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北非遗保护与西安鼓乐发展问题研究

西北非遗保护与西安鼓乐发展问题研究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中国重要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西安鼓乐,之所以能够传承至今,不仅内容丰富,结构复杂,而且自有其传承发展的文化土壤。自觉保护是对原生态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方式。记录保护是对这一原生态文化遗产保护的辅助手段。否则丧失文化保护的最后时机。保护是条件,重在对于鼓乐文化的保护。近几年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出现以关注鼓乐发展新的尝试。有的认为,西安鼓乐的保护必须是持续性的,是一个长期的工程。

西北非遗保护与西安鼓乐发展问题研究

作为中国重要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西安鼓乐,之所以能够传承至今,不仅内容丰富,结构复杂,而且自有其传承发展的文化土壤。进入新的时期,研究方法的多样化,西安鼓乐文化也逐渐被众多学者所关注。从西安鼓乐生存的自然环境历史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等几个方面探讨西安鼓乐生存环境,消费时代语境下人们的社会生活和审美活动所面临的新的现实问题,从理论研究与现实保护的视域继续传承西安鼓乐,以期实现对西安鼓乐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西安鼓乐的传承保护及生态还原》[39]一文认为,西安鼓乐是我国传统音乐中的一个重要的不可再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其保护上既要采用建立原生态保护区的办法,又应积极采取“生态还原”式的举措,与此同时再将民俗行为传承与学校教育传承、静态保护与动态保护相结合。民俗行为传承与学校教育传承,应加强对西安民俗节庆活动的地域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保护意识;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课堂作为传承的重要基地。静态保护与动态保护。一是要把有关西安鼓乐的有形和无形文物资产收集起来妥为保存;二是西安鼓乐的唱片、实况录音及音像制品、艺人们演出的照片资料,都是弥足珍贵的。西安鼓乐是民俗与音乐的双重复合体,即可采用建立原生态保护区的办法,又采取“生态还原”式的举措。只有这样,传统音乐才有可能实现对其进行妥善保护与开发利用,使之达到持续传承发展的目的。

《论西安鼓乐保护》[40]一文认为,西安鼓乐是从多方面继承中国唐宋音乐传统,采用宋代“俗字谱”记(读)谱形式的具有根文化、母文化因素的最具中国古代音乐特质的乐种。西安鼓乐的保护价值可从以下几方面看:一是可以全面保留其古老的“活态”音乐形式,使其保有一定的中国古代民间音乐的体态信息。二是可以探知此原生态音乐文化的生存条件和发展规律,使其具备再创造、再发展的价值。三是从其现有珍藏曲谱中搜寻历史遗留,在相互比较的基础上鉴其真伪,以利于珍品的认识和保护。西安鼓乐保护的重要原则及手段:(1)忠实保护是对西安鼓乐保护的重要原则。(2)自觉保护是对原生态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方式。(3)客体“活保护”是对原生态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手段。(4)记录保护是对这一原生态文化遗产保护的辅助手段。抢救和保护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继承和发展,而继承和发展也必然会促进抢救与保护,其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保护理论和保护方法至关重要。而保护理论上,又以有效保护理论和非有效保护理论的矛盾最为突出和尖锐。正确的保护理论和实践,应以有效保护为前提、为准则,一切非有效保护的理论和做法,都应予以摒弃。否则丧失文化保护的最后时机。在西安鼓乐的保护与继承发展上,作者提出“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一是采取纯保护的方式,即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前西安鼓乐原生态的存在形式;二是分离创新的方式,诸如以鼓乐为素材创作的曲目。两种方式可并行发展,各行其道、相互照应,协调发展。西安鼓乐的保护,当务之急是要采取正确的舆论导向,研究适时的文化保护理论,建立必要的保护措施和规范,纠正历史上一些非有效做法造成的错误倾向,使抢救、保护工作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取得真正的成效。

《论西安鼓乐的保存与保护》[41]一文认为,由于文化空间的丧失、文化主体的淡出以及文化土壤的弱化,使得西安鼓乐生存面临诸多困难,西安鼓乐的保护可以分两步走:先保存,再保护。保存是基础,保存现有的乐谱乐器、乐社、艺人等,保存传承下来的教授、学习方式,保存原有的审美习惯,如韵谱等,即所谓的“博物馆式”的收藏。保护是条件,重在对于鼓乐文化的保护。第一,重点放在鼓乐文化生态的保护上。西安鼓乐脱离了民俗、脱离了民间,脱离了当地的文化,鼓乐的保护就无从谈起。第二,鼓乐保护的核心是保护传统乐社和老艺人,没有了乐社和艺人,鼓乐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础,曲谱也就成了死谱。鼓乐必须口传心授,因为所传承下来的曲子里的许多东西在古谱(宋代俗字谱)上没有标记,也无法标记,这些往往是历代艺人总结出来、并被广泛认可的精华,因此对乐社的扶持、对老艺人的保护尤为重要。第三,鼓乐保护还应包含有发展的因素。在继承中求发展,于发展之中求生存是西安鼓乐的目标。保护好文化传统,传统文化才能发展,鼓乐文化才能良性循环。

《西安鼓乐数字化保护的实践与思考——兼及台湾黄均人教授“音乐数位典藏计划”的启示》[42]一文对西安鼓乐六个百年老社的历史构成、生存发展、乐社结构以及现存的所有文本资料进行系统化、专业化的数字化采集。在访谈过程中,重点以20世纪50年代杨荫浏先生采访西安鼓乐的研究资料为基础,对南集贤东、西村鼓乐社半个多世纪以来所经历的历史文化变迁进行了有针对性、目的性的重访。并对社长田中禾、田孝梨、顾景昭的学习经历、传承方式、乐社组织形式以及在国家“非遗”保护大环境下乐社如何更好地进行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访谈。

近几年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出现以关注鼓乐发展新的尝试。西安的重要支柱产业——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南集贤、东仓乐社也被邀请长期驻园演奏鼓乐,成为旅游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尝试使得传统音乐进入商业领域,标志着鼓乐社以及乐社艺人身份的悄然转变,值得文化产业、音乐界的关注。[43]文章有的对西安鼓乐的传承方式进行考察分析,并对口头传承方式价值进行反思,认为口头传承是应该深入研究这种方法中所蕴含的合理性与独特性,使口头传承在当代传统音乐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有的认为,西安鼓乐的保护必须是持续性的,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有的认为,保护与传承并行,传承可拓宽在高校中进行,将西安鼓乐纳入西安高校音乐教育体系,在高校中可以成立西安鼓乐大学生鼓乐团作为西安鼓乐真正走入校园的一种尝试。有的认为西安鼓乐的文化空间是多元的,只有从多个层面出发,才能在时代的洪流中挽留住这一千古绝响,并对制定合理的保护措施进行了初步设想。还有的结合历时性和共时性视角认为,把西安鼓乐置于区域性经济发展背景下,作为产业化开发项目来研究,提出了另一种视角。诸多观点,不乏新颖独到之处,或存偏颇之嫌,但都结合文化发展要求,立足传统,结合当下,不失为鼓乐研究与实践、继承与创新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源泉和理论依据。

此外,关注西安鼓乐艺术创作、实践的发展也是今后值得注意的领域。作为中国传统音乐器乐品种的代表,西安鼓乐不仅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而且其曲调、形式、内容也集中体现了区域音乐的特色。新中国成立后至今,文艺如何发展,在文艺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民族文艺应该为人民服务,为时代服务的方针政策深入人心。早在1952年,李石根先生在陕西省一个文艺座谈会上便提出了当地的音乐研究与创作应以西安鼓乐为核心,开发利用陕西各类民间音乐(包括民间歌曲、乐曲、戏曲、曲艺等)的丰富资源,并给予多角度、多种形式的改造与创新,不断积累富有陕西地域特色的音乐作品并活跃其演出活动的主张。这是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主张。几十年的实践证明,符合时代发展的艺术作品必定是民族性、地域性、艺术性的高度统一,以西安鼓乐为素材的大批优秀音乐创作纷纷问世,如《仿唐乐舞》《香山射鼓》《鸭子拌嘴》等,民间音乐成了音乐家,尤其是作曲家创作具有地域风格的基本素材和重要来源。

2010年10月28日,“西安鼓乐创新作品征集会议”的召开,旨在就西安鼓乐的保护、研究、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在利用西安鼓乐为素材进行新作品创作方面,各位专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要求创作作品必须以“西安鼓乐”为元素,体裁形式不拘一格。近年来,随着鼓乐研究成果的逐渐丰富,以西安鼓乐音乐为素材的音乐作品层出不穷,大批作曲家,尤其是陕西本地的音乐创作人员从民间歌曲、戏曲、曲艺、舞蹈等多种民间艺术形式中汲取营养,使大量的富有“秦韵”的音乐(含戏曲、曲艺、歌剧、舞剧等音乐)作品应运而生。理论研究滋润音乐创作,音乐创作又为鼓乐表演提供了丰富的源泉。西安音乐学院长安古乐学社在坚持研究、实践、教学一体化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次古乐演出,“长安古乐演出团”出访欧洲六国,演奏唱片获巴黎查理·考斯大奖。2011年世界音乐教育大会作为特邀嘉宾展示西安鼓乐,获得良好声誉。同时,把鼓乐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开设了“长安古乐读译谱”等课程,培养了一批批本科生、硕士生,为鼓乐文化传承做出了贡献。这些产生于当下的现象都应及时总结,客观评价,也都理应成为鼓乐研究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

(原文发表于《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

【注释】

[1]程天健,李宝杰.长安鼓乐研究论文选集.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0.

[2]罗艺峰.西安音乐学院“长安古乐”研究25年.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6(2).

[3]程天健.西安鼓乐研究综述.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6(2).

[4]与之相关的论文还有:文茹,《西安鼓乐的乐社发展状况初探》,《当代艺术》,2006年9月30日。牛玉冰,《西安地区民间鼓乐社与铜器社的念词音乐研究》,《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王平,《论鼓在西安鼓乐中的突出作用》,《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王晓如,《庙会文化与西安鼓乐传承》,《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5期。许德宝,《西安鼓乐口述史》,《戏剧文学》,2013年10期。程天健,《歌章与念词——西安鼓乐社与铜器社中的歌唱体裁形式分析》,《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4年04期。孙茂利,《河北音乐会与西安鼓乐社形成之探究》,《人民音乐》,2015年03期等。

[5]张颖,《西安周至南集贤东村鼓乐社的现状与变迁》,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学,2007,硕士学位论文。王珏,《“扎根办学”的文化思考——以长安古乐进校园为例》,西安音乐学院,音乐美学,2008,硕士学位论文。文茹,《西安鼓乐社及其民俗活动考察研究》,西安音乐学院,民族音乐学,2008,硕士学位论文。丁静,《长安古乐的传承研究》,西安音乐学院,民族音乐学,2009,硕士学位论文。田明,《西安鼓乐的现状及传承》,兰州大学,音乐学,2008,硕士学位论文。牛玉冰,《西安地区民间鼓乐社与铜器社的念词、歌章研究》,西安音乐学院,民族音乐学,2009,硕士学位论文。魏晓平,《西安市何家营鼓乐社六十年发展及现状调查研究》,西安音乐学院,民族音乐学,2015,硕士学位论文,等等。

[6]李石根.西安鼓乐还需深入研究.中国音乐,1999(1).

[7]程天健.西安鼓乐研究综述.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6(2).

[8]罗艺峰.西安音乐学院“长安古乐”研究25年.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6(2).

[9]项阳.拓展“西安鼓乐”研究领域的一点思考.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6(3).

[10]袁建军.传统乐种研究的新维度——西安鼓乐研究述略(2009—2013).美与时代,2015(3).

[11]褚历.西安鼓乐中坐乐全套的曲式结构.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3).

[12]褚历.西安鼓乐的变奏手法.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7(1).

[13]冯亚兰.关于准确、合理、科学地记译西安鼓乐俗字谱的意见.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2(3).

[14]程天健.西安鼓乐记谱法及其读谱研究.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0(2).

[15]方建军.西安鼓乐《雨霖铃》记谱分析.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0(1).

[16]王晓如.西安鼓乐锣铰类乐器概述.丝绸之路,2012(14).

[17]王鹤.西安鼓乐匀孔笛的历史探析.音乐天地,2009(9).(www.xing528.com)

[18]焦杰.西安鼓乐七音十簧笙的局限及全簧笙运用的趋势.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2(3).

[19]张燕.论“西安鼓乐”之“鼓”.三秦文化研究会年录,2010.

[20]王平.论鼓在西安鼓乐中的突出作用.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21]冯亚兰.探本穷源——论长安古乐之“古”.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5(2).

[22]孙婧.西安鼓乐的文化性质.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6(2).

[23]与此相关的还有:张怡.浅谈西安鼓乐渊源.音乐天地,2005(12);马西平.“西安鼓乐”溯古追今∥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田青,秦序.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程天健.长安古乐研究理论述评.艺术百家,2005(4).

[24]王晓如.西安鼓乐生存环境探析.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10(1).

[25]丁静,冯亚兰.陕西长安县南集贤西村鼓乐社艺人组织谱系考察交响.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0(1).

[26]王晓平,赵晨泉.传统香火在民间延续——西安鼓乐民间艺人田孝梨访谈录.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4(3).

[27]张颖.西安周至南集贤东村鼓乐社的现状与变迁.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学,2007,硕士学位论文。

[28]文茹.西安鼓乐“西五台庙会”的民俗传承.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0(4).

[29]丁静,文茹.庙会民俗中的西安鼓乐的考察及功能分析.人民音乐,2010(9).

[30]叶明春.论西安鼓乐的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2(3).

[31]张振涛.一辈子做一件事,一件事做一辈子——《西安鼓乐全书》述评.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2(3).

[32]程天健,王晓平.生命为鼓乐燃烧——李石根先生学术寻踪.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2(3).

[33]夏滟洲.西安鼓乐研究成果及问题综述.音乐天地,2016(01).

[34]李健正.长安古乐乐种说.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0(1).

[35]袁静芳.乐种学.北京:华乐出版社,1999:4.

[36]袁静芳.乐种学.北京:华乐出版社,1999:3.

[37]袁静芳.乐种学.北京:华乐出版社,1999:6.

[38]郭乃安.音乐学,请把目光投向人.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8:2.

[39]冯光钰.西安鼓乐的传承保护及生态还原.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6(2).

[40]许德宝,雷达.论西安鼓乐保护.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6(2).

[41]王晓平.论西安鼓乐的保存与保护∥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亚太民族音乐第11届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年10月。

[42]景月亲.西安鼓乐数字化保护的实践与思考——兼及台湾黄均人教授“音乐数位典藏计划”的启示.人民音乐,2014(11).

[43]与此相关的论文还有:杨晓玫,张倩,李志民.守护城市的古老印记——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安鼓乐的保护研究初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2007年7月;王晓如.西安鼓乐生存环境探析.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丁静.西安鼓乐传承方式的当下思考.四川戏剧,2010(5);赵晨泉.西安周至南集贤鼓乐的现状以及传承与保护.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4);闻理.跨界联姻:共谋西安鼓乐保护与传承发展新路径.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2(2);田明.西安鼓乐的现状及传承.兰州大学,音乐学,2008,硕士学位论文;曹耿献.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西安鼓乐为例.艺术教育,2011(9);宋超.西安鼓乐文化空间保护.音乐天地,2011(3);张向侠.西安鼓乐研究.文艺争鸣,2010(21);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