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大气污染问题的现状和挑战

我国大气污染问题的现状和挑战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我国大气污染问题十分严重。我国迅猛的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造成多种大气污染问题在过去近30年内集中性发生,空气质量显著恶化,并以城市为中心向区域扩散。臭氧、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成为大气主要污染物。

我国大气污染问题的现状和挑战

目前,我国大气污染问题十分严重。美国耶鲁大学在其公布的《2016年环境绩效指数报告》中对180个国家的空气质量做了一个排名。其中,澳大利亚位列第5名,美国第43名,英国第62名,法国第84名,日本第104名,德国第137名,而中国位列第179名,仅优于倒数第一的孟加拉国,可见中国的空气污染形势之严峻。报告显示,中国已成为世界PM2.5标的重灾区,PM2.5超标的范围覆盖全国绝大部分地区,PM2.5二氧化氮的浓度均值也处于高位,来源主要为燃煤电厂、工业生产过程以及道路交通尾气。除此之外,国内监测数据显示,在2016年上半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仅有78个城市空气质量达标。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近些年来我国大气污染正在从局部、单一的城市空气污染向区域、复合型大气污染转变。所谓复合型大气污染,就是指大气中由多种来源的多种污染物在一定的大气条件下(如温度、湿度、阳光等)发生多种界面间的相互作用、彼此耦合构成的复杂大气污染体系,表现为大气氧化性物种和细颗粒物浓度增高、大气能见度显著下降和环境恶化趋势向整个区域扩散。我国迅猛的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造成多种大气污染问题在过去近30年内集中性发生,空气质量显著恶化,并以城市为中心向区域扩散。在以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为特征的传统煤烟型污染问题依然严重且尚未根本解决的同时,臭氧和颗粒物细粒子等二次污染问题又接踵而至,且污染态势严峻、危害更大。两种污染形式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大气复合型污染。而这一污染情况在我国经济率先发展的城市群区域表现得尤其突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以及其他部分城市群均已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复合型大气污染特征,严重制约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2013年初,京津冀地区遭遇严重的持续雾霾天气,航班取消,车祸频发,许多人因此患上呼吸道疾病,意外的污染天气给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了十分严重的影响,让人猝不及防。2013年1月14日,北京PM2.5空气质量指数最高曾达993,这一数字是美国环保署相应标准中“危险”等级浓度的两倍还多,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将这一天形容为“北京最黑暗的一天”,而这一年整个1月份北京也仅出现4个优、良天气。在这之后,大范围雾霾污染又蔓延至哈尔滨、苏州、上海、甚至三亚等地,从东北到华南无一幸免,辐射范围达140万平方千米,威胁了6亿多人的身体健康。美国福布斯中文网盘点2013年度全球气候、能源领域的五大话题事件,中国的空气污染“一举夺魁”。自此,“PM2.5”“雾霾”“空气质量”这些人们之前不曾过问的词语开始深深印进中国人民的心中,人们开始关注环境,在网络和电视上关注每天的空气质量情况,懂得佩戴口罩、安装空气净化装置来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甚至开始主动减少开车出行的次数,尽己所能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然而,雾霾危机是大气污染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强烈的集中体现。当霾退去后,人们是否还会记得它所带给我们的危害,是否还能积极地为解决空气污染问题而付出个人的努力,这些问题才是雾霾留给我们去思考和去解决的最重要的难题。(www.xing528.com)

机动车数量迅猛增加导致的汽车尾气排放量大幅提升是复合型大气污染的一个主要成因。自2009年起,我国已连续多年占据世界机动车产销第一大国的位置。根据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79亿辆,其中私家车总量超1.24亿辆,相比前一年增长17.77%。全国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31辆私家车,北京、成都、深圳大城市每百户家庭拥有私家车超过60辆。可以预见的是,除非政府出台强制干预的政策,否则在未来十几年内还将继续保持上升的趋势。

眼下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不会改变,决定了煤烟型污染作为主要污染类型将长期存在,城市大气环境中的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污染问题尚未得到全面解决;与此同时,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使汽车尾气污染愈发严重,灰霾、光化学烟雾、酸雨等复合型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臭氧、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成为大气主要污染物。考虑到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大气污染防控不能再是简单粗暴地关、停设施,限制车辆等传统手段,应加速调整能源结构,减少对石化能源、资源的需求与消费,通过提倡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等方式,扭转人们可能造成环境问题的不良消费与生活观念,直接或间接地引导市场走向,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逐步改善我国大气污染的局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