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正确引导舆论,新闻观七讲!

正确引导舆论,新闻观七讲!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这是江泽民关于舆论导向最为人熟知的论断。关键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坚持“五个有利于”的传播目标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是一句空话,那么正确的舆论导向究竟有何标准呢?通过对新闻信息传播流量的调控,建立健康、稳定而有序的舆论环境,积极引导舆论,平衡心态,协调社会。

正确引导舆论,新闻观七讲!

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这是江泽民关于舆论导向最为人熟知的论断。2008年,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时说:“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工作要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更好地发挥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要把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进行深入研究,拿出切实措施,取得新的成效。”[47]2016年,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同时将舆论引导的重要性提到了新的高度:“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48]关于舆论引导的认识与总结,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不断推进中取得的,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关于媒体功能的重要内容之一。舆论引导能力,是媒体实力的具体体现,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关键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坚持“五个有利于”的传播目标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是一句空话,那么正确的舆论导向究竟有何标准呢?1994年,江泽民在《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对此做了深刻的阐明:“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就是要造成有利于进一步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舆论;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舆论;有利于鼓舞和激励人们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社会进步而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舆论;有利于人们分清是非,坚持真善美,批判假恶丑的舆论;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人民心情舒畅、社会稳定的舆论。”[49]这“五个有利于”,从生产力、精神文明与民主法制、社会和谐道德、国家安全稳定五个层面,为舆论引导的方向与标准进行了阐释与细分。

就是说,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传播内容的选择,要着眼于有利于社会思想、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稳定、发展与提高。这就要求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从有利于社会的整体利益出发,平衡传播内容,正确宣传解释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多反映人们的愿望要求,多宣传人们的生动实践,多做正面报道,防止因宣传不及时、不全面、不到位引发纠纷和矛盾。对有关敏感问题、政策性问题的报道,要从严把关,掌握政策,把握好度。尤其对一些错误现象的报道更要着眼于全局,保持头脑清醒,不猎奇,不追求所谓的“轰动效应”。比如在法治报道中,不能为了满足受众猎奇心理,而突出渲染犯罪过程、犯罪心理与暴力场面。把错误现象炒热,只能误导舆论,干扰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

(二)把握信息传播的流向,积极引导

(1)坚持新闻信息传播流向的一致性。如果新闻信息传播出现多种流向,一会儿肯定、一会儿批评,这边儿说好,那厢否定,受众就会不知所措、无所适从。不确定的因素越多,就越容易导致思想混乱,带来恶性后果。这在非常时期尤为明显。(www.xing528.com)

(2)坚持新闻信息的主流方向。新闻信息的主流方向决定了新闻信息传播的流向。从认识论的角度,一条信息往往包含着几种不同的意义与解释。应当遵从信息本身的主要方向来确定新闻信息传播的流向。比如,“今天北京普降春雨”,这则消息包含着两个意思:春雨贵如油,这场及时的春雨将会缓解旱情,给春耕生产带来便利;春雨将带来城区交通不便。显然,春雨与春耕是这一新闻信息的主流。因此,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春雨及时、抓住有利时机进行春耕生产”就成为主要引导的方向。否则,主次颠倒、良莠不分就会导致新闻信息的误导,产生负作用。

(三)把握信息传播的流量科学引导

新闻传播常常能产生一种放大的功效,因此新闻信息传播还要适量、适度、事宜、时宜,以免引起事态的扩大化导致社会波动。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改革的深化,社会竞争加剧,社会流动加快,社会分化加速,社会矛盾增多,过去各种平衡稳定的关系和格局被打破,出现一些社会矛盾是难以避免的。如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贫富差距拉大与发展不平衡问题、腐败问题等。这些都是社会体制转换时期、现代化进程中必然付出的代价和不得不承受的阵痛。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准确把握新闻信息传播的流量,有助于化解矛盾,平衡社会心态。

在这里,新闻信息传播的流量以时间、空间为衡量尺度,其中也包含着新闻信息的传播频度。以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的《道德观察》栏目为例,为亲人换肾的题材从道德的角度,反映的是一种人间真情,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如果《道德观察》接二连三播出的都是同样的换肾题材,传播流量的增大就会产生规模化效应,使人物遭遇的特殊性放大为普遍性,个人的痛苦被放大为社会的痛苦,使受众产生一种错觉:社会上很多人都在换肾,个人是无助的,只能靠自救。在这样的情况下,受众就会把这个特定的事件,当成了社会的全部,就会产生悲观情绪,对政府不满、对社会失去信心,甚至会引起一些过激行为,结果是原本积极的道德含义走向了反面。但对于一些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与现象,比如“食品安全”问题,则可以结合形势进行规模化、系列化传播,帮助受众正确对待现实存在的矛盾,积极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对新闻信息传播流量的调控,建立健康、稳定而有序的舆论环境,积极引导舆论,平衡心态,协调社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