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教室建设与应用研究成果

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教室建设与应用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8年12月,广东省教育厅出台《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教室建设指南(试行)》,为广东省中小学的智慧教室建设提供了明确的参考标准,如图2-1所示。图2-1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教室建设指南(试行)的截图《指南》提到,智慧教室是智慧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传统教室和传统教学的优化和重构。另外,《指南》指出,校本特色资源由学校构建。《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教室建设指南(试行)》为中小学智慧教室建设建立了参照体系。

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教室建设与应用研究成果

2018年12月,广东省教育厅出台《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教室建设指南(试行)》(简称《指南》),为广东省中小学的智慧教室建设提供了明确的参考标准,如图2-1所示。

图2-1 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教室建设指南(试行)的截图

《指南》提到,智慧教室是智慧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传统教室(含学科专用教室和多媒体教室)和传统教学的优化重构。智慧教室围绕教、学、管、评、研等学校核心业务及其主要环节,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等,结合现代优秀教学理论成果,促进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进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创新,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通过教学环境网络化、数字化、物联化、智能化建设,建设智慧教室应达成的几个主要目标,包括:发展核心素养、推动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创新、促进可持续的个性化学习、推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加强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及数据共享等。

根据《指南》,智慧教室建设分为以下5个阶段:

(1)总体规划。结合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完成整体需求分析和可行性报告,做出智慧教室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

(2)项目实施。根据智慧教室设计方案,编制详细实施方案,明确项目实施计划,形成各类项目文档。

(3)应用培训。对智慧教室的使用者进行系统的培训,从技术操作和教育教学应用两个层面,开展专题培训活动。

(4)项目验收。按照合同和有关标准,对智慧教室的功能、性能进行全面的验收,提供详细的验收资料。(www.xing528.com)

(5)运营维护。制定切实可行的智慧教室运营维护方案,设立运营维护服务经费,提供运营维护服务,保证项目的定期升级与持续发展。

智慧教室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空间环境、设施设备、应用系统、数字化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和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等方面的内容。

空间环境是指建设智慧教室的物理场所所涉及的环境,其整体设计应体现安全、节能、环保,教室布置以人为本,体现科学精神和人文气息,具体包括教室、课桌椅、多媒体讲台、智能黑板、采光、温度、照明、空气、色彩、布线等多项细分内容。在智能黑板方面,《指南》要求智慧教室内应采用无尘绿色环保黑板,能实现教师板书与电脑、移动终端的互联互动,能将板书同步显示或放大到显示设备上,具备板书及授课内容的存储、查询、重现功能。

智慧教室的设施设备主要包括网络系统、多媒体设备、教学终端和录播系统。其中,多媒体设备除了应具备信息发送、交流、共享等功能外,还应支持学生分组学习模式,录播系统支持课堂视频录制与微课制作等教学应用,具有课堂教学录制、分组教学录制、大规模直播、点播、远程互动活动、教师互动教研、录播数据采集分析、集中管控运营等功能,整合教育应用软件,实现对实时和录制视频数据的精准教学分析和深入融合应用。

应用系统主要包括备课系统、授课系统、即时反馈互动系统、在线学习系统和教学评价系统等。《指南》要求,应用系统原则上由学校或者上级部门统一建设和部署,不单独在教室部署。

数字化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教材同步资源、教学辅助资源、图书资源和校本特色资源等。《指南》要求,数字化教学资源原则上由上级部门统一建设和部署,采用“共享、购买、自建”策略,实现省、市、区(县)教育资源中心互联互通,通过省市教育资源云或公共服务平台,获得基础性数字教育资源服务。另外,《指南》指出,校本特色资源由学校构建。

智慧教室的管理平台则主要包括设备管理平台、应用系统管理平台和数字化教学资源管理平台等。管理平台原则上由学校或者上级部门统一建设和部署,不单独在教室部署。学校要利用好上级部门建设的统一数据中心,原则上不单独建设校级数据中心。

《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教室建设指南(试行)》为中小学智慧教室建设建立了参照体系。不过,各个地方和学校的情况千差万别。对此,《指南》还特别提出:不同地方、不同条件、不同学段的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择优建设配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