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真实准确客观公正的新闻观

真实准确客观公正的新闻观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真实准确是从事实到新闻的必然要求,是新闻报道中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特定标志。10月27日,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正式回应,此传闻纯属子虚乌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调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要求新闻报道全面反映事实全貌,不可因主观意图而削足适履,更不能因主观需要而歪曲事实,要尊重客观规律,不能凌驾于事实、社会规范之上。需要注意的是,绝对的客观公正是不存在的,公正客观都是相对的,要最大限度逼近真实,排除干扰。

真实准确客观公正的新闻观

(一)真实准确

坚持唯物主义的新闻本源观,尊重事实,坚持每一条新闻都以可靠、准确的事实为依据,在采访、写作、编辑、报道中,都力求符合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这是新闻的底线。真实准确是从事实到新闻的必然要求,是新闻报道中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特定标志。它体现新闻的基本特征、性质和要求,没有它,新闻就丧失了存在的依据。尽管新闻的形态可以千变万化,但它对真实性的要求是永恒不变的。

另外,真实性是新闻传媒必须遵循的原则,由于真实性对于新闻存在和发挥影响力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而它成为新闻报道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也成为传媒取信于受众的关键。原中共中央宣传部长陆定一积多年主管新闻宣传工作的经验,对来访他的《新闻战线》记者讲过一段很精辟的话:“新闻工作搞来搞去,还是个真实性问题。新闻学千头万绪,根本还是这个问题。有了这一条,有信用,报纸就有人看了。”[40]国际新闻界也把新闻的真实性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美国职业新闻工作者协会章程》第一条就规定:“真实是我们的最终目标。”1948年通过的《联合国国际新闻信条》第一条也有类似的表述:“报业及其他新闻媒介的工作人员应尽一切努力,确保公众所接受的消息绝对准确,不能任意扭曲事实,也不可以故意删除任何重要的事实。”全国记协1997年第二次修订通过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第四条就是“维护新闻真实性”。

在实践中,除了地地道道完全虚构的假新闻之外,还常常出现真假混杂的新闻,或者局部真实,或者整体真实,更能混淆视听,误导受众。比如,2011年名列十大假新闻之一的广电总局限娱令。这条假新闻看起来似乎很靠谱,因为2011年广电总局的确发出了“限娱令”,牵动着公众的神经。在这个真实的背景下,9月一条内容为“正式接到广电总局限娱令,以后港台艺人不会出现在内地娱乐电视节目中”的消息现身网络,受到了业内人士、媒体和网友的广泛关注。10月27日,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正式回应,此传闻纯属子虚乌有。

真实准确,这是新闻本源对新闻内在规定性的要求。新闻首先是一种事实,若新闻报道违背了真实原则,就会失信于众,其功能和作用会大打折扣,甚至产生负面的影响。然而,新闻要真实准确并非易事,它毕竟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产物。

如何做到真实准确呢?范敬宜[41]曾有一句名言,“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一个记者,只有深入生活、深入基层,才能挖掘到事实真相。退休的范敬宜70多岁了,还深入到北京郊区的新疆村,深一脚浅一脚地采访、了解情况,实地调研。回来后,脚上的鞋子满是淤泥,臭不可闻。但他乐此不疲,他说记者采访就要深入一线,才能找到真相。深入一线,还要做足准备,全面掌握被采访对象的详情,才能挖掘到事实。1986年美国CBS访谈节目《60分钟》主持人迈克·华莱士,获准采访邓小平。采访前,他阅读了几乎所有能够找到的有关邓小平的文字资料。采访中,华莱士提问了中美关系、中苏关系以及中国的改革开放等问题,这是邓小平唯一一次接受电视采访。邓小平从容自信,直截了当又合情合理地回答了敏感问题,这段精彩的独家新闻,成为新闻史上著名的桥段。美国新闻界曾有人这样评价迈克·华莱士:“就像一只斯特拉堡的鹅,有着一肚子文件、事实、问题和旁证材料,每次采访至少要做50个小时的功课。”精心准备,深入基层,挖掘事实,认真调研,这是做到真实报道的基础与保证。

事物不是孤立的,而是普遍联系的,在新闻报道中还需要对事件产生原因、来龙去脉、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解释和评价。1842年,马克思在刊登于《莱茵报》的《〈莱比锡总汇报〉的被查封》的文章中指出,作为整体的“新闻真实性”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如同生活本身一样,报刊始终是在形成的过程中,在报刊上永远也不会有终结的东西。”[42]的确,在复杂的新闻实践中,正如陈力丹在《谈谈新闻真实性的问题》中所说,“有时,新闻的真实性是事实或随着事实发展的真实,它表现为一个认识过程。事实的发展完结,报道的真实性才能够全部展现出来;事实进展到什么程度,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才可能达到什么程度”。这就要求我们在新闻报道中,除了要全面反映新闻事实真相,还要深入揭示新闻背后的内在必然联系,不断关注、连续报道新闻事实,力求更真实地反映事实真相。在新闻报道中的解释与评价必须合乎实际、合乎逻辑,通过对新闻现象的评价与剖析,揭示新闻背后的新闻,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质,使新闻的真实性不仅仅停留在事物的表层。

真实准确的反面是虚假。如何避免虚假新闻呢?首先要端正新闻报道的态度,不为名利所动,不追求轰动效应,自觉遵循新闻规律,恪守新闻职业道德,实事求是,在采访中深入基层,准确把握材料,多听多看,全面了解事实真相,力求全面地看问题,防止主观性、片面性,努力从总体上、本质上把握事物的真实性。同时还要从严把关,认真核实,及时过滤一些不实信息,避免虚假信息的传播。

(二)客观公正

客观性与真实性一样,永远都是人类认识的追求目标,只能无限接近,而不能达到。新闻的客观性,是指新闻反映了客观存在的事实,它要求形式的客观与内容的客观相统一。内容的客观是指报道是客观实在的,形式的客观要求新闻客观地叙述所见所闻,寓倾向性于客观性之中,不要随意发表肤浅、有偏见的议论。内容的客观是核心,形式的客观是内容客观的体现与保证。

客观是指按事物的本来面目去反映,不掺杂个人的主观意愿。公正,就是平等、公平正直,没有偏失。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调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要求新闻报道全面反映事实全貌,不可因主观意图而削足适履,更不能因主观需要而歪曲事实,要尊重客观规律,不能凌驾于事实、社会规范之上。(www.xing528.com)

客观公正,意味着新闻报道符合客观实际,要尊重客观事实,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报道。需要注意的是,绝对的客观公正是不存在的,公正客观都是相对的,要最大限度逼近真实,排除干扰。应避免纯客观的报道,因为它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报道不应有个人观点,只是照搬照抄和复制新闻事实,在新闻实践中,势必会陷入机械唯物主义的泥沼。

如何做到客观公正呢?首先要使主观判断符合客观实际。新闻是人的认识活动的产物,是人的主观判断和客观存在共同作用的结果。传播者总是按照自己的价值取向,按照自己的观点,去对客观事实进行选择;同时在对新闻事实进行深入采访的基础上,有选择、有取舍地进行报道;将传播者自己的立场和观点,渗透到对新闻事实的分析、解释与评述之中。如果脱离实际,从本质上否定新闻事实的客观存在,片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出现假、大、空的浮夸新闻,就会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不少假新闻就是这样横空出世的。

坚持客观公正,还要使主观符合客观实际,而不是根据主观需要随意杜撰和编造。正如《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所规定,“采写和发表新闻要客观公正。不得从个人或小团体利益出发,利用自己掌握的舆论工具发泄私愤,或作不公正的报道”。

客观公正与真实准确是新闻不变的追求。刘少奇在《对新华社工作的谈话》中说:“新闻报道一定要老老实实,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外国记者强调他们的新闻报道是客观的、真实的、公正的报道;客观的、真实的、公正的报道,是他们的口号。我们如果不敢强调客观的、真实的报道,只强调立场,那末,我们的报道就有主观主义,有片面性。如果这样做,就是下决心要片面性。新华社的报道,如果有了片面性,就会丧失一切,对自己不利,对人民不利,就不能成为世界性通讯社。”[43]被誉为“美国电视新闻教父”的迈克·华莱士曾是娱乐节目的主持人,浮夸、随意、虚张声势。儿子皮特的意外死亡,让他重新审视自己的使命。他的职业生涯从此发生改变,后来50岁的华莱士加入《60分钟》栏目,致力于严肃新闻报道,致力于追求真相和公正,成为新闻界的标志性人物。有人评价他毫不留情的采访,是一种疯狂的行为。也有人认为,他追求真相的提问风格代表着一种新闻格调。但对于这些评价,华莱士并不关心,他只希望自己的墓志铭上写着这样一行字——他粗鲁,但是公正。

(三)立场鲜明

新闻具有倾向性,新闻是有立场的。新闻倾向性是指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报道中表现出的立场、观点等。新闻的倾向性源于新闻的阶级性。在阶级社会,新闻具有阶级性。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说:“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的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44]但资产阶级的新闻观,并不承认这种阶级性。对此,列宁在《资产阶级的国际政策》中指出:“资产阶级大报所热心的是高利出卖‘最新’和‘最吸引人的’报道,它们每天编造的那些吸引人的新闻就是用来转移普通人的视线,使他们不去注意真正重要的问题,不去注意‘高深政治的真正内幕。”[45]他们打着“客观、公正”的招牌,标榜自己“只报道事实,不报道意见”,“只向受众提供事实,而无任何影响受众的企图”。实际上他们往往利用这种貌似公正的招牌,巧妙地表现出他们的倾向性,如用“纯客观报道”的手法,选择事实,报道事实,评价事实,将自己的思想和主张隐藏在所选择和报道的事实之中,让受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他们的倾向性。美国学者赫伯特·席勒在其《思想管理者》中曾尖锐指出:“思想操纵要做的事情是不让民众看到统治和剥削的真相。”

资产阶级新闻观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闻报道的真实准确与客观公正方面基本一致。但在新闻报道的立场与倾向性上,存在着不同的态度与观点。这种观点的区别本质在于新闻传播主体的定位与性质的不同。在接下来的内容中,将对这一问题做专门深入的论述。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新闻的客观真实,同时也坚持新闻的立场,不隐瞒、不遮掩。西方新闻界,一直标榜纯客观的新闻报道,否认新闻的立场,主张新闻独立,只服从于公正和真相。但这种新闻精神,却常常被现实所破灭。如伊拉克战争的报道,如对中国的报道。《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的一组对比数据,显示了中美两国主流传媒的报道态势与价值取向。在1998年,《人民日报》有关美国的报道共有1037条,《纽约时报》以中国为主要内容的报道只有713条,且热衷于报道中美两国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在双方都重视的政治类特别是有关中美关系方面的报道,就能看出双方的差异:《人民日报》65%为正面报道,7%为负面报道;而《纽约时报》65%为负面报道,只有7%为正面报道。在政治类新闻报道中,对于西藏和人权之类的关注超出了对中美关系的关注[46]。正如赫伯特·席勒在其《思想控制者》中所说,要使操纵最有效,就应使操纵不留下操纵的痕迹。他们的做法是把一些国家用新闻组合成他们所理解和希望的现实。

新闻的阶级性决定了新闻报道的倾向性,新闻的倾向性是指新闻者在报道或评述新闻事实时所表现出的特定的立场和思想倾向,主要包括新闻事实本身的倾向性和传播者倾向性两方面。这种倾向有时表现得直接而明显,有时则表现得含蓄而隐晦,但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倾向性总是客观存在的。新闻事实的选择,新闻价值的标准、新闻报道内容与形式的选择,都会体现出不同的态度与反应,体现了不同的政治态度、经济利益、价值观文化素养、兴趣爱好。对于客观事实的态度,便是倾向性在新闻中的反映。具体而言,体现在新闻传播的链条上:采访——表现在对新闻事实的取舍上;写作——表现在报道的长度、深度与规模上;编辑——通过技术性处理,如版面画面、字体、字号、色彩等体现重要程度;评论——配发评论直接体现倾向性。新闻倾向性是通过选择事实和编写新闻表现出来的,它往往表达一种无形的意见。曾任中国新闻办公室新闻发言人的赵启正曾这样形象地描述过新闻倾向性的存在与表达——“由于历史的原因、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残存的‘冷战’思维模式的影响,外国对中国的了解不仅不够全面,甚至还有不少误会,一些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也时有偏颇,经常存在不准确和过分夸大问题,甚至是报道谣传。比如他们用三分钟时间来报道七处鲜花,用七分钟时间来报道三处垃圾,结果那个地方在观众眼中就变成了垃圾场。”[47]

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就曾说:“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社会的捍卫者,是针对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无处不在的眼睛,是热情维护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无处不在的喉舌。”[48]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新闻是有立场的,不是没有生命的摄像机,维护什么反对什么,都有自己的立场和态度。但这种立场又是建立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的,遵循新闻规律,是用事实来表达立场、体现观点,以事实来说话,而不是强加于受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