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四个方面自我评价及改进方法

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四个方面自我评价及改进方法

时间:2023-10-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许多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佳,往往是学习效率不高所造成的。而学习效率的影响因素很多,如较低的学习兴趣,不良的学习习惯、身体的不舒服等都能影响学习效率。要提高学习效率,应先了解自己的问题所在,所以先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自我评价:一是学习时间安排问题。四是学习方法问题。回答上述问题,肯定的答案越多,学习的效率越低。二是针对因学习方法引起效率低的问题,可以采用罗宾生提出的SQ3R法进行学习。

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四个方面自我评价及改进方法

许多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佳,往往是学习效率不高所造成的。而学习效率的影响因素很多,如较低的学习兴趣,不良的学习习惯、身体的不舒服等都能影响学习效率。比如有的人似乎整天都在学习,但情绪不高,“身在曹营心在汉”;有的人学习无顺序性,主次不分,时断时续,刚刚学习又想喝开水,刚有点眉目又去取报纸,这是懒得思考的自我保护。

要提高学习效率,应先了解自己的问题所在,所以先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自我评价:一是学习时间安排问题。(1)是否很少在学习前明确任务。(2)学习是否常常没有固定的时间安排。(3)是否常拖延时间以致作业无法按时完成。(4)学习计划是否只在开头几天有效。

二是注意力问题。(1)注意力是否只能保持10至15分钟。(2)学习时是否常有小说,杂志等在旁边。(3)学习时是否常边聊天,吃零食。(4)学习时是否常开小差。

三是学习兴趣问题。(1)是否一见书本头就大。(2)是否偏文科不喜理科。(3)是否常需强迫自己学习。

四是学习方法问题。(1)是否采用题海战术来提高解题能力。(2)是否经常采用机械记忆法。(3)是否不向老师、同学请教。(4)是否很少主动钻研课外辅助读物。

回答上述问题,肯定的答案越多,学习的效率越低。然后再从上述四类问题中找出自己问题的主要表现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

这里我们介绍三种方法,一种针对时间安排问题的,可以采用在智力高潮期安排解决难题的方法,以提高学习效率。奥地利心理学家先后发现人有三种生物节律:人的情绪高低波动的周期是28天,体力周期是23天,智力周期是33天。当人处于高潮时,精力充沛,情绪饱满,思维敏捷;处于低潮时力不从心,情绪波动,思维迟钝,身体疲劳,易出事故,容易生病等。

一个人的三个周期如何推算?首先,算出从出生到当天的总天数。其次,用智力周期33,情绪周期28,体力周期23分别被总天数除,结果得出3个余数。最后,用余数在图中找出这一天在三个周期中的位置。在智力高潮中,应尽量去解决最需要脑力思考的难题,而在低潮时则去参加文体活动,休息或处理生活琐事。

二是针对因学习方法引起效率低的问题,可以采用罗宾生提出的SQ3R法进行学习。(1)纵览(Survey):即概要性地阅读。当读一本书或一段文章时,可借助标题,副标题知道大概内容,并抓住开头,结尾及段落之间承上启下的句子。这样一来,你就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目标,有利于进一步学习。(2)问题(Question):在学习时,将注意力集中到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等基本问题上,同时找一找自己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或带着问题有的放矢去读书。(3)阅读(Read):阅读应注重对意思的理解,有的书采用快速阅读,有的书精读。(4)背诵(Recite):读几段书后,合上书想一想前面讲了些什么,并用自己的语言归纳主要思想,既有助于记忆,又有助于思维,还提高表达能力。(5)复习(Review):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及时复习最有效,随时间的推移复习可逐渐减少。当然经常性的复习可以使学习效果更巩固。

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采用以下阅读方法以提高学习效率。如RURE法:阅读、列提纲、重读、评估;3R法:阅读、记录、复述;6R法:纵览、阅读、记录、复述、复习、思考;PQRST法:预习、提高、阅读、概括、测试;OK5R法:观察、纵览、阅读、记录、复述、复习、思考。

三是针对其他原因而引起的学习问题,采用一种综合方法——自我塑造法来改进。这种方法有两个步骤:(1)选择一个目标。经过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后,我们可以找一个重点问题进行突破,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常见到有的同学喜欢制定一个宏大的学习计划,其实这样的计划十有八九是执行不下去的。(2)实行新的学习程序,如果你的问题是爱拖拖拉拉,为了克服这种坏习惯,你应给自己订一个行为规则,每天不完成预先安排的任务不睡觉;如果是注意力不集中,一心多用,则分析引起自己不集中的原因,如在宿舍不集中,则坚决背起书包到教室。如半小时后不能集中,则每半小时休息一下或换换学习的内容;如果是对读书不感兴趣,则先让自己去读感兴趣的书或改变枯燥的学习方法,将读书与娱乐,养性怡情相结合,或定期给自己以一定的物质奖励或精神奖励,提高读书的积极性或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慢慢培养自己浓厚的学习兴趣。

总之,学习效率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贵在了解,分析自己的基础上,持之以恒,严以律己,真正做到“看破”考试,跨越分数线,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乐在其中

数学陈景润几十年如一日,哪怕在最困难的环境,无论白天黑夜大都在演算。他不以为苦,反以为乐,决心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

建筑大师茅以升出生在江南水乡,出门靠船。水给他的童年带来了很多的乐趣,但也有许多不便。于是茅以升从小就向往造桥。外出时他总是十分注意观察各种各样的桥,读书时常将有关桥的内容抄于本子上,尤其喜欢有桥的图画。为了造桥,他对数学、地理也产生了浓浓的兴趣。每天一放学,就趴在桌上演算题目,构画图表,翻阅各种书籍。1937年,一座铁路、公路、人行三用的钱塘江大桥矗立起来了。茅以升改写了“中国人不能建造现代化大桥”的历史。为中华民族争了气。

学习焦虑症

小汪是个好强的人,无论小学中学功课总是拔尖的,一直担任学习委员。同学们很佩服他,常绕弯子打趣他,想从他那儿捞点“秘诀”。可他总是付之一笑。

中学毕业了,班里在大草坪举行告别“宴会”——西瓜宴。几个同学想一解心中多年的疑团,便起哄要他公布学习秘诀。面对老同学,小汪爽快地说:“好!不过你们不要吃惊。”大家静了下来。

“其实,我功课好,并非脑子特灵,而是笨鸟先飞。你们看我这一身‘猴样’,就能推测我所受的‘灵与肉’的双重折磨了,特别是高二之前。”小汪果然语出惊人。

“为了保持尖子的地位,平时除了吃饭,睡觉外,我整天捧着书。其实我内心很厌烦这种单调枯燥的生活。而且我还有一个毛病,越临近考试压力越大,人越紧张,寝食不安,脑子迟钝,有时还腹痛,腹泻。进考场就像上战场,每次考试后我都要睡几天才恢复过来。真苦真累。有时真想在考试的时候大病一场。”

“是啊,我也有同感。”班里的调皮鬼小方叫道:“我平时懒得看书,到期末拚命冲刺,心里紧张得要命,想待缓考时再考,结果有一次真看急诊了。”

小汪接着说:“高二下学期我的表姐来作客,她是心理系一年级学生,知道我的情况后,教了我好几套自我放松的调节方法,还真管用,可以说高三是我最快乐地学习的一年了。”

听了这话大家陷入沉思,只有微风和几只蚊虫拂过。

消除考试焦虑的行为训练

操练目的:用系统脱敏法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克服考试前后的心理紧张,改善对环境的适应。(www.xing528.com)

操练步骤:

(一)拿出一些小卡片,回想一下过去经历考试的情境,按照不同时间,地点触发考试怯场和焦虑情绪的不同程度,分别用小卡片把当时的情境描述下来,每段情境记在一张卡片上。

(二)按照紧张程度的不同,由浅至深依次排列顺序。如心理学家郑日昌等设计了如下的假定等级程序:

1.听说我不认识的某些人必须参加一次考试。

2.有位熟人告诉我,他要参加一次正规考试。

3.班主任宣布,三天内将进行一次小测验。

4.班主任宣布,两周内将进行期中考试。

5.我是在临考前大约第10天,开始为应试而做准备。

6.现在距离考试还有一个星期,我复习得还很不够。

7.明天就要考试了,今晚我觉得准备得还不充分。

8.我走在去考场的路上。

9.我看见其他应试者陆续到来。

10.我看见一个人忧心忡忡,正在匆匆背诵。

11.监考的教师到了。我等得发急,脑子也好像无知觉。

12.我拿到了考卷。做题之前将卷子仔细看了一遍。

13.我中断考试,考虑自己怎样才能比其他人做得更好。

14.我从眼角看监考教师。他就在我附近走动。

15.我被一道试题难住了。

16.我看见有人在我之前答完题,交上卷子。

17.时间几乎到了,我根本做不完了。

18.考试后我在与别人交谈,发现自己的某些答案与他们不一样。

(三)坐或躺,让自己完全松弛下来,开始读第一张卡片而后闭上眼睛身临其境。如果这时感到焦虑,就马上停止假想,做深呼吸或想象宁静愉快的景色使自己重新松弛下来。然后再看同一张卡片,再放松,直到想象此情境时没有一点紧张为止。继续往下读第二张卡片……如此依次进行,直至最后一张卡片,仍能保持完全的松弛状态为止。

说明:每次练习,以半小时为宜。根据自己的情况排定每周练习的次数。第二次练习时应复习前一次最后两张卡片,确定自己不再为这些情境感到焦虑时,再开始新的练习,如果自己进行操作困难,可以找到你信赖的人或有经验的人,请他为你描述各种情境并指导你松弛下来。

当实际生活中使你感到焦虑的情境真正出现时,你就不再会为曾多次体验过的焦虑感到痛苦,或可以做个深呼吸以保持镇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