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气污染治理:大分散和小集中的现状

大气污染治理:大分散和小集中的现状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信息化浪潮下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将从集聚走向分散,但分散之中又有集中,呈现大分散与小集中的局面。与分散对应,集中也是一个趋势。结节点的形成机制因城市而异,各个城市有其独特的形成模式。与此同时,处于中心区位的结节点,通常也是城市中地价最高的地方,因此,该结节点也往往被称为高峰地价十字路口。由于中心结节点能量、密度和吸引力最大,因此由其聚集而成的结节地域也明显超过其他的结节点。

大气污染治理:大分散和小集中的现状

信息化浪潮下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将从集聚走向分散,但分散之中又有集中,呈现大分散与小集中的局面。技术进步既提高了生产率,也使空间出现“时空压缩”效应,人们对更好的、更接近自然的居住、工作环境的追求,是城市空间结构分散化的重要原因。分散的结果就是城市规模扩大,市中心区的聚集效应降低,城市边缘区与中心区的聚集效应差别缩小,城市密度梯度的变化曲线日趋平缓,城乡界限变得模糊。城市空间结构的分散将导致城市的区域整体化,即城市景观区域的蔓延扩展。

与分散对应,集中也是一个趋势。信息技术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可以克服地理空间阻滞的虚拟空间,信息交流实现虚拟化,但是,信息技术无法满足人与人面对面交流的需要,而这种需要恰恰是知识创新所必需的。如著名经济学家道格拉斯所指出的:“那些关于电脑空间的脱离现实的议论恰恰忽略了最基本的一点,那就是创造性的成果往往产生于群体面对面的交流中……但是他不能替代创造过程中必须具有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分享和密切交流。无论在哪里,新经济的中心内容是与工作场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1.基于经济区位的“结节”理论

城市是一个多维空间,从形态上讲,整个城市是一个人口和建筑物高度集聚的区域,但由于区位、地形、水域、交通等条件的差异,会形成非均衡增长的格局,于是在城市平面的不同区位就形成了一些大小不一的结节点。结节点的形成机制因城市而异,各个城市有其独特的形成模式。

单中心城市,在其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以城市中心点为圆心,同心圆式向外围蔓延,因此,城市中心点始终处于全城平均最短的出行距离上,即该点到全城各点的平均出行距离最短,因而,也是城市中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集散最方便的地方。从成本经济学的观点看,它所处的位置是全城中平均运输成本最小的地方。这就导致了城市中心点附近成为全城集聚度最高的地方,也是城市中最重要的结节点。与此同时,处于中心区位的结节点,通常也是城市中地价最高的地方,因此,该结节点也往往被称为高峰地价十字路口。由于中心结节点能量、密度和吸引力最大,因此由其聚集而成的结节地域也明显超过其他的结节点。通常,中心结节点会演化成城市CBD的硬核,而其结节地域,则发展成为硬核的外围地区,两者共同构成城市的核心CBD。在多中心结构的城市(通常指组团式城市,如重庆)中,一个核心CBD的服务半径肯定不能覆盖整个城市,它必然会在各个组团中形成较为强大的结节点,成为该组团的中心结节点。由此可见,城市结节点系统是孕育城市CBD系统的基础。

2.城市中心区的更新理论

城市中心区的更新是一个对城市进行自觉的机能调整与更新,促使城市向综合社会效益集约化递进的过程。城市中心区更新的目标是提高城市中心区的环境质量和运行效率建设富有特色的空间形象。城市中心区更新与改造以“以人为本、有机整体、连续性和高效率”为基本原则,因为只有把城市中心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处理,始终把人的需要放在第一位,才能使城市中心区的物质环境与城市中心区的公共性活动走向协调与和谐。“有机更新”理论是吴良墉教授对北京旧城规划建设进行长期研究发展得出来的,是在对中西方城市发展历史和理论的认识基础上,结合北京实际情况而提出的。

所谓“有机更新”即采用适当规模、合适尺度,依据改造的内容与要求,妥善处理目前与将来的关系,不断提高规划设计质量,使城市中每一部分的发展达到相对的完整性,集无数相对完整性之和,促进旧城的整体环境改善,达到有机更新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有机更新”理论不仅在于积极探索适应城市更新的一种新的设计理念,而且也可以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具体运用到旧城更新的实践中去。

3.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体系是20世纪30年代的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城市的基本功能是作为其腹地的服务中心,为其腹地提供中心性商品和服务,如零售、批发、金融行政管理、文教、娱乐等。由于这些中心性商品和服务按其特性可以分为若干档次,因而城市可按其提供的商品及服务的档次划分成若干等级,各城市之间构成一个有规则的层次关系。根据是否提供高档服务和商品,可以决定某中心地在中心系统中的地位。中心地的发展可取决于其腹地对中心性商品和服务的需求量增长的快慢。中心地规模越大,其数量就越少,越有能力提供较高档次的商品或服务,但同时也能提供较低档次的商品或服务;而中心地规模越小,就只能提供较低档次的商品或服务。不同层次的中心地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即高一级中心地向低一级中心地提供商品或服务;而低一级中心地向高一级中心地提供购买者(人)。(www.xing528.com)

4.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是指围绕主导工业部门而组织的一组具有活力的高度联合的工业。它不仅本身迅速增长,而且通过乘数效应带动其他经济部门增长,又称生长极或发展极。20世纪50年代初,佩鲁针对古典经济学家的均衡发展观点,指出现实世界中经济要素的作用完全是在一种非均衡的条件下发生的。他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影响。在区域发展中,增长极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与周围区域的相互作用关系即是增长极的极化作用与扩散作用。

(1)极化效应:由于增长极主导产业的发展具有相对利益,产生了吸引力和向心力,使得周围区域的劳动力、资金、原材料、初级产品、技术等要素转移到核心地区,核心地区的经济实力、人口规模迅速扩大,而周围地区则被剥夺了发展的机会,使得核心地区与周围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扩大。极化效应是增长极形成的首要标志。

(2)扩散效应:在极化的过程中,同时也累计制约因素,如企业“收益递减”规律、地域空间范围的有限性等会削弱极化效应,因此,随着核心地区的快速发展,产品、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就会向外流动,通过这种流动对其他地区起到促进和带动作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消费水平,提高其他地区的就业机会,引发周围地区的技术进步。

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增长极的极化作用和扩散作用是同时存在的,只不过在增长极的不同发展时期,其表现的强弱有所不同而已。在一定区域内,增长极一旦形成,就可通过其经济动力和创新成果的扩散,促使腹地的经济增长,从而有效地带动整个经济呈跳跃式发展。这也是在落后地区运用增长极理论的主要出发点。

5.点-轴开发模式

点-轴开发模式是我国的经济地理工作者在吸收了增长极理论、中心地理论、核心与边缘理论等理论的一些有益的思想基础上,由陆大道等一批经济地理学者提出的一种适合我国的区域开发理论。点-轴系统中的“点”是指各级中心地,即各级中心城(镇),是各级区域的集聚点;“轴”是指一定方向上联结若干不同级别的中心城镇而形成的相对密集的人口和产业带。点轴开发理论认为经济的空间移动和扩散是通过“点”对区域经济产生影响,进而通过“轴”的带动的作用,区域的发展重点是采取小间距跳跃式的转移来实现。点-轴开发模式从模式适用的阶段性而论,是增长极模式的高一级空间组织形式,而且影响范围较大。区域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原来的许多“增长极”至“点”在一定空间上的密度增加,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产业关联性的增强,点与点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的增强,便逐步由“点”至“线”,形成“点-轴”的形式。

【典型案例】武汉

武汉市城市空间形态演变过程看,城市增长总是优先选择交通干道为发展轴线,向两侧扩充和向两端推进发展,中间留下大片空地;在轴线推进到一定程度,因轴线过长引起开发效益下降,再转向在前期突出的各个轴线之间填充发展,生态空间逐渐被“蚕食”;原先跳跃式发展形成的飞地组团也逐渐与主城联结成一个整体,最终形成饱满、密实的圈层式发展趋势,“组团式”发展的理想模式正处于严重的危机中。与此同时,在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今天,汽车的普及已经不可避免,它将大大缩小城市的时空距离,促进郊区化发展,城市空间的扩展将以渐进式的轴向推进-填充发展为主,演变为跳跃式的分散发展为主,城市空间的演变将更为剧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