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促进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信息化时代教师职业素养

促进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信息化时代教师职业素养

时间:2023-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教学形式下,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具有以下重要的作用。[6]因此,接下来侧重介绍小组合作学习行为产生的条件及教师的指导技能。这样就挫伤了整个小组的学习积极性,使参与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导致学习成绩两极分化严重,这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初衷是相违背的。

促进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信息化时代教师职业素养

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从教师的角度看,它是一种教学理论,也是一种教学方法和技能。但从学生的角度而言,它是与个体学习相对应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

(一)合作学习的实质

合作强调的是学习的组织形式。合作学习则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对于个体学习、竞争学习而言,合作学习强调的是相互促进,而个体学习突出的是个体之间的互不相干,竞争学习突出的是学习者的相互对立。

合作学习的心理学基础是社会建构主义,强调情境学习、团体动力等。其理论认为在群体中,个体不论是否真正关心集体的利益,总会产生互相依赖的关系。对学生而言,学习是一个与他人一起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只有与同伴一起相互协作,才能更好地认知、更快地解决问题。从学生的心理需要而言,他们也需要在群体中被关注、被认同。

嘎斯基在《合作掌握学习的策略》中谈到,对任何一种形式的合作学习来说,下列五个共同的基本要素是不可缺少的:一是积极的相互依赖,使小组成员确信他们“同舟共济”;二是面对面的交互作用,确保小组内成员能直接交流;三是个体在群体内都有各自承担的责任;四是合作技能,即与他人在小组中协同学习所需要的组织能力、交流能力、协同能力、相互尊重的态度等;五是集体自加工,即小组成员采取自我检查或反馈方式考查集体学习进行得如何并提出改进措施。

(二)合作学习的作用

合作学习的代表人物约翰逊兄弟认为:“如果学生不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与他人的合作性互动之中的话,那么这些知识和技能是无用的……这种教育是失败的。”这是从实用的角度,阐明了合作的重要性。在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教学形式下,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具有以下重要的作用。

1.改善传统的师生单向交流的方式

和讲解以及提问相比较,合作学习是一种多向交流的方式。在组内,每个学生都有当众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的机会,增加了信息交流的数量,提高了自己观点被同伴认可的概率,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2.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有助于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

卡耐基说过这样的话:一个人的成就,85%取决于与人沟通的能力,而专业知识只占15%。他强调的其实是合作,因为沟通是合作的前提。

合作是现代社会中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品质。合作学习的内部组成是异质分组。教师有意识地将兴趣、爱好、性格、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的学生组成一个团体,使学生学会倾听他人不同的意见,形成良好的人际技能,并在与他人的合作中完成共同的任务,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与人合作、与人沟通等现代意识,以适应将来在社会中与不同差异的人之间合作的能力,增强社会适应性。

因此,通过合作学习,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学生学会交往,促进社会化的过程。正如约翰逊(D.W.Johnson)所指出的:“教师的一切课堂行为,都是发生在学生-同伴群体关系的环境之中的。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的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都更强有力。”[5]

3.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满足学生情感需求

《学记》中提出“相观而善谓之摩”,“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合作学习从表现形式看,是学生之间结为学习伙伴,互相帮助,以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关于人的需求理论指出,人不仅有生物需求和安全需求,还有归属与爱以及尊重的需求。

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为完成一个共同的学习任务,通力合作,各尽所能,从中可感受到自己为他人所需要的接纳感、认同感、归属感,以及作为有价值成员的自尊感。它能满足学生的归属与爱的需要,提高学生自尊,促进学生情感发展。合作既是学习的手段,又是学习的目的。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合作需要的不仅仅是技能,更是态度,合作本质上是一种文化

(三)合作行为的产生和指导

我国学者王鉴把合作学习分为三种层次:同伴之间的互助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如课堂中的小组讨论学习、研究性小组学习、兴趣小组学习等)和教学活动过程中全员性的合作学习。在这三个层次的合作学习中,目前中小学教师用得最多的是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方面是因为小组合作学习是其中最基本、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另一方面是因为小组合作学习能较有效地解决教师面临的班级授课制与新课程学习方式要求之间的矛盾。[6]

因此,接下来侧重介绍小组合作学习行为产生的条件及教师的指导技能。

【案例分享】

历史课中的一次小组合作学习

有位老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评价李世民?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课堂上学生组成小组形式进行讨论,热闹非凡,但细细观察时我发现,每个组中会有一两个学生主导着讨论,频频发表自己的意见;其他学生要么在听,要么根本就不参与进去,而是自己看书,自觉不自觉地成了陪衬。讨论停止后,老师提出“哪位同学起来发表一下见解?”起来回答问题的也是学习能力强、表现欲望较强的某几个学生,当学生没有回答全面时,教师为了节约时间,直接将答案说出,整个班级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完全参与进去。

【点评】 这是一种所谓的“包场”现象,即在合作学习中,全员参与性不够,往往让小组优秀者包揽全场,代替其他成员的意见。而成绩落后、不善表达、性格内向的学生成了“看客”,他们常常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参与活跃的学生中获得信息。这样就挫伤了整个小组的学习积极性,使参与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导致学习成绩两极分化严重,这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初衷是相违背的。

教师该如何做好小组合作学习这项工作呢?首先要了解合作行为的产生和教师指导的内容。

1.小组合作行为的产生条件(www.xing528.com)

第一,改变座位编排形式。传统的座位编排形式是秧田式,它不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因而在合作学习中,必须将座位改为小组式,便于组内学生目光、语言交流,为合作行为的产生提供可能。

第二,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科学的分组对合作行为的产生和有效实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布鲁纳曾建议小组规模一般以4~6人为宜,当然若班级人数超过50人,可以6~8人为一组。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将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等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除此以外,小组内成员要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如组长、记录员、发言人等,同时可以根据每一小组组员的意愿和实际情况,采取角色定期互换的方法,让每一位同学都有发展的机会。

第三,精心设计能够诱发合作行为的教学活动。这是诱发学生合作行为的关键因素,主要表现为相关材料的准备、合作学习主题的确定以及活动组织和展开等,教师都要精心地设计和准备。

2.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指导

教师细致具体的指导是合作学习成败的关键,具体的指导内容如下所述。

第一,指导小组成员如何分配学习任务和学习角色。这是合作学习的重要保证。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学习任务分解,每个任务的目标是什么,怎样完成,需要每个人承担什么角色。目标清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这是展开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

第二,指导小组成员学会倾听同伴的发言。在合作交往的过程中,倾听是第一步。一般要求一人先说,其他人必须认真听并且不能打断别人发言。在别人发言结束时,再补充观点或者提出完全不同的见解。这样学生不但养成了专心听的习惯,而且培养了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品质。在这个过程中,记录员要记下每位同学发言的主要观点。

第三,指导小组成员进行有效的交流。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同时倾听学生合作的进展情况,了解学生已完成了哪些任务,达成的共识是什么。有时小组成员还会产生意见分歧,此时教师应指导学生明白分歧的关键点是什么,能不能解决?如果讨论还是不能解决,无法再深入,应该停止讨论,因为其他小组有可能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如果全班都不能解决,那么说明这个问题超出了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的能力,可留待课后再探究。

第四,指导小组成员相互协作。合作学习的重要特征是成员的互助性。教师应指导组织者进行组内分工,相互帮助,共同完成任务。如对记录者来讲,可能发言者语速过快,没有办法完整地记录,那就提醒他说慢点或重复主要观点。

第五,指导小组成员如何归纳小组成员的观点。讨论结束后进行小结和归纳,归纳出讨论结果达成共识的部分。归纳不是简单罗列每个人的发言要点,而是要进行整理,将相似的观点整合,并用概括性的语言总结出来,有条理地呈现。

第六,不同小组间进行交流与评价。交流与评价是合作学习流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每组可推荐一名代表在集体交流时汇报小组讨论结果。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评价,评价针对的不仅是学习的结果,还应包括学习过程。如:你觉得自己今天认真倾听了吗?在小组里你完成自己的任务了吗?你们觉得今天哪一个小组的表现最好,为什么?”

在小组学习结束的时候,教师一定要给予总体的评价,如今天某某小组在分工方面表现得很好,某某小组在倾听方面表现得很好,某某小组汇报得非常有条理等。

(四)合作学习中常见的问题

1.目的不明,为合作而合作

课堂教学中,常常见到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的答案已经脱口而出,教师仍要求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全然不考虑合作学习的意图何在,问题是否值得讨论,合作的时机是否恰当,任务是否必须借助同伴的力量才能完成。如果不考虑以上的问题,就盲目地展开合作,只能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2.分组分工不当,学生的发展机会不平等

有不少教师对学习小组的编排按照座位随意组成,没有充分考虑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补性,结果出现单纯的优秀生组和学困生组,致使后者的合作效果不明显。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组内分工不明确,过于倚重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出现好学生霸占话语权,代表小组汇报的现象多,致使小组成员间发展机会不平等。长此以往,造成学困生产生依赖心理,认为反正有人发言,有人汇报,从而逃避学习。

总之,分组是否合理,分工是否明确,直接影响着合作学习的效果。

3.讨论时间不足,草草收场

在开展合作学习中,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老师提出问题或学习任务后,学生迅速地围成小组展开讨论,没过几分钟,忽然传来教师“啪、啪、啪”的击掌声,小组活动戛然而止,学生像训练有素的士兵迅速回到原位。不管学生在讨论中是否有深入地思考,也不管每个学生是否都充分地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一旦老师事先设计的合作学习的时间到了,马上结束。开展合作学习的目标是什么,是否达到,都不在教师的考虑之内。合作学习仅是教师预设的一个教学环节而已。

4.合作规则不明,教师指导不力

教师事先既没有对学生合作的规则和技能提出要求或训练,在合作的过程中也没有干预和指导。如对小组讨论后是否要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以何种方式汇报,是口头汇报、演示汇报还是板书汇报,教师都不做说明,学生心中无数,毫无头绪。合作学习结束后又不做任何总结或评价。整个合作学习的过程处于无序状态。

5.评价不当,越俎代庖

在反馈或汇报环节,小组代表张口就是“我认为……”或“我的看法是……”教师只就观点做出评判,而没有提醒发言的学生是代表小组陈述结果而不是代表自己;有的老师甚至等不及学生汇报完毕或理好思路,就急于接话、插话,替学生总结,忽视了学生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过程本身也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还有的老师评价时只重讨论的结论,而不管得出结论的过程是否有意义或有需提醒之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