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育公共基础内部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育公共基础内部教案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性学习。重要的综合实践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了学生的亲身经历,让学生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在“做”“实验”“考察”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课程面向全体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把校内外课程资源相结合,让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相融合。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育公共基础内部教案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界定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规定:“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由地方统筹管理和指导,具体内容以学校开发为主,自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全面实施。”

所谓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2.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

3.劳动与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它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

4.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这既包括发展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还包括发展学生对浩如烟海的信息的反思和辨别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信息伦理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

综合性、自主性、生成性、开放性、实践性。

(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原则

1.正确处理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实践与教师指导的关系;

2.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开展中自动生成目标、主题的关系;

3.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4.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

5.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领域;

6.信息技术与实践活动课的有机结合。

重要的综合实践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了学生的亲身经历,让学生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在“做”“实验”“考察”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www.xing528.com)

1.研究性学习课程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理解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教育教学活动;研究性学习强调知识的联系和运用;研究性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1)研究性学习课不等于科技类活动课。

(2)研究学习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

(3)研究性学习课不只在课堂上进行。研究性学习课程面向全体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科学世界,把校内外课程资源相结合,让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相融合。

(4)研究性学习课不是以固定课时进行。研究性学习课的课时安排应该是具有弹性的。

(5)研究性学习课不需要有专人来“教”。

教师在研究性学习课上是指导者,为学生创造问题情境,帮助学生探究合适的方法,但是研究性学习课没有必要专门设教师来教授。

(6)研究性学习课不需要用考试来评价。研究性学习课应采用参照评价标准,对自我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反思性评价,而不是定量评价。

2.信息技术课程

(1)信息技术课对传统教学的影响:

教育观念转变:传统学校教育→开放式的社会教育

教师角色转变:领导者、讲解者→引导者、促进者;

教学方式:传授→引导;

学习方式:被动接受→主动探究;

教学模式:传统的课堂教学→开放、社会化的教学。

(2)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结合传统手段使学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以多种媒体的信息形态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