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解脱第三状态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解脱第三状态

时间:2023-1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以上的测试,你可能已经发现自己进入了“第三状态”,但你不必为此而惊慌,尽管“第三状态”对人体的健康有危害,其实,知道并承认自己处于“第三状态”这个事实,就已经为迎接新生活打下了基础。因此,你必须尽早注意造成第三状态的压力征兆,越早越好,如此才能稳定你的日常生活,以免它失去控制。摇摆不定的王子显然是一个深度的第三状态患者。对于很多人来说,不自信与沟通不良是造成第三状态的致命因素。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解脱第三状态

通过以上的测试,你可能已经发现自己进入了“第三状态”,但你不必为此而惊慌,尽管“第三状态”对人体的健康有危害,其实,知道并承认自己处于“第三状态”这个事实,就已经为迎接新生活打下了基础。

这需要勇气和决心,事实上,像拧紧螺旋一样,勇气和决心可以发出更大的勇气和决心。如果你愿意经历这个过程,那么你最终会发现两种结果——第三状态消失;增长出来的勇气和决心使你受益无穷。

美国宗教领袖艾迪说:“健康不是物质的状态,而是精神状态。”“不健康”的第三状态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自我压力的精神状态,所以自我摆脱第三状态的第一步就是找出使你成为烦恼、疲倦的第三状态的真正原因。

(一)寻找压力的根源

第三状态就像一团在你的注意力之外“闷”烧的火,常常在你意识到的时候它已经烧伤了你。因此,你必须尽早注意造成第三状态的压力征兆,越早越好,如此才能稳定你的日常生活,以免它失去控制。当某一事件破坏你的生活安宁时,它就会像地震般的把震波扩散到生活的每一领域,但通常这破坏的震波在表面上是看不出来的,它会依次影响到你的思想→情绪→身体感觉→身体功能的动作方式与效率→行为。这些变化都是压力的征兆,它告诉你:你已进入了第三状态的不同等级;你的快乐与幸福已经受到了威胁;你的生活已经到了失控的边缘。有时候,你会注意到1~2种这样的征兆,并且也了解到你已受到了压力的威胁,但要想同时察觉出这五个阶的变化是很困难的。下面我就教你一种既简便而又专业的自我分析方法,掌握了这套方法,你就可以轻松地对自己进行分析了。

准备一个日记本,把每天令你烦恼的事都记下来,格式如下——

日期:

发生了什么事:

我的想法:

我有什么感觉:

我身体上有什么变化:

把使你感到紧张,不安的想法记下来。不必写得过多,只要几个字或几句话就行了。记住,要把发生的每一件不愉快的事都记下来,让你在一周结束时,能清楚回想就可以了。最重要的是在压力出现时,马上就记录。当然你也要试着当场处理压力。

记录完1~2周后,坐下来看一看:当你受到压力影响时,你的身体会受到什么样的变化或伴随着压力而来的情绪。它们都是你的警告信号——当它们出现时,你就要想到一定有什么事情令你烦恼。接下来分析是什么原因造成你的压力,注意那些经常发生的问题,它们可能是最严重的。在日记的另一页列出一个清单。如果你在日记中一再出现你的某位同学或老师,那么你就写上“与同学或老师关系不好。”如果你发现,你经常想着过去发生的某一件事或是自己经常觉得在某些方面能力不足,不管是真实或幻想的都记下来。下面你就可以设计出自己的压力减轻计划。开始用它来处理这些问题。

(二)改变处境

哈姆雷特有一句名言“to be or not to be。”摇摆不定的王子显然是一个深度的第三状态患者。他似乎从来没有做什么努力去解决问题,而仅仅是把思想推到了极致。当然我们并不反对把人生当作哲学,王子死了,起码也成就了莎士比亚式的审美。但是我们还要生活下去。我并不指望你事事都得不了满分就去考虑“生存还是毁灭”。但是对一个人来说,每当自己陷入困难境地时,就躲进“生存的意义”之类的简单的形式之中,是最容易不过的事了。困难的是你必须振作精神为改变而行动,既便使你在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只要能够改变环境中的一部分,也可以减少第三状态的发生或严重程度。

1.改变你能控制的事物。如果造成你痛苦的事情是你可以控制的,何必让它来驾驭你,你有能力选择比较完美的改变方法。如换个角度去想或改变环境中的一部分,就可以使你变得更快乐,压力更减少,而且更能面对将来的问题。如果你不解决问题,问题就会削弱你;如果你真解决了问题,你就会变得更坚强。因此,改变处境的意思就是让你去改变你能控制的事物。

(1)找出哪些问题是你可以改变的。从你所记的日记中能改变的问题,采取行动。(www.xing528.com)

(2)如何改变能够改变的事物。首先把可以对它们采取行动的问题一一列出来;其次问问自己,如何改变它们才能令你愉快,并写下方法;接着拟定计划,说出如何及时执行这些解决方法;然后决定在何时及如何评估这些解决方法,才能确定它们是否奏效。评估工作是很重要的,因为大部分计划都需要不断加以调整。环境可能改变,有时则是你自己的价值观或需求有了改变,而且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你也无法预测出自己有什么感觉。把这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实施2~3个月,如果压力并末减轻,那么就需要从头再来;不妨试试其他方法。

(3)寻求建议排除障碍。首先应知寻求谁的建议?这就看你的问题是生活方面的还是情绪方面的。如果是来自现实生活,你可找师长交谈;如果是身体状况带来的压力,就去请教医生;如果是学习带来的压力,可找信任、公正、豪爽的朋友交谈等,你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建议,只要按这些建议行动,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如果你的问题是人际关系和心理方面的,那么你就找心理专家咨询,如果你既不愿找心理专家咨询,也不愿向别人吐露,那么你不妨试一试下面的这个技巧,它可以让你清楚地看出所有你要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法,评估每个方法的利弊,从中选出最好的一种:

第一步:界定你的问题。如果你想不出生活有什么改变的,那么你就得完全地描述给你带来压力的问题。如“老师看我不顺眼”,是什么原因,有多久了,是因为什么使这种情况进一步恶化等,一旦确定出你的问题你就可以很容易找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二步:列出各种解决方法,越多越好。

第三步:评估利弊。预测每一种方法实施后,可能产生的好、恶后果。

第四步:选出一种或多种解决方法。这完全是价值判断问题。你必须衡量自己的需求状况,决定优先顺序即问问自己,什么对你是最重要的。

第五步:执行解决方法,评估结果。试着实施你的解决方法2~3个月,如果无效,你就需要再进行选择或判定计划。

2.改变不自信与沟通不良的状况。对于很多人来说,不自信与沟通不良是造成第三状态的致命因素。如果你是属于不自信与沟通不良的状况,那么改变处境的方法就不灵验了。大家知道,自信与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幸福、快乐与成功的基础——如果你了解自己的长处,并且相信自己的能力,你将会有勇气掌控自己的生活,然后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经营人生,这时你就会过得更自由,更快乐。如果你很有信心,你就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和羡慕,你的人际关系也就会随之得到改善。

要想改变不自信与沟通不良的状况,我们首先得了解自己是如何失去自信的?大家知道,每一个婴儿都是信心十足的,他们完全不理会社会是否赞同他们的做法——他们认为,每个人都爱他们,所以他们毫无恐惧地探索他们的世界。小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后来,我们的这种纯真的自信怎么不见了呢?正是因为你在成长的经历中遭受了种种的伤害、批评、虐待和打击,才将自信一点一滴地消磨掉了。

为了找回自我,建立自信,下面的步骤将会帮助你:

一是了解自己的信心潜力。首先拿出一张纸,写出你觉得对自己很有信心的所有优点和长处,写得越详细越好,并写出你是如何做的。如果你觉得自己所列不够全面,那么你可以按照下面的格式罗列:①个人优点②朋友③成就④与朋友相处⑤学习状态⑥运动/体育活动⑦家庭⑧文化/艺术活动⑨时间管理⑩其他技巧与技能

二是哪些方面你觉得没有信心,你就坐下来列出其特点——也就是你怀疑的部分,要写得详细周全。这时,你就会发现不自信的清单比自信比起来少了很多,同时你还要找出是什么原因使你对其缺乏自信的。然后再决定如何处理它们。

3.一般来说,大部分人缺乏自信的原因都差不多,比如:缺乏果断力;恐惧与陌生人交往;难以在大庭广众之下发表演说等等,下面的方法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一是有话直说:信心与坦白沟通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你无法坦白说出心里话,就不会学得自信;如果你能够与别人坦白沟通,就能够建立自信。如,对自己无能为力的事说“不行”;对自己喜欢的人说“我喜欢你”;对自己办不了,但需别人帮忙的事说“我需要你的帮助”等等,不要担心对方不同意你的观点,不要批评或指责任何人,这是控制你的生活和减轻压力的基础。

二是富于幽默感,幽默感是人类面临困境时减轻精神和心理压力,培养自信心的方法之一。如英国戏剧家肖伯纳,一天被一辆自行车撞倒,撞人者十分恐惧,忙连声道歉,肖伯纳打断他的话说:“不,先生,您比我更不幸。要是您再加点劲儿,那就可以作为撞死肖伯纳的好汉名垂青史啦!”一句幽默的话语,使整个气氛顿时轻松愉快。恩格斯说:“幽默是具有智慧、教养和道德上优越感的表现。”

三是应具有坚强的意志与豁达开朗的性格。对于生活中的大事小事,不论是失败或挫折,都能以乐观冷静,从容的态度去面对。在逆境中应坚定意志,看到希望,把握机遇,坚定必胜的信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