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学生活思辨:激情追求和理想的释放

中学生活思辨:激情追求和理想的释放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实与生活是理想的源泉。理想是对未来的一种意识与把握,思考与选择是理想的行囊。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一过。至于要干大的事业,更是要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相连,所以,大的崇高的理想,就是为国家富强、民族兴旺和人民幸福做出贡献。首先,应该承认矛盾,正视现实中存在的种种不合理现象。其次,我们还应明白,社会上种种丑恶现象的存在和产生,正是违背良知,放弃理想的结果。确立科学的人生理想,首先要正确认识自我。

中学生活思辨:激情追求和理想的释放

人生的理想)

★希望是生命的灵魂、心灵灯塔、成功的向导。  ——【德】歌德

★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俄】列夫·托尔斯泰

★有史以来,没有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不是因为热忱而成功的。  ——【美】爱默生

哲学家说,人是一种超越性的、理想性的、创造性的存在。何以见得呢?人类从求生进化为创造、从意志转变为道德、从实用发展为审美,便是有力的实证。

作为超越性的存在,人生实际上是在两个世界里度过的:一个是现实的世界,另一个是想象的世界。人的生存、发展与创造,实际上是在现实与理想之间行走。

青少年时期美好而又充满活力,是将来一切光明和幸福的开端。人生之春,怀抱理想向上走,拥抱现实往前行,理当成为生活的主旋律。

青春的支柱 人生的信仰

什么是理想?理想是人们对于未来事物的想象或希望。人的理想,总是与青春、与追求融为一体,与美好、与奋斗紧密相连。

理想的起点在哪里?现实与生活是理想的源泉。人在童年时,受到知识局限,习惯于模仿,虽时有幻想,但满足于现状。随着岁月流转,青春焕发,人与外界的交往增多,知识经验不断增长,自我意识逐步觉醒,思想更加活跃,便会产生基于现状而又高于现实的憧憬与向往。诚然,如果没有早年生活对现实的鲜活知觉,没有孩提时代所受教育的启迪,就无法展开想象的翅膀创造新的形象;如果没有对人生的美好与苦难的体验,没有对劳动的意义和价值的理解,就无法在心头激起对未来的展望。

理想是对未来的一种意识与把握,思考与选择是理想的行囊。思考什么呢?思考大自然的奥秘和神奇力量,思考生活的丰富多彩和人生的意义。人们认识世界,一是想搞清楚“是不是” 的问题,这是事实判断;二是想搞清楚“该不该”的问题,这是价值判断。对价值的不断追问必然导致对信仰的选择。其实,生活中的任何美好,我们都可以把它们升华到信仰的层面,在虔诚地执守中获得人生的大自在、大幸福。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陶行知说“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都是思索与选择的结果。

作为最高的精神需要,理想是人生目的最集中、最典型的概括。人生理想的内容包括生活理想——对未来的婚姻、娱乐以及衣食住行的向往;职业理想——对未来的职业和工作单位的向往;道德理想——对做人的标准、理想人格的向往;社会理想——对未来社会制度、政治结构的憧憬与社会风貌的向往。由于生活理想、职业理想和道德理想必然地受到社会理想的制约,人们通常说的有理想,主要是指社会理想。

青少年处在人生起跑线上,能否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对一生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人的需要是行动的内在动力,而理想较之兴趣、友谊、自信力等,是最稳定持久的一种内在力量。少年有志,中年才能有作为;生活有方向,人才会不断前进。

谈及理想,有些人觉得不如“讲实惠”,他们关注眼前的利益,什么国家大事、民族前途,统统抛掷九霄云外。这种人往往急功近利,鼠目寸光,难免在光怪陆离、物欲横流的大千世界里,变得狭隘、庸俗、无聊和琐屑,生活也就完全失去了光彩。拜金主义者的信条则是“前途前途,有钱就图”,把人生价值归结为单纯的物欲满足,甚至不惜为追逐金钱、占有物质铤而走险,到头来难免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一过。人在社会中生活,离不开别人的帮助,只为自己而不顾他人,不仅渺小而可怜,也根本行不通,利己主义者每一次自私的举动,都必然破坏自己的生存环境,使得人生道路越走越窄。而当我们少一些私念,多一些利人之心,不但“生”得安稳,“活” 得踏实,而且能在尽到社会责任的同时,创立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实实在在干成几件事。至于要干大的事业,更是要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相连,所以,大的崇高的理想,就是为国家富强、民族兴旺和人民幸福做出贡献。

总之,一个人只图自己快活,那就如同在沙漠上播撒种子,收获的只能是干涸;如果为大众而辛勤耕耘,则如同在沃土中播种快乐,其收获将无穷无尽。所以,由崇高理想指引,开拓的是一条宽阔的生活道路,创造的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

辩证看现实 积极向未来

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如果脱离了现实,就会变成空中楼阁。

谈到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不少人会说,“理想虽丰满,但现实很骨感”“学校里的理想之花,经不起社会的风吹雨打”。更多的人进入社会后会发现,现实纷繁复杂,理想的前行举步维艰,不得不面对“理想诚可贵,谋生更紧迫”的无奈。

要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就要全面地、历史地看待现实。

首先,应该承认矛盾,正视现实中存在的种种不合理现象。但那些负面现象并不代表现实社会的本质和主流,不能因此对国家前途和社会进步持悲观情绪,抱怀疑态度,消极对待人生,更不能与种种丑恶行径同流合污。易卜生早就说过:“生活永远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好,但也不会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糟。”审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不难发现,公平、正义、良知和善念始终是社会的主流,传统美德仍在脉脉传承,人与人之间团结友爱、赤诚相见、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仍是人心所向。

其次,我们还应明白,社会上种种丑恶现象的存在和产生,正是违背良知,放弃理想的结果。理想本来就是源于现实,高于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矛盾正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前人的理想之中,我们也有责任把今天的理想变成明天的现实。因此,更需要我们坚信:一切发展、进步,正是源于变革现实所产生的力量。人的天职,就在于勇敢探索真理,为理想而奋斗。我们应当正视而不是屈从现实,坚持理想不动摇,奋勇攀登,做一个坚定的、现实的理想主义者。(www.xing528.com)

确立科学的人生理想,首先要正确认识自我。一个人不可能适合每一个岗位,在学生时代,我们就应该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知道自己想做什么,适合做什么,初步考虑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因为在这期间进行尝试和探索的代价最小。

由于世俗偏见,不少人热衷于出人头地。但人生常态是平凡,重要的是努力做最好的自己。也许你选择的是平凡的理想,做自己喜欢的、擅长的事,却有可能在日积月累之中收获事业的成功,在享受人生乐趣的同时,孕育并铸就伟大。

其次,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要立足于现实,关注社会需要与自己所学的契合度,看看自己的性格、能力更适合做哪方面的工作。在经过深入思考有了长远的人生方向后,还要注意将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相结合,可以设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十年、五年之内必须达到什么程度,三年或两年之内要做哪些事情,未来一年又必须作什么样的努力,等等。这样,才会有的放矢,目标明确,向着美好的未来不断前进。

激情逐梦想 奋斗铸辉煌

理想往往是崇高的,而现实却是平实的。怎样立足于现实为理想而奋斗呢?

(一)善于学习,自我超越。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是逐梦的必由之路。非学无以“启智”“明道”,无以增长见识、克服本领恐慌。我们不仅要学会基础“知识和技能”,而且要通过“过程和方法”的探究学会求知,达致会学,还要留心识别真伪,区分善恶,分辨是非,使学习过程成为高尚的道德生活,在丰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验中健全人格,学会做人。进入社会后,仍不忘与时俱进,坚持终身学习,养成爱读书、善读书、勤读书的习惯,坚持实事求是,在实践中学,虚心向别人学。

成长是青春的主题,奋斗是人生的底色。面对困难时,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而不要过于在意成败与得失。成长本身就是学会与困难、与自身内的阴暗做斗争,从而不断前进。柏拉图说:“征服自己是第一个胜利,也是最好的胜利。”年轻人直面现实,认识自我,不断完善自我而做个优秀的人,既是“第一个”“最好的”的胜利,也是可以凭着自己的个人努力来实现的伟大理想。

(二)勇于坚守,有效对接。社会是很复杂的,实现理想的道路曲折而漫长,难免遭遇失败、挫折、痛苦、无奈等刻骨铭心的成长经历。青春激情的可贵,正在于坚定信念,不怕艰难困苦,勇于探索创新,敢于屡败屡战

在实现理想的奋斗过程中,要适时调整好目标,不断拉近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第一是外适性调整。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一定的客观条件。如果经过实践证明“此路”确实不通时,就应直面现实,从实际出发调整目标,另辟蹊径,继续努力奋斗。

第二是内切性调整。随着经验的累积,自我认识更加全面,也更加清楚内心所思所想,这时对人生目标做出新的积极选择,就能更好地处理那些应该优先处理的事情。

第三是寻找最佳结合点。理想与现实的最佳结合点,贯穿在整个人生的创新主线上。要注意平衡好自己的生活,这样,才能真正享受到奋斗的幸福。

(三)脚踏实地,长期奋斗。成就理想,不能坐而论道,更不能动辄埋怨,要力戒浮躁与贪婪,依靠强烈的现实感,立足于长期艰辛打拼。在平时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扎扎实实从小事做起,努力把自己铸造成器。只要在动态人生中珍惜机遇,找到一条适合自己成长发展的道路并坚持走下去,是可以开辟出一方天地的。

所谓现实感,是对大环境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宏观把握,以及对自身真实处境的清醒理解。由于认知存在误区,社会上对于财富的贪婪和执着,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伤痕。但是,人如果总是被发财、赚钱的念头纠缠,就会胡乱折腾断送前程。中科院资深院士、数学家杨乐认为:“永远不要放弃你的理想,不要为一时的得失所迷惑,这样才会不负此生。”他曾算过一笔账:从博士毕业到成为一名专门人才,大约要经过8~10年的努力,如果从中学毕业算起,4年的本科,6年左右的硕士博士,加起来差不多20年的时间。阅历经年,杨乐感慨,“努力几个月半年,很多年轻人可以做到,但是20年的奋斗,期间面临身体、家庭、婚姻等重重考验,没有一个理想的支撑,没有雄心壮志是很难实现的。”他拿自己的同事陈景润举例,陈景润当时在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几乎达到废寝忘食的境界,仅演算草稿就装了几麻袋。杨乐则早在初中就立志,一定要把用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定理写在未来的数学书上,20多年后,他和同事张广厚的成果终于被国际上称为“杨—张定理”。他一生似乎被传奇与幸运之神所笼罩,然而,杨乐更愿意将此解读为理想与坚持的历程——“我把我的一生献给了数学研究事业”。他勉励当代的中学生:“学习成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定要有长期努力的思想准备,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不能只奋斗一段时期,而要像跑马拉松一样,坚持不懈,不断进步。”

理想,是我们愿意用几年甚至一辈子去实现的东西,它点燃我们内心自强的火焰,在前方召唤我们超越现实走向未来。理想,总比现实高出一个或几个台阶,每当我们登上一个新的台阶,旧的理想就变成了新的现实,而新的理想又将超过新的现实,引领我们继续前进。理想是热,理想是光,理想是一座永远爬不到顶峰的高山。正是由于一代代人对理想孜孜以求,历史才得以发展,人类因此进步;而那些满怀理想与激情拥抱现实的人,则在攀登理想高峰的历程中饱览无限的风光,创造人生的辉煌。

格言警语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古希腊苏格拉底

★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  ——【法】雨果

★人要忠于自己年轻时的梦想。  ——【德】席勒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  ——【美】爱因斯坦

★怎么样来理解人的存在呢?人,尤其是青年人,无法忍受单一的颜色、无法忍受凝固的时空、无法忍受存在的空虚、无法忍受自我的失落和无法忍受彻底的空白。人的这五种无法忍受,意味着人是一种超越性的、理想性的、创造性的存在。  ——孙正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