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机会市场:教育经济学中的供求平衡与资源配置

教育机会市场:教育经济学中的供求平衡与资源配置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机会市场是教育中的唯一市场,它运用了市场价格与供求关系相互影响和作用的机制,促进了教育供求平衡,实现了资源有效配置。在市场活动中,产品的供给与需求通常表现出供过于求、供不应求和供求平衡三种相互交替的状态。在某一个供求平衡交替循环中,供过于求时,产品相对剩余;剩余产品的降价销售,将导致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意愿支付大于实际支付,由此形成消费者剩余。

教育机会市场:教育经济学中的供求平衡与资源配置

市场是通过价格和竞争等机制来调节需求和供给从而配置资源的有效方式,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也需要发挥市场的作用。教育机会市场是教育中的唯一市场,它运用了市场价格与供求关系相互影响和作用的机制,促进了教育供求平衡,实现了资源有效配置。

一、市场机制

(一)市场及其运行机制

一般意义上的市场是指商品交易关系的总和,主要包括买方和卖方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包括由买卖关系引发的卖方之间的关系以及买方之间的关系。市场通过信息反馈,联结着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买卖双方,直接影响着消费和生产决策,买卖双方也通过市场彼此交互影响,最终实现经济目的和满足经济利益。

市场运行的机制即市场机制就是通过市场运行而实现资源配置的机制,是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市场主体对利益的追求、市场供求的变化而调节经济运行的机制,是市场经济中的供求、价格和竞争等要素之间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机制。市场机制的实质即价格、供求、竞争这三个因素的组合与交互运动。根据价格信号,需求方可以计算自己所能购买的数量,供给方可以预计自身生产的数量和销售的收入。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就会上涨,因为有利可图,人们就会增加投入,扩大生产。反之,人们就会减少投入,缩小生产。供求的变化也存在规律,这种规律是商品的供求状况与价格变动之间的必然联系。价格的波动为市场提供不断变化的价格信号,使市场总量和结构状况得以调整,形成均衡与不均衡两种市场供求关系。市场的竞争规律是指商品经济中各个不同利益主体,为了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而相互竞争的客观规律性。价格、供求以及竞争变化和相互影响的规律构成了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律。

(二)供求关系

市场是由买卖双方组成的,买者作为群体决定了物品或服务的需求,而卖者作为群体决定了物品或服务的供给。需求是指消费者有支付能力的需要,它是消费者所拥有的货币量决定的能够购买商品或服务的能力,它在支付能力范围内受到收入多少、其他相关商品价格高低、消费者偏好以及对未来价格和收入预期等因素的影响。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能够和愿意向买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包括处在市场上的商品或服务以及能够及时提供给市场的商品或服务。

构成市场的物质内容便是市场上存在的需求与供给,两者是互相对立、统一和运动着的。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其运动和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价格是核心和重要的因素。价格牵动着市场活动参与者的行为,需求必须在一定价格基础上通过接受供给方所愿意和能够提供的商品或服务才能实现。由于价格与供求之间相互作用和联系,因此市场活动参与者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市场行为,这成为市场运行的基础。

(三)市场机制的效率

在一个中央计划者的决策被千百万企业和家庭的决策所取代的经济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是资源有效配置和市场活动参与者效益最大化的实现途径。它在信息传递、利益刺激和竞争激励、优化经济结构和促进技术进步等方面体现出优势,而这些优势的发挥促使市场主体在市场的交易过程中各尽所能、各得其所,最终实现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

在市场活动中,产品的供给与需求通常表现出供过于求、供不应求和供求平衡三种相互交替的状态。这三种状态下的资源配置效率是不同的。在某一个供求平衡交替循环中,供过于求时,产品相对剩余;剩余产品的降价销售,将导致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意愿支付大于实际支付,由此形成消费者剩余。供不应求时,产品相对短缺;价格上涨,导致生产者剩余,即供求市场中卖者出售一种产品时得到的利益量减去成本所形成的剩余。消费者剩余是买者从参与市场交易中得到的收益,生产者剩余是卖者得到的收益,两者的总和就是社会中总剩余的大小。用公式表示为:

总剩余=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买者意愿支付的量-实际支付的量)+ (卖者得到的量-卖者的成本)=买者意愿支付的量-卖者的成本

以上公式表明,卖者的成本越低,同时买者的支付量越大,则总剩余就越大,社会福利就越大。如果买卖从双方的交易中都能获得最大的好处,我们就可以说资源配置具有效率。

当市场供求达到均衡时,在均衡价格的调节下,买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正好与卖者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数量相等,达到平衡。市场上的效率就是这种让每个人都得到满足的状态,主要表现为:在价格竞争的作用下,市场上出售的产品卖给了愿意支出相应价格的人;市场把产品的需求分配给了可以以最低成本生产这个产品的卖者。这两种市场最终使社会总剩余达到最大,实现了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当然,这只是一个理论模型,现实中的市场机制更为复杂且千变万化。

二、教育机会市场与资源配置

(一)教育机会市场

1.关于教育市场的不同观点

有关教育中市场的观点主要有三种,即两市场论、三市场论以及多市场论。有学者认为教育中存在两个市场:一个在学校教育的入口,即教育机会市场,是指教育机会的需求和供给汇合的场所;一个在学校教育的出口,即学历别劳动力市场。学历别劳动力市场是受过不同阶段学校教育的劳动力的需求和供给的场所。[1]

有学者认为教育中存在三个市场。美国高等教育专家伯顿·R.克拉克(Burton R. Clark)把高等教育市场分为消费者市场、劳动力市场和院校市场三个部分。消费者市场是指作为消费者的学生对高等教育的消费选择;劳动力市场指的是大学教师为了换取报酬向学校雇主提供其能力;院校市场是指作为企业单位的院校之间的相互作用。国内也有人认为在教育中存在的三个市场,分别为教育机会市场、学历市场、科研市场。

还有学者认为教育市场是由多个市场所构成的复杂系统的总和,整个教育市场包括人才市场、劳务市场、信息市场、科技市场、智力市场及其他服务市场,它们都是构成教育市场的要素,都依赖于市场为教育提供足够的资源。

在以上观点中,多市场论混淆了教育市场与生产要素市场的界限。两市场论将受过教育劳动力的生产特质完全归于学校教育,从而把学历别市场当成学校教育的出口存在的市场,将教育机会市场与劳动力市场等同起来,这同样不合适。其实,从教育的主要形式——学校教育的特殊意义来看,教育是教育机会的供给与需求的过程。“机会的基本意义是时机,一个教育机会就是指一个受教育的时机,也就是学校的招生名额,所以,教育机会具体是指学校招生数额,学校有多少招生数,就有多少个教育机会。”[2]个人和社会愿意而且能够以一定的支付能力购买各级各类教育机会的数量即教育机会需求。各级各类学校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各级各类教育机会的数量即教育机会供给。从这一供求关系来讲,学校教育实质就是学校提供教育机会满足个人和社会教育机会的需求。因此,教育中实际上只有一个市场,即教育机会市场,其他市场如学历别市场只是与教育机会市场有密切关系的劳动力市场,而不是教育中的市场。教育机会市场是指教育机构因提供教育服务而在教育供给和需求主体之间形成的供求集合体以及集合体内双方相互作用的机制。教育机会市场具有很多特殊性,在需求与供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以及与政府的关系等问题上与一般市场都存在差别。

2.与其他市场的关系

教育机会市场的生产要素和直接产出都离不开与其他市场特别是劳动力市场和消费市场的有效互动。可以说,教育机会市场的存在、发展和完善与其他市场息息相关。

人们产生教育需求的重要动机之一就是满足自身的就业期望,是在教育成本和期望收益之间进行比较后做出的决定,因而教育机会市场与劳动力市场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教育机会市场的发展在增加劳动力需求、控制或改善劳动力供给方面,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一方面,就增加社会劳动力需求而言,通过教育机会市场可以培养各种熟练劳动力,传播科学技术并加快其发展和应用,来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就控制和改善劳动力供给而言,教育机会市场的良好发展可以改变人们的生育观,控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缓解劳动力供给压力。就个人而言,接受教育是个人能力素质提高的主导因素,接受教育不仅能使劳动者掌握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还能够改变其思维方式和培养创造欲、发展创造能力。通过教育,还能帮助劳动者转变劳动就业观念,解决就业问题。可见,教育机会市场的发展对劳动力市场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在市场经济中,教育机会市场不仅仅对劳动力市场产生影响,它对消费市场同样也产生影响。随着凝结在消费品中的文化、技术构成越来越复杂,教育对消费的影响也更为突出。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个体收入水平与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关系,个体受教育程度有助于提升其在消费市场上的消费水平,进而影响到消费市场的整体水平。教育也会影响消费市场上个体的消费技能,提高个体消费决策技能、使用物质消费品的能力和享受非直接物质消费品的能力,有助于消费市场的良性循环。教育还有助于改变个体的消费方式,促进消费市场的发展。总体来说,接受教育有助于扩大合理消费需求,促进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提高整体消费质量。教育机会市场提供教育机会,培养和提高人们的消费技能与水平,人们以学费的形式购买这种教育服务,为教育投入资源,由此形成了教育机会市场和消费市场共同发展的联动机制。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教育机会市场在市场经济中对劳动力市场和消费市场所起的积极作用。如图4-3所示,市场经济是由消费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组成的,其主体主要由家庭和企业两个群体构成。家庭在生产要素市场,即劳动力市场上出售劳动力,换回收入,而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上购买的正是家庭所出售的劳动力,其支付的工资则是家庭的收入。在消费市场上,企业出售的是产品,换回的是收益,而家庭购买的正是企业出售的产品,二者在消费市场上又完成了另一次交换。二者在两个市场上不断循环交换,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市场经济循环链。教育机会市场通过对劳动力素质和消费能力的影响,进而影响到整个市场经济的运行。与此同时,劳动力市场和消费市场通过受教育者对教育机会市场产生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市场供给与需求的相互作用,影响和改变着与受教育类型和受教育程度相关的就业机会和工资结构,人们据此调整自己的预期收益,进而影响对高等教育服务的需求。高等教育需求变化又会进一步影响到人才市场的供给。这种循环往复、不断发生的相互作用就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市场的供求规律进行人力资源配置的基本机制。”[3]在消费市场上,教育提升个人消费能力,而个人的各种消费收益的获得反过来又促使人们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可以说教育机会市场在市场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人们愿意为教育投入充足的资源,教育机会市场价值的实现即存在于与其他市场的互动之中。

图4-3 教育机会市场对劳动力市场和消费市场的影响

(二)教育机会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1.教育机会市场的形成

第一,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是教育机会市场形成的动因。纵观当今世界各国,不论其富裕程度如何,几乎都受到教育资源短缺和教育效率低下的约束与困扰。这就决定了学校必然要考虑投入和产出,合理配置有限的教育资源。但是由于教育与社会经济的非线形关系,教育机会供求的不均衡是长期的,因此完全用计划来反映教育需求和供给是比较困难的,教育的运行特别是高等教育运行必须要有灵敏的机制不断调节运行过程和运行目的的偏差。如果离开市场机制,对于需求者来说,压抑了他在教育选择中的主动性;对于供给者来说,教育系统则因结构单一、效率低下而趋于封闭状态。因此,“教育市场机制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促成供求在总量和结构上协同的因素,是教育系统自组织和教育资源有效配置的实现条件”。[4]

第二,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是教育机会市场形成的基础。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劳动力资源配置由统招统分的“计划配置”转向了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市场配置”。教育活动开始积极回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力提出的要求,劳动者也因其受教育状况的不同而获得不同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这些都影响着家庭和个人的教育投资。受过较高教育、具有较多知识技能的人所获得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更多,使人们对其收益产生了很高的预期。人们希望接受更高级别教育服务,并愿意支付接受教育所需的直接和间接成本。这些转变为教育机会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第三,办学主体多元化是教育机会市场形成的关键。以高等教育为例,除公办高等院校之外,现有的高等教育办学主体还包括企业、社会团体、个人、外资教育机构等。各种办学主体,凭借各自在办学机制、办学效率、人才管理、办学经费等方面的优势对教育资源展开竞争,成为公办高校在师资和生源方面的竞争者。所有这些最终确立了高等教育机构的法人实体地位,改变了政府包揽办学的局面,这些主体的存在是高等教育市场形成的关键。

2.教育机会市场的发展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日趋深入,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深受市场化趋势的影响,教育机会市场不断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育机会市场管理体制变革。政府对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了有益的调整,这在高等教育中反映明显。政府从单一的直接行政管理转向以立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政策指导为主要手段的宏观管理。中央业务部门所属的院校,除少数关系到国家发展全局及行业性很强需要由国家直接管理的高等院校外,其余绝大多数高等院校都由省级政府管理或者以地方为主与国家共建。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的教育功能和高等教育的地方化特点日益明确。

其次,教育机会市场多元化发展。一方面,办学体制和教育服务提供多元化。虽然国家仍然是教育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但是它已经不再垄断教育服务的提供。针对旺盛的高等教育需求与公立高等教育资源不足所形成的市场空间,民办教育通过吸纳国家财政以外的资金投资办学迅速成长。民办教育获得了相应的法律地位,其办学经费主要依靠学费收入,不足部分则依赖银行和个人贷款或母体企业和股市上的经费支持。政府对民办高校实行直接减、免税政策或者其他扶持政策。民办高等教育已经初步实现了对以国家包办为特征的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丰富了教育机会市场的构成。另一方面,教育资金筹集多渠道化。随着教育机会市场的发展以及权力下放政策的推行,教育资金来源渠道不断丰富,如学杂费、学校产业收入、捐赠、教育基金等。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高等学校办学所需的全部费用均由国家财政负担。1984年,高校开始招收一定数量的委培生和自费生,这不仅为许多人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满足了社会的需要,而且也增加了高等教育的经费来源。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正式宣布将“收取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作为多渠道筹措方式。1994年,国家在37所高校实行招生并轨改革试点。1997年,全国高校并轨完成,实行所有新生都缴费上学的制度。通过收取学费,学校获得了更多的政府外资金来改进办学条件,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最后,学校的市场主体地位提升,加强了竞争与合作。学校教育的专业和课程设置越来越注重市场的要求,开始强调应用性、技术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和积极性得到进一步扩大和发挥。同时,教育机会市场带来了大学之间的竞争。为了争取教育经费、科研基金、优质生源和师资,大学之间在教育资源、教育质量、学生录取、师资聘任等方面展开了竞争。例如,国家实施的“211工程”以及各省市对所属高校的重点发展等措施表明,我国高校已经引入了“内部竞争”机制。教育机会市场的发展还促进了高等学校之间、大学与政府之间、以及大学与社会之间的合作与协作。高等院校之间的协作,实现了优势互补、提高了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如东西部高校、国内外高校建立合作关系等,促进了教育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提高了办学水平。

(三)市场机制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我国教育引入市场机制的目的和策略与西方国家不同,西方国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教育效率,改变的是教育管理者与办学者之间的关系;我国则是为了增益教育资源,改变的是教育出资者与办学者之间的关系,[5]主要是利用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

1.市场机制配置教育资源的前提和实现途径(www.xing528.com)

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好方法,同样教育机会市场对教育资源的配置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需要教育机会市场具备以下几个基本要素:第一,独立自主的办学实体。作为教育机会市场的主体,不论是公办学校还是私立学校都应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成为独立的办学实体,能够按照社会要求和自身利益,依据市场信号自主地做出决策和管理,并对教育质量负完全责任。它们在教育机会市场上平等竞争,优胜劣汰。第二,有效的价格参数体系。市场的功能主要是靠价格涨落和由此带来的利益变动来引导市场主体做出有利于社会资源有效决策,因此,对不同教育阶段,核算学校教育服务活动培养人才所花费的必要劳动时间和资源消耗费,确定教育服务的价格标准,有利于价格机制的实现。第三,必要的政府管制和行政干预。教育机会市场的秩序必须由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来维持,教育的政治方向、战略目标也要靠国家全盘掌握。而且,市场有效运转需要政府的行政干预来协作。

教育机会市场能够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教育资源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有效配置。第一,教育机会市场的自动调节机制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资源配置效率取决于信息利用效率,而市场机制能经济有效地利用信息,所以说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效率机制。从信息机制来看,通过市场交换和相对价格的确定,教育供给者和需求者都可以分享分散在市场的供求信息,学校能及时提供社会经济系统所需要的一定数量、质量、种类的教育服务,学生则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要求以及个人发展目标,通过市场选择接受教育机会。总之,教育的总量、结构通过市场的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可以及时得到调整,使教育资源的利用达到最大化。第二,市场主体决策的有效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各种教育资源配置决策不是单靠行政权力由上而下地贯彻,而是追求价值目标的教育供给者和需求者根据市场信号(这个信号已含有社会或政府调节的因素),通过对自身利益的计算自主做出和自愿地执行,从而能够使局部利益与社会利益达到协调。

2.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

教育机会市场机制有效配置教育资源体现在总量充足和利用有效两个方面。

第一,教育机会市场拓宽教育资源筹集渠道。完全由政府通过计划的方式提供教育供给,必然会造成教育供给的短缺,教育机会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丰富了教育资源筹集渠道。首先,教育机构收取学杂费,教育经费来源增多。以我国高等教育为例,高等学校推行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家庭个人在教育成本中所分担的比例有较大的提高,一般占到估算成本费用的25%左右,构成正常教育经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教育资源投入主体多元化局面的形成使大量的社会资本涌入教育领域。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牵引大量社会化资金投入。社会资金被引入学生公寓、餐厅、浴池、文体活动场所等学校后勤设施的建设中,国家财政不再投入。《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促使办学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民办高等教育投入增长幅度较大。办学的基本建设和仪器设备投入和学校经费投入完全是社会资金。另外,学校教育服务模式不断创新,丰富了学校教育资源获取的渠道。据中国现代远程与继续教育网统计,截止到2008年,全国共有69所高校举办了网络教育学院。奥鹏远程教育中心作为中国最大的网络教育超市,在2002年获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批准建立,目前已经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36所著名高校开展远程学历教育合作,在全国建立了1 300多家奥鹏学习中心,开展了180多个专业的学历教育,拥有20万名学员。正是通过多种渠道,各个高校为社会提供多层次、多种类的教育服务,同时有效地拓宽学校经费的渠道。市场机制促进了更多的资源进入教育领域,从而增加了教育机会的供给,满足了教育需求。

第二,教育机会市场促使教育资源有效利用,教育供求双方各尽所能、各得其所。教育机会市场中学校特别是高校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从根本上消除了高校对资金的浪费性使用,高校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才能保全和壮大资本,获得利润,从而从内涵上扩大教育机会的供给。20世纪90年代末,全国各地出现的国有民办的二级学院,正是公办高校利用其品牌资源和教育资源与社会资金结合,按照市场机制有效运行,充分利用资源的探索。此外,教育机会市场更加关注学校、政府、社会和学生共赢局面的形成。教育服务供给必须瞄准教育需求来设计,并且根据社会经济的变化进行调整,解决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相分离的问题,促进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

三、教育收费与教育供求关系

教育机会市场进行资源配置需要通过教育机会需求和供给的均衡来实现,而教育机会市场上需求和供给的调整主要是通过具有价格属性的教育收费来实现的。正是在教育收费与教育供求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中,教育机会市场的均衡才得以实现,并最终达到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

(一)教育收费

1.教育收费的含义与特征

教育收费是教育服务的货币度量值,是学校因个人(家庭)接受教育服务而对其收取的费用。在通常情况下,教育收费主要是指学费。社会中的收费分为行政性收费和服务性收费两种。教育是以服务形式存在的产品,其收费不属行政行为,也没有强制性,可以看做是一种自愿的市场行为,因此教育收费是一种服务性收费行为。

教育收费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价格,但具备价格的属性。教育收费正是教育的融合产品属性中私人产品部分的价格表现。价格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调节供求,价格高时供给增加而需求减少,价格低时则相反。通过价格来进行调整的主要目的是找出新的均衡点,当需求与供给恢复到均衡后,价格就稳定在新的水平上。当价格处于这个新的水平点时,需求量等于供给量,且需求价格等于供给价格,这种价格就是均衡价格。教育收费的价格属性表现为:首先,教育收费引导教育供给者更加注重成本核算和资源合理利用。其次,教育收费的高低会影响教育服务消费者购买的数量。一般来讲,高收费则教育需求减少;低收费则教育需求增加。同时,人们可能会依据教育服务的不同收费,选择有差别的教育服务。正确认识这些特征,有助于我们理解教育机会市场如何通过教育收费方式为教育筹集资源。

教育收费的突出特征在于教育收费低于教育成本。一般商品的价格通常要包括全部成本因素,然而学费并不等于教育的全部成本,而只占其成本的一小部分。例如,我国明确规定,高校收取的学费最高不得超过生均培养成本的25%教育收费之所以低于教育成本,主要是因为教育的正外部性,根据“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教育正外部性的受益者应给予相应的成本分担。从目前的教育收费的支付主体看,实际上是由两部分构成:国家支付的人均教育经费和个人所缴学费。因此,现今收费中表现出来的学费,即显性价格,低于教育的成本。国家的财政拨款没能在学费中表现出来,可称为隐性价格,学生与学校之间因交易而产生的收费低于实际的教育成本。

2.教育收费的资源配置功能

教育收费在资源配置中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直接筹集教育资源。学校的教育资源主要来自政府投入的教育经费和个人(家庭)的教育投入。政府安排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分配方案是一个程序相对繁杂的过程,而教育收费是由学校直接依据收费标准向受教育者家庭和个人收取。因此,相对于政府的教育经费投入,教育收费的方式较为直接。通过教育机会市场直接筹集教育资源,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更高。以民办教育发展为例,教育收费是民办教育最基本的经费来源。对学校而言,个人的教育需求构成了学校的生源市场,即购买教育机会的学生的数量。生源市场的多少决定了学校能够获取的教育资源以及可能提供的教育机会的数量。在公办学校提供的教育机会数量有限的条件下,教育需求的增长刺激了民办教育的发展。民办学校通过向学生提供教育机会收取学费,直接筹集到资源。民办学校发展的经验说明民办教育可以通过特色办学来满足市场差异化教育和过度教育的需求,直接获得市场的资源投入。

第二,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教育资源作为一种稀缺的社会资源,其优化配置与增加总量规模同等重要。教育收费的合理化有利于教育层次和类型的结构合理。收费制度的改革有助于教育规模和结构的市场调节机制,动态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收费的提高,将抑制对教育的过度需求,从而使高等教育机会的供给与需求趋于平衡。同时,差异化的学费制度还将调节招生规模和学科结构,使学生在选择学校、专业时做出理性选择,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教育资源的浪费。

第三,促使学校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教育收费不仅可以调节供给总量,而且还可以影响供给的质量,促进成本的降低。首先,学费可以促使学校降低办学成本。学费的形成是以同等办学质量和办学条件的社会平均成本为基础,并结合政府教育财政政策等综合因素确定的。因此,在既定的教育财政政策和学费政策之下,如果学校的办学成本高于社会平均办学成本水平,那么在国家同等的教育财政政策和学费水平的情况下,学校必然会遇到财政困难并影响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它必须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其次,学费可以促进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学费对教育质量的促进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根据按质论价的基本原则,不同的教育质量将有不同的价格,这就可以促使学校与学校之间为质量开展竞争,努力提高办学质量;二是教育的需求者、消费者有权要求学校提高办学质量,因为学生支付了相应的学费,成为了真正的消费者,学校就应承担起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虽然我们不赞成教育完全市场化或产业化倾向,也不赞成由教育收费完全左右教育供给和调节教育需求,但如果无视教育收费对教育发展的作用,是不遵循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的。市场经济下,无论是生产经营活动还是教育等非生产性活动,都必须注重投入产出关系,必须最大限度地降低劳动成本,提高供给质量。可见,学费作为反映教育供求关系,实现教育价值补偿的最好形式,具有其他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教育需求与供给

1.教育机会需求

教育机会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个人(家庭)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教育机会的数量。由于受教育的状况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个人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收入、社会生活以及个性的发展等,因此,教育机会需求便是产生于教育能够带来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社会地位等各个方面的收益。

教育需求的多少主要取决于个人的智慧程度、家庭的社会经济背景、职业需要、教育预期报酬率、教育质量、学杂费高低、社会经济状况、家长对子女的影响、财政资助和机会成本等。由于教育活动的特殊性,教育机会需求与一般市场需求相比也存在很多特殊性,而最重要的特殊性表现为:一般市场需求是指人们有支付能力(特别是货币支付能力)的需要,而教育机会需求所指的支付能力,既包括货币支付能力,也包括个人学习上的天赋能力。对于这种能力高的个人,他们有能力接受高层次教育,在满足了一般层次的教育后他们往往追求更高层次的教育,从而产生更多的教育需求。由于个人(家庭)对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社会地位等的需求是无限的,因此他们对教育的需求也是无限的。然而,由于资源的稀缺性,能够满足教育机会需求的供给却是有限的。

2.教育机会供给

教育机会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或一地区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教育机会的数量,它是供给愿望和供给能力的统一。教育机会的供给主体主要有:初等、中等教育中的公办、民办学校,高等教育中的公办、民办、外资大学,成人高等教育、网络远程高等教育以及各种形式的联合办学机构等。

无论提供教育机会的供给来自何种性质的机构,每个机构所能提供的教育机会以及这些机构加总后的整个社会所能提供的教育机会是有限的。教育供给主要受教育体制、资源分配多寡、对劳动力需求总量与结构的预期、教育的单位成本和师资状况的影响,而其中各种资源作为教育供给的物质基础是影响教育供给最重要的因素。教育机会供给具有两重性特征,一方面教育供给要满足受教育者明确和潜在的求学需求,另一方面又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一般质量的要求。

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和教育需求的无限性,致使教育机会的需求和供给存在着矛盾,并且这个矛盾在教育机会市场上具有永恒性和普遍性。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矛盾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有着不同的表现,供求矛盾表现的常态是供给的数量和类型不能满足教育需求即供不应求,当然在特殊情况下也会表现为供给大于需求。这样的矛盾或者不平衡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一旦超出这个范围,不但教育本身的发展会受到影响,而且整个社会的发展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必须通过必要的手段对教育的需求和供给进行调节,使之达到相对均衡的状态。

(三)教育供求的均衡

市场上的价格与供求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最终使市场达到一种均衡状态,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教育机会市场实现均衡的过程也是教育收费与教育供求关系相互作用的过程。教育收费的变化对教育需求和供给的动态平衡产生影响,可以起到调节作用。

依据各级教育的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属性程度的不同,相应的教育收费存在差异。相对而言,人们对义务教育的消费几乎不具有排他性,在收费上属于“零价格”制。但非义务教育具有私人产品特征,这就成为教育收费的依据。如图4-4所示,如果以横轴代表学生数量,纵轴代表学费,则表示学费和教育需求量关系的曲线D (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教育机会的需求量随着学费的上升而下降,随着学费的下降而上升。表示学费和教育机会供给量关系的曲线S(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教育机会的供给量随着学费的上升而增加,随着学费的下降而减少。图4-4表示了教育机会需求与教育机会供给曲线的走向。

图4-4 教育机会供求均衡

从图4-4中可以看出,教育机会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于一点E,E点所对应的教育收费PE为均衡价格,此时的需求量与供给量也一致,为均衡数量,用QE表示。此时的教育机会市场是相对均衡的,即教育机会的供给恰好能满足社会对教育机会的需求,实现了资源配置的最优化。而当教育需求曲线D和教育供给曲线S既定时,教育服务收费P可能会在任一水平。例如在P1时,由于收费较低、需求量较多而教育服务供给量较少,学生消费者之间发生竞争,其结果推动学费的上升直至均衡位置E点,在学费上升的过程中一方面教育服务供给量会随之增加而需求量会减少,即会有更多的学校进入市场出现超额供给S1。如果学费开始时在P2,此时由于学费较高,教育服务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学校之间便发生竞争,其结果是推动学费下降直至均衡位置E点。学费在下降过程中一方面教育服务供给量会随之逐渐减少,而需求量会随之相对增加,出现超额需求D1,无论初始状态下学费如何偏离均衡位置,教育供求双方相互作用的结果终究会使教育收费趋向均衡,即实现市场均衡。

综上所述,在教育机会市场实现教育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合理地使用市场机制,可以促进教育收费与教育机会供求关系的相互影响,不仅为教育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也必将进一步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但是,市场机制自身也因为自发性和盲目性而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在教育机会市场运行的过程中,也要避免市场缺陷带来的问题。

[1]金子元久.教育中的市场机制[J].徐国兴,译.教育与经济,2003(2).

[2]吴克明.教育供求新探[J].教育与经济,2001(3).

[3] 闵维方.高等教育的运行机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0.

[4]张铁明.教育产业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48 -149.

[5]旷乾.教育资源配置引入市场机制的国际比较研究[J].理论探讨,2008(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