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子略说:寂然无声-老子略说

老子略说:寂然无声-老子略说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五章里说:“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这里的“大象”,说的就是无形无相的大道。这个“佛”字如果换成老子的“道”,亦无不可!这就是老子所说的“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普通人没有明白人诀破,别说“执大象,天下往”,就算开飞机也追不到个中三昧。

老子略说:寂然无声-老子略说

胡涂医前面的文章《医易闲话(17)——大象》一文中,我们说到“所谓‘大象’,说的是先天八卦图里的‘八卦之象’,因其表示的是万事万物的广象、大象、抽象(有时具体)的形象。”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五章里说: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这里的“大象”,说的就是无形无相的大道。道虽无形无相,但是“其可左右”,宇宙万象,在在处处,无不有她!倘若能执守这无形无相的大道,则可以不言善应,不招自来,天下万物,无不宾服而回归大道。练功修道,则不练而自练,不修而实修,这才是最最终极的修道方法呀。一如《阴符经》所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只要观天道、执大象,持而守之,行之有时,则天下万物无不归附。这样的归往,毫无害处,只有心中无限的安静、恬淡、平安、平等、平衡、康泰、吉祥。故曰:“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

当然,这恬淡虚无、安静康泰的境界,是无为之道的“德”的体现。我们普通人,难免为声色犬马所诱惑。动听的音乐,我们哪怕知道“五音令人耳聋”,也忍不住要侧耳倾听。爽口香鼻的诱饵,哪怕知道“五味令人口爽”,我们也不舍得放过,总爱为其驻足、停留、粘着。哪怕这一切客尘,品尝过了就过了,不会留下啥。唯有清静、洁净、精微、纯朴、无为的自然大道,淡而无味,言语道断,无可言说,见无可见,闻无可闻,但是她的功用却无与伦比,怎么比喻都不足以形容。佛门有个偈颂说,“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三世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这个“佛”字如果换成老子的“道”,亦无不可!这就是老子所说的“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道之出口,淡而无味。所以千古悟道的人,总是灯灯相传,以心印心。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根器、福德可以获得“心传”。但若能深入经藏,知行合一,谦虚谨慎,总有能窥见天道,“执大象,天下往”的时候。(www.xing528.com)

在《医易闲话》系列文章中,胡涂医把“大象”解释成万事万物的广象、大象,说白了,大象就是无处不在的大道,就是那个本来无相的“象”。大音稀声,大象无形,大象就是无象、无相。“有”的世界,咱们比较容易理解,“无”的世界,却要靠悟。

千古以来的传承,明师们“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不得不借用各种“有”的世界里的事物来类比。这些事物,比如日、月、龙、虎、铅、汞,遍布丹经。在万古丹经王《参同契》中,更是俯拾皆是。前两天有位网友medless把自己对《参同契》“龙西虎东”的猜测、理解写了出来。作为学术探讨,这样的猜测、探讨当然是可以的,特别是要把这当“学问”去做的话。但修行、用功毕竟不是做学问不是种菜不是吃饭,没得真传而自己猜想,用今天的网络术语来说,这是要逆天啊!古人谆谆告诫“《参同契》之关键,万世之下,慧饶颜闵,不能自通”,这些话不是随便说的。《黄帝内经》说“象似日月”,没有说“象是日月”啊!龙虎怎么可能说的是月亮呢!

若真要把《参同契》当学问去做也可以,那就深入经藏。胡涂医当年在师父指导下把东汉至清末的所有能找到的《参同契》注解全读了个遍。本人天资愚钝,未敢妄测圣人“淡乎其无味”的出口处,所以只敢谨执弟子之礼,谦恭求教。在得到全诀之后,方知世上注解,其谬实多!古人批注《参同契》时曾云“奈何世人不肯参求,所以毕生莫知,通世不解也”。就连国内某位有深刻体证的超能力人,要求参同之理,我也要求她专门约好时间上门来。普通人没有明白人诀破,别说“执大象,天下往”,就算开飞机也追不到个中三昧。这也叫“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