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凤凰树下的编辑灵感-《总编辑手记》揭秘

凤凰树下的编辑灵感-《总编辑手记》揭秘

时间:2023-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家林丹娅读了《凤凰树下——我的厦大学生时代》后发了以上感慨。在策划、主编《凤凰树下》一书的过程中,我感应着一届届校友眷念母校的殷殷赤子之心,一代代师生之间切切相关的美好情感。《凤凰树下——我的厦大学生时代》一出版,就引起了几代人的共鸣,触动了曾经大学时代的各色人等心底的软肋,令人涌起一阵阵青涩和甜蜜的回忆,那是珍藏已久的青春记忆。

凤凰树下的编辑灵感-《总编辑手记》揭秘

生我于今世者父母,使我有今日者母校。母校一词,可令天下学子刹那间意动情深。只因母校曾是他们的新生,他们的梦想,他们的青春,他们的情结。大凡每所大学散播于海内外的学子,不管他们序齿老少,地位高低,财富多少,功业厚薄,母校都是他们魂牵梦绕的家园。作家林丹娅读了《凤凰树下——我的厦大学生时代》后发了以上感慨。

年复一年在美丽的大学校园里忙碌与徜徉,看到那一张张青春焕发的面孔,就想:青春多好。干了出版这一行,总想给年轻的学子们一个“立此存照”。但是,我们能看到的是莘莘学子的欢声笑话和轻快步点,可是他们作为个体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却不是他人所能了然的。于是脑海中就跳出了一个选题——《我的大学丛书》,让大学生们自己写自己,从各自不同的视角,选择各自最值得书写的事件,原汁原味地再现“我的”大学校园生活

时逢厦门大学85周年庆即将来临,一日傍晚,清风徐徐,在凤凰树下凝视环岛路上的滚滚车流,85年的历史长河在胸中翻腾不已。今日之大学生活固然丰富多彩,斑驳陆离,往日的大学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各个时代虽有其不同的况味,但青春的血液都是火热的。人们都说,大学时代是一个人的黄金岁月,它不会因时过境迁而褪色,何不将每个时期的厦大学生生活汇聚于一册,不必仅仅拘泥于现今呢?于是与同好相商,各各都有跃跃欲试之意。创意得到认同,队伍得以建立,随之紧锣密鼓地行动起来。征稿、约稿、搜索文献,三管齐下,一时间,厦大的往事新篇都演化成阵阵盎然春意。

于是,厦大的青春记忆在我们面前一一浮现。

在厦大85年的辉煌历程中,在洒满阳光的凤凰树下,留下十数万厦大学子的青春背影。本书的作者们通过抒写自己在大学时代的亲身经历,表现了丰富多彩的厦大校园生活。这里有私立时期群贤毕至、大师们对莘莘学子的谆谆教诲,有抗战时期厦大内迁长汀时代学生们的爱国情怀,有50年代学生历经的“八二三”炮战,有60年代学生的政治热忱,有70年代“老三届”学生只争朝夕的学习情景,有80年代学生熙熙攘攘的出国潮,有90年代学生挑战自我的社会实践,有新世纪学生的个性张扬……种种故事展示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校园图景。(www.xing528.com)

这部校友回忆文集共收入第一届(1921级)至今历届的厦门大学学生所撰写的回忆文章80多篇,以生动的笔触、饱满的情感,从各个方面反映了厦门大学的变化,表现了学生时代丰富多彩的生活,可以说是一所大学形象的微观史。它折射出时代的变迁,大至政治环境、教育环境、人文环境的印记,小至语境文气的变化、人生价值的不同取向、思想情感的流动,都在书有生动的写照。

“生我于今世者父母,使我有今日者母校”。在策划、主编《凤凰树下》一书的过程中,我感应着一届届校友眷念母校的殷殷赤子之心,一代代师生之间切切相关的美好情感。我体验到大学时代是人生的青春驿站,更是人生永不熄灭的亮点。纵然岁月可以洗旧一切,却洗不掉青春的记忆。

《凤凰树下——我的厦大学生时代》一出版,就引起了几代人的共鸣,触动了曾经大学时代的各色人等心底的软肋,令人涌起一阵阵青涩和甜蜜的回忆,那是珍藏已久的青春记忆。虽然当今校园文化丰富多彩,但图书的功用亦不可小觑。校园文化图书是一块有待开垦的出版处女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