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333教育综合应试解析,8分钟轻松掌握!

333教育综合应试解析,8分钟轻松掌握!

时间:2023-10-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永恒主义者认为应该组织一些永恒课程来传授永恒的真理,这些永恒课程应由世界名著构成,这样的课程应当成为普通教育的核心。永恒主义者尤其认为古典名著是培养理性的途径。

333教育综合应试解析,8分钟轻松掌握!

19安徽师大,21宁波;论:10华东师大,12苏州,18中央民族、鲁东,21杭州师大)

永恒主义教育也称新古典主义教育,是现代欧美国家一种强调理性训练以及人的理性和教育基本原则的永恒性的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有美国的赫钦斯、阿德勒英国的利文斯通和法国的阿兰等。

1.主要观点

(1)教育的性质永恒不变。理性是人性中共同的、最主要的、永恒不变的特性,建立在这一人性基础上并为表现和发展人性的教育在本质上也是不变的。

(2)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永恒的理性。培养人的理性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在任何时代,理性的培养对一切社会里的一切人都是同样适用的。

(3)永恒的古典学科(古典名著)应该在学校课程中占有中心地位。永恒主义者认为应该组织一些永恒课程来传授永恒的真理,这些永恒课程应由世界名著构成,这样的课程应当成为普通教育的核心。永恒主义者尤其认为古典名著是培养理性的途径。(www.xing528.com)

(4)提倡通过教师的教学进行学习。为了培养永恒的理性,应当通过教师的教学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理智训练。尤其在学习古典名著时,更需要教师的指导。

2.评价

永恒主义教育强调人的理性,强调阅读经典名著,有着较突出的复古主义倾向。在教育实践领域的影响不大,主要限于大学和上层知识界中的少数人,特别是永恒主义教育的复古态度,其把学生的学习限于古典著作,遭到许多人的批判。

助记 教育性质永不变,永恒理性是目标,古典学科占中心,学习还要教师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