业人口密度为296人/km2。
水土流失主要为水力侵蚀,1999年第五期规划时调查,该流域流失面积达29.25平方公里。水土流失主要与地质地貌、植被覆盖和人为活动密切相关。
由于该流域山高坡陡,其中可耕地面积人均不足两分,绝大多数可耕地分散在斜坡山梁上,加之历年水土流失严重,土地十分瘠薄,基础设施不配套,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土地平均年产量都在每亩100~150kg左右。1997年以前因烤烟优势,村民还有一定经济收入,但从1997年以后烤烟种植大滑坡,村民的经济收入急剧下降。因此,村里的青年劳力多出外打工,土地耕种基本上是在家的老弱病残操作,还有的举家外出打工,导致大片土地丢荒。又由于近年疏于管理,山林砍伐严重,水土流失日益加剧,结果土地越种越瘠薄,产量越来越低。
1999年第五期小流域治理开始实施,我们深入田间地头进行调研,通过认真分析,确定该流域的发展定位,认真进行规划:以“长治”工程为依托,大力发展经果、畜禽业。在桐梓县水利局的支持帮助下,治理区群众开始充分利用水土保持政策,高起点发展以优质梨、杏、枇杷、杨梅为主要品种的经果林2200亩,整合投入退耕还林和水土保持资金约90万元,调动了农户高标准发展经果林的积极性。又整合长治工程项目资金40万元,在经果林区修建机耕道和坡面水系工程。由县畜牧局负责提供草种和技术指导,投入1.8万元,实施林下种草700亩,还主动对接市场,在水利局及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引进订单在经果林下种蔬菜800亩。还协调金融部门向农户发放小额贷款20万元,购买良种山羊,进行分户饲养。
通过林草间作、草畜配套发展,促进了治理区立体示范效应的发挥。县科技局、科协还将该流域列为“桐梓县科普示范基地”。由于各部门的大力支持,推动了南溪河小流域的发展,于2002年、2003年两个冬春,高标准规范化种植了以梨为主的经果林2200余亩。为解决技术管理、销售等问题,种植农民自发组织了“桐梓县南溪优质梨果协会”。
规划实施30~50亩苗圃基地,以及道路、灌溉设施、产品加工、销售渠道、发展旅游等方案。短期内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脱贫致富奔小康,达到启动一点,带动一片,辐射全县的经济效应,制定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发展方向和第一个五年规划,以及具体的措施和办法。
南溪的经验为桐梓县水土保持事业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由于桐梓县位于黔北边陲,地貌形态复杂,全县坡耕地占70%左右,是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商品率和产出率较低。实施“长治”工程多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中最大的成绩是群众的观念发生了转变,水土保持林和经济果木林的种植面积显著增长。但在管护技术和产后销售方面还存在空白,如何加强今后的技术服务和管理工作,确保治理成果正常发挥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必须解决的问题,是“长治”工程在新形势下如何改革、机制上如何创新面临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管护工作中作过很多尝试,总结了一些经验,主要是成立县、乡、村3级管理网络,发动群众自行管理,重点依靠村级。(www.xing528.com)
依靠村级管护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村干部有大量的工作要做,精力不能保证;二是管护工作没有报酬,有些村干部不愿干;三是村干部没有管理技术。
面对诸多问题,我们在实践中寻求新的管理模式。1999年,我们开始在南溪河小流域实施水土保持工程时,就有意识地扶持了一批思想先进的大户,让他们干给群众看,帮助群众干,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帮助群众转变观念。经过精心管理,2001年,他们3年前栽植的经济果木林部分挂果,取得了一定收益。我们便组织群众参观,并进行测产算账对比。经过对比,经济果木林的效益远大于烤烟、玉米等常规农作物。很多群众的观念开始发生转变,特别是南溪村的村民,管护的意识和要求明显增强。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近几年对经济果木林后期管理工作不断探索、总结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实行一种新的管理模式,积极倡导、支持各治理区成立果科专业协会这一民间管护组织,通过协会对会员的指导和服务来达到管理的目的。率先在南溪试行。这一想法提出后,立即得到当地村民的欢迎和拥护。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备,在县民政局、科协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完善了相关手续,并注册登记办理了证照,成立了桐梓县第一个专业果科协会。
协会的成立,是桐梓县“长治”工程经果林后期管理工作上的一个突破。它实现了群众自愿参与、自主管理、自谋发展,改变了传统管理方式造成的业务部门既建又管,但因人员、资金紧张又管理不好的弊端。同时,协会还肩负着为会员联系销售渠道,并按市场需求指导会员发展生产的职责,克服了个体市场信息不灵、生产盲目、销售难、成本高等问题,解决了会员的后顾之忧。
通过南溪小流域的实施,总结出如下几条经验:
第一,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必须坚持因害设防、因地制宜。像南溪这样坡耕地占80%以上的小流域,我们主要采取以生物措施为主,整合退耕还林、种草养畜等项目,引进订单农业,林下种植蔬菜,达到以短养长的目的。坚持生态效益优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举,农、林、牧统筹发展,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第二,综合治理必须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坚持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的原则。尤其是坡面水系工程的配套,把治水作为重点,拦蓄引灌排统筹兼顾,既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降低了水土流失的程度,又改善了生活条件,提高了饮水质量,美化了人居环境,达到了山清水秀人欢唱的景象。
第三,综合治理必须加强后续管理,确保治理成果。水保工作者工作在第一线,任务繁重,没有更多精力参与管理。因此,应采取多种管理模式,放开放活,坚持群众自愿参与、自主管理、自谋发展的原则,以大户为示范,组建专业协会等民间管理组织,干给群众看,帮助群众赚,以现场交流会等形式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让群众亲身感受治理带来的效益,达到启动一点、带动一片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