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安清全观生活,实现知行合一

安清全观生活,实现知行合一

时间:2023-1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更广阔的视野看待身边的人与事,在这神奇的坐标中成长,慢慢去看到并且寻求生命的从容与卓越。看到“农场动物”的时候,脑细胞已经非常活跃了,看到的完全是一幅教育世界的图景。因此,如果我们将“学生”看作一个独立的实体,这个实体本身就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系统,即使存在问题,也完全有自我疗愈的希望。神奇的坐标,帮助我们以全观的视野看到一个更完整的世界。

安清全观生活,实现知行合一

以更广阔的视野看待身边的人与事,在这神奇的坐标中成长,慢慢去看到并且寻求生命的从容与卓越。

事件:孩子五年级的时候要求去画素描,我一口就拒绝了。

我当时的想法是:我的天,古筝国画、素描,每一项都不便宜,什么都要学,我的工资还不够你学艺(写到这里发现自己首先想到的就是钱啊,惭愧)。而且,接送那么多趟,你要把我累死呀(接下来想到的就是自己的利益)。

经我这么絮叨,小妞权衡了半天,她忍痛放弃画了5年的国画,改素描。送她去试学的时候,我和素描老师私下交流,想法基本一致:学素描需要一连3小时坐着不动,又非常枯燥,她坚持不了的。没想到,她坚决要学,此后从不缺课。

如果只是看这一件事情,我一度完全不能理解孩子的坚持(发生在第Ⅰ象限),直到我在这种坚持之后,看到了第Ⅱ、第Ⅲ、第Ⅳ象限的内容。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我们能看到的是孩子的外在行为(即第Ⅰ象限展现出来的那些),和这种行为有关的外在环境(第Ⅳ象限)、个体内心的感受(第Ⅱ象限)和所在生态文化系统(第Ⅲ象限,比如班级、家庭等)都能产生动力,引发和维系其外在的行为。家长也好,教师也好,如果不能知晓行为是其他方面引发的反应,就永远不能理解孩子的生命中正在发生着什么。

于是我想起自己曾经看过的一本书——《生物动力农场——全面发展的有机体》,封面是绿色的,虽然有主题(不知道是什么花,不认识,有点像未开的萱草),背景很明显是杂草,不明白这封面要揭示什么样的内容。翻开以后,觉得那些目录的标题都很奇怪,比如耕作方面(农场动物、树篱、昆虫世界),农场动物(饲养棚、奶牛、猪、绵羊、山羊、鸡、鹅、鸭子、猫、狗……),野生动物(昆虫……),堆肥与粪肥,制作生物动力的制剂……看着这样的目录,只觉得都是一些不相干的动物、不相干的话题、不相干的领域

还好,开始看前言就被深深地吸引了,等到看完“更广阔的背景”,我隐约觉得这完全可以视为一本教育书。看到“农场动物”的时候,脑细胞已经非常活跃了,看到的完全是一幅教育世界的图景。强大的意识开始工作,我开始对号入座地努力,老师是什么,学生是什么,学校是什么,我们是什么,孩子是什么……于是我很惊奇地发现世界就像这个农场,所有的东西都自成系统,同时又在同一个更大的系统中,有各自内在的动力,又有来自系统的动力。(www.xing528.com)

从这个角度来看班级、学校、家庭、孩子,也是对教育系统的一种探索,同样包罗万象,师、生、学校均可作为个体,站在神奇坐标的中央,包含了显性的、外在的“它”“它们”和隐性的、内在的“我”“我们”。从这个层面来研究教育,能更加全面而清晰地看到相互之间的种种联系,想一想都会知道教育工作的复杂性简直是不可言说的。

“除非我们铭记地球上每一件事情的发生都是宇宙变化所引起的反应,否则,我们永远不会理解植物的生命。”(卡尔·恩斯特·奥斯陶斯著,丁维、李慧敏译:《生物动力农场——全面发展的有机体》,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年版,第4页)同理,除非我们认识到每一个学生当下的状态都有一个超意识的“?”在决定着,都带着命运给予他的一切,包括他的家庭、他的社区环境、他的成长历程等对他的影响,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们永远不能理解学生当下的生命状态。

因此,如果我们将“学生”看作一个独立的实体,这个实体本身就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系统,即使存在问题,也完全有自我疗愈的希望。这里的“学生”二字,换成“教师”“班级”“学校”,甚至“教育系统”,或许都是可以的。我不知道这种自给自足的动力是否也可以用“系统动力”这个词来描述,我只是隐隐约约觉得,真正要实现“教育促进人的发展”这样高远的目标,需要唤醒这个人内在的生命力,就像“一个理想和完全健康的农场,应该能够生产自己所需的一切”。

所以作为家长,作为教师,仅向孩子们提供知识技能是不够的,只有帮助孩子看到他们自己所蕴含的生命力量,并且会运用这种力量去应对生活中的风吹雨打,才会得到健康的、持续的生长,才能成为独立的人。同理,一个健康的社会系统或是子系统,或许应该也有这样的能力,至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自身的力量来解决内部的问题。换句话说,学生本身(或班级本身等)都蕴含着动力,教师最重要的工作是看到并唤醒学生的这种内在动力,助人自助,点燃心灯,引领并照亮他自己的人生。这既是教育工作的起点,也是唯一的目标和最终的归宿。

另一方面,人自成系统的同时,又构成了其他不同系统(比如家庭、班级、学校等)的一个子系统,可以对其他部分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比如被老师批评后的学生出门后可能会欺负低年级的小同学,被老师表扬后的学生回家路上扶老奶奶过马路之类的),即人们常说的蝴蝶效应。可见,教师其实可以做很多,不需要等着整个系统都发生变化(事实上永远不可能)才开始做事。从理解层次的任何一个层面,四象限的任何一个象限,都可以找到突破点,开始破冰之旅。这就是教育的意义,也是整个教育工作的魅力和价值。

神奇的坐标,帮助我们以全观的视野看到一个更完整的世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