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德国音乐教育史:希特勒青年团的音乐工作

德国音乐教育史:希特勒青年团的音乐工作

时间:2023-1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1936年1月12日的希特勒青年团法的颁布,所有青年都被宣布成为希特勒青年,从而完全受到其影响,这就是德国青年领袖称赞该措施为“人类教育史上独特而唯一的东西”的原因。这次培训在“希特勒青年音乐教师见习式培训学校”中继续进行。图10.5用于公开演唱的希特勒青年团歌曲集。希特勒青年团在他们的乐队和合唱团的音乐工作中能不间断地延续青年音乐运动中的集体观念。

德国音乐教育史:希特勒青年团的音乐工作

由于音乐对纳粹教育的重要意义,音乐工作也就不再只停留在学校中,这对政党来说极其重要。更确切地说,他们希望“从希特勒青年团—音乐工作的明确方向”走向“在学校中对音乐教育有约束力的工作指导”。因为“学校不是特别的个体,而是要在自己的民粹教育使命中……完成”。[60]因此,自1939年以来,纳粹党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计划,将教师培训掌握在自己手中。[61]在已经提到的1939年的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建立过程中,学校和政党已经开始在青年的选择上与“体格检查营”方面进行了合作。首先,纳粹青年组织中的音乐工作得到了加强,由巴尔督·冯·希阿赫(Baldur von Schirach,1907—1974)领导纳粹的帝国青年工作。1933年以前,希特勒青年团只是冲锋队的青年联合会。随着1936年1月12日的希特勒青年团法的颁布,所有青年都被宣布成为希特勒青年,从而完全受到其影响,这就是德国青年领袖称赞该措施为“人类教育史上独特而唯一的东西”的原因。[62]1934年,沃尔夫冈·斯托姆被任命为帝国青年领袖音乐负责人。1935年,他创立了一个特殊的“文化局”(1936年的“文化和广播局”),其中主要的音乐部门负责协调所有音乐工作。然而,最重要的是利用柏林和魏玛现有的学校音乐教育学院培养各类纳粹青年组织和阿道夫·希特勒学校的合格领导人员。1936年,根据约德夏洛特堡见习式培训学校的模型,在斯托姆的领导下开始了第一个一年制的民间和青年音乐领袖的课程。约德于1935年因柏林办公室的私人事务而被解职。这次培训在“希特勒青年音乐教师见习式培训学校”中继续进行。要是新的柏林音乐教育学院没有认真对待斯托姆的工作,那么这些见习式培训学校对课外音乐工作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在格拉茨新成立的音乐教育学院成为这个培训的核心部门,菲力格斯·奥伯博尔拜克担任该学院院长,汉恩霍尔德·海登(Reinhold Heyden)担任师资培训负责人。1941年在萨尔斯堡成立的“莫扎特帝国音乐学院”还开设了一个音乐教育教师见习式培训部[艾博哈尔德·布豪斯内尔(Eberhard Preußner)]和一所“青年和民众音乐学校”(塞萨尔·布雷斯根),以“基础广泛的民间音乐文化”(鲁斯特)来填补大学教育范畴,在与希特勒青年团组织的密切互动中实施教学。[63]1940年,约德在普鲁士的调停下再次得到一份任教合同,并加入了纳粹党,尽管他曾在柏林被称为“马克思主义者”“文化布尔什维克主义者”和“犹太人凯斯滕贝尔格的追随者”。在萨尔茨堡,他将自己作为元首的追随者,完全献身于政党的音乐工作中(希特勒青年团—交响乐团,地区乐队和纳粹党卫军青年团省份地区乐队)。[64]

纳粹党实践音乐工作源于广播经验,最初是为了推广音乐广播事业。20世纪20年代末,约德在柏林热衷于广播电台的演唱课程,建立了广播乐团,然后把它作为精心策划的希特勒青年团乐队和军乐队、铜管乐队和行进乐队、演唱团和合唱团的模型,举行音乐会和训练周。斯托姆这样描述希特勒青年团音乐工作的目标:

“我们的人民,直到最后一个人都应该和我们一起唱新的民歌。

我们希望把群众中有音乐天赋、对音乐感兴趣的男孩和女孩聚集在乐队中,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可以实现对室内乐和家庭音乐一个新的、生动的保护。

我们想要通过聆听有史以来伟大的德国杰作,来引导人们对伟大的创造力产生敬畏。”[65]

这与约德及其乐师协会和民间音乐学校希望实现的目标正好相符。所以可以理解的是,约德在1933年建议他的同事“继续在纳粹主义下进行音乐工作”。尽管他确实“从来没有想过纳粹主义”的政治立场,并且像汉恩方特[66](Reinfandt)写道的那样可能“对政治一无所知”,这还是要持开放的态度。但从人性上看,他不是不想参加的旁观者,就像他在“青年和民众音乐学校”中推动业余和青年音乐工作,被政党所采用,把其运用到文化政策中一样。他与凯斯滕贝尔格分享了自己的社会承诺,他们的联系不仅仅是平衡人事政策的实用理性主义[67]由于他固守自己的观念(无知?瞎眼?),屈服于在党的帮助下实现自己音乐教育思想的诱惑,他也许无意中支持了这个观点,但后来又在1943年放弃了它。(www.xing528.com)

图10.5 用于公开演唱的希特勒青年团歌曲集。

希特勒青年团在他们的乐队和合唱团的音乐工作中能不间断地延续青年音乐运动中的集体观念。按照纳粹主义原则,这样的旅程和阵营应该导致了种族社会的形成。教育的整体要求在学校以外的业余领域中一直受到追随。学校,特别是文理中学,希阿赫在1938年的一次讲话中,带有“部分诽谤性的,部分玩世不恭的论点……[商谈了]能力,要能在纳粹意义中教育青年”。[68]令人震惊的是,希特勒在赖兴贝格对希特勒青年团的讲话中表达了这一观点:

“这个青年人除了德国人的想法和德国人的行为之外不学习其他的内容。当这些小男孩和小女孩在10岁进入我们的组织时,他们能第一次感受到新鲜的空气,四年后从少年队中进入希特勒青年团。在那里,我们会再次教育他们四年,之后我们不会把他们交还到我们的老阶级和职业生产者的手中,而是立即把他们送入政党、劳动阵线、先锋队或者党卫军、国家社会主义汽车军团中去等等。如果他们在那里两年半的时间,还没有成为完全的国家社会主义者,那么他们就要到劳务处工作六或七个月……那么在六或七个月之后还有阶级意识或哗众取宠,或还有存在感,那么就去国防军……如果他们在两、三或四年之后回来的话,我们会接收他们,是为了让他们永远不会再犯,立刻让他们进入先锋队、党卫军等地,他们一辈子都不会自由,但他们会很幸运。”[6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