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合作教育出版,收获累累硕果

合作教育出版,收获累累硕果

时间:2023-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龙标首次作为高教社标识较大范围用于图书出版。施方对合作小组近一年的工作给予肯定,对合作进展表示满意,同时,明确合作小组人员的聘任期与合作协议的有效期同步,提出对聘任人员使用奖惩制度,对业绩突出者给予奖励。新领导班子对与施方这次合作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最后因协议到期,自然终止了这次合作。CHEP-Springer合作小组全体同人努力工作,光荣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合作教育出版,收获累累硕果

回顾这段合作历史,我认为有很多收获——实现了原定的目标,即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运营模式,培养国际合作出版所需人才,打开国际合作出版大门。概括地说,有以下几点:

一是培养了编辑。合作小组的每位编辑经过这段时间的历练,业务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开阔了视野。在合作终止后,他们回到社里其他岗位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合作小组负责人林金安现已进入社领导班子,成为高教社的副总编辑,并被评为“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在社领导岗位继续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吴雪梅现已成为生命科学与医学出版事业部主任,曾获第五届全国优秀中青年(图书)编辑奖,并入选首届中国十大“优秀出版编辑”,她率领部门在新形态教材建设和数字课程出版方面不断创新开拓,取得了良好业绩;赵天夫现已在自然科学学术出版事业部担任副主任,他所负责的学术著作部门出版的图书获得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为高教社争得了荣誉;徐可在理工出版事业部担任首席编辑,工作认真细致(当年我曾批示所有编辑学习他写的调研报告,这也是我担任总编辑时唯一的一次专门针对编辑调研报告所做的批示);等等。虽然在合作小组的经历只是这些同志的一个工作阶段,但他们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从出版社人才储备、编辑培养来讲,这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二是出版了一批好书。部分图书代表高教社首次获得国家级出版大奖;出版的英文著作首次推向海外,在世界范围内发行,大大提高了高教社的品牌影响力;部分图书现在依然为出版社的规模效益(码洋和册数)做贡献。这其中包括:沈珝琲、方德福编写的《真核基因表达调控》(修订版),获得第四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和1999年“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暨“科技进步奖(科技著作)”一等奖;方精云主编的《全球生态学》,王绍民、赵道木编写的《矩阵光学》(英文版)获得新闻出版署第十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卢德馨编写的《大学物理学》(英文版),赵南明、周海梦编写的《生物物理学》获得“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李文林编写的《数学史教程》(后修订为《数学史概论》),成为高校数学史方面的经典教材之一,发行量达数十万册;等等。姜伯驹院士评价翻译出版的《数学的原理与实践》时曾说道:CHEP-Springer小组出版了一些好书,给数学界吹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

三是助推使用高教社龙标。龙标首次作为高教社标识较大范围用于图书出版。可从合作小组的编辑出版工作谈起。

1997年12月,合作小组的第一本书《真核基因表达调控》(修订版)即将出版,在出版前编辑们碰到一个问题:按出版协议,Springer出版社的马标需要出现在封面上,而如何体现高教社标识,成为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当时,社里刚刚征集社标的设计方案,尚未确定最终方案。此时,由王喆设计的龙标(初始版)进入了大家的视野。“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国文化的象征,很适合作为企业的标识,而且龙标配马标正好体现龙马精神,可以很好地彼此呼应。经过社领导批准,合作小组在《真核基因表达调控》(修订版)上首次使用了这个图案,并稍做修改:一是改成形状为细长,以便与施方马标协调;二是把龙爪隐去。这个标识俗称“修订版”。果不其然,后来施方副总裁本哈特·李卫里希看到已出版图书上的这两个标识后,风趣地说:这真是中国的龙马精神!

说起龙标,还要多说几句。1994年王国祥开始负责《教学与教材研究》杂志,一直想在封面放一个刊标,于是他找到王喆。王喆就把社征集社标尚未最终确定的龙标(初始版)推荐给了《教学与教材研究》,放在封面,并每期更改一种颜色。久而久之,大家接受了这一事实,并逐渐在图书封面使用龙标。直到后来出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等重点教材,龙标自然地被引入封面设计内容,并在全社广泛使用起来。2001年,新一届领导班子研究社标,社务会一致同意将修订版龙标作为社标,并提交有关部门注册登记。

高教社标识(初始版)

高教社标识(修订版)

Springer标识(www.xing528.com)

最近几年,龙标又有了改进,它和邓体的“高等教育出版社”作为高教社的企业标识被广泛用于高教社的品牌和形象宣传。

高教社标识(改进版)

龙标作为高教社的企业标识用于期刊、图书出版和品牌形象宣传的这段历史,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合作小组工作试运行近一年,1998年5月25日,在沙滩办公楼217室,施方代表陈小龙博士探访了于国华社长,我在现场陪同。施方对合作小组近一年的工作给予肯定,对合作进展表示满意,同时,明确合作小组人员的聘任期与合作协议的有效期同步,提出对聘任人员使用奖惩制度,对业绩突出者给予奖励。施方还提议小组编辑出版的图书一定要参加国际图书博览会,在施方和中方展台同时摆放参展。

与陈小龙(中)、本哈特·李卫里希(右)在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参观高教社展台

2001年,高教社还把邹学英派到施方办事处(东直门外亚洲大酒店)做秘书工作。

与施方合作的5年很快过去了,2002年,高教社搬进马甸新的办公大楼,领导班子换届,事业发展步入新的阶段。新领导班子对与施方这次合作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最后因协议到期,自然终止了这次合作。

至此,“九五”期间高教社培育的编辑出版“改革试验田”告一段落。CHEP-Springer合作小组全体同人努力工作,光荣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