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特色竞技体育发展:显著优势

中国特色竞技体育发展:显著优势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将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形成政府、社会与市场协同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是中国特色竞技体育发展的独特优势。当前,新型举国体制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竞技体育发展的基本路径和模式,能够促进新时期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科技创新助力竞技体育发展,能够显著提升体育训练参赛水平,为中国特色竞技体育科学化发展提供新引擎。中国特色竞技体育发展需要进一步弘扬中华体育精神,而中华体育精神能够为其提供精神源泉。

中国特色竞技体育发展:显著优势

1.举国体制为中国特色竞技体育发展提供了制度优势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体育工作, 为集中力量办大事,我国利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在政府主导下,利用全国体育资源,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了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1979年全国体育工作会议确立竞技体育“思想一盘棋、组织一条龙、训练一贯制”的指导思想,标志着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基本形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推行竞技体育体制改革,尤其是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合理运用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调动社会资源发展竞技体育。将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形成政府、社会与市场协同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是中国特色竞技体育发展的独特优势。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讲话时明确提出,发挥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优势,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需要不断推陈出新,建立新型举国体制。新型举国体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把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和市场配置资源的竞争优势有机结合,调动全国的资源,集中力量实现国家利益的新机制。[6]相对于传统举国体制,新型举国体制在目标上更加强调体育争光与育人相结合;在参与主体上更加注重政府、市场、社会各方力量的共同参与;在作用机制上,强调灵活运用行政手段与市场手段,即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当前,新型举国体制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竞技体育发展的基本路径和模式,能够促进新时期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

2.奥运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为竞技体育提供了路径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国际体育的激烈竞争,我国确立了以在奥运会上争金夺银为重心的“优先发展”战略,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小、精、尖”项目。1979年随着我国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的恢复,“优先发展”战略得到进一步确立,实现竞技体育的赶超型发展成为主要的目标。1984年全国体育发展战略会议正式提出的“奥运战略”,把“奥运争先、为国争光”确立为最高战略任务。1986年《国家体委关于体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全运会要为奥运战略服务,全面改革我国的竞赛体制。

奥运战略确立后,1995年国家体委颁布了《奥运争光计划纲要(1994年—2000年)》,提出“贯彻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发展战略,优化运动项目结构,保证重点,合理配置资源;加强对项目布局的宏观调控,集中力量发展现有奥运会优势项目,大力开发奥运会潜在优势项目”。北京奥运申办成功后,国家体育总局颁布《2001—2010年奥运争光计划纲要》,提出“强化奥运战略,加强竞技体育研究,进行项目合理布局和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还提出要“重视发挥竞技体育推动和普及群众体育的作用,增强全民参与体育的意识,提升体育在人民生活中的地位”。为更好地推动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国家体育总局颁布《2011—2020年奥运争光计划纲要》,把“实现竞技体育结构更加优化、效益显著提高,各门类均衡发展的新局面,竞技体育综合实力进入世界竞技体育强国行列”作为发展目标。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明确了新时期竞技体育的战略目标,即竞技体育更好、更快、更高、更强,夏季项目与冬季项目、男子项目与女子项目、职业体育与专业体育、“三大球”与基础大项等实现均衡发展,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

3.科技强体为中国特色竞技体育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

在1995年制定的《奥运争光计划纲要(1994年—2000年)》就明确提出,要加强科学训练,向管理和科技要成绩。2021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河北考察并主持召开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汇报会时指出,提高现代竞技体育水平,既要靠气力,也要靠技力。运动员要有为国争光、勇创佳绩的志气,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加强技术创新,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和技术,不断提高训练和比赛水平。(www.xing528.com)

近年来在大科技理念的指导下,我国竞技体育科技发展迅速,创造出《优秀青少年运动员科学选材的研究》《我国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诊断和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建立》《中国乒乓球竞技制胜规律的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中国优秀运动员运动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理论与方法》等若干国家级科技成果,[7]这对竞技体育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2008年奥运周期共设各类体育科技攻关课题343项,全国范围内有约80个单位500余人承担课题,3600人次参与课题攻关或服务工作[8]

科技创新助力竞技体育发展,能够显著提升体育训练参赛水平,为中国特色竞技体育科学化发展提供新引擎。量子科技、生物技术人工智能、数字体育等开始融入运动员训练参赛,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在竞技体育领域开始广泛应用,为提升运动训练智能化水平提供了新途径。[9]这些先进技术深度融入竞技体育训练各个环节,深刻改变了竞技体育的训练理念和训练模式。例如,通过引入大数据分析技术,我们深化了对项目特征与训练规律的认识,从而为创新运动训练方法提供了基础性资料,这也有利于我们改变运动队的训练模式,提升训练效果。

4.中华体育精神为中国特色竞技体育发展提供了精神源泉

中华体育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中国特色竞技体育发展需要进一步弘扬中华体育精神,而中华体育精神能够为其提供精神源泉。2017年8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全国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等时强调,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就要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弘扬体育道德风尚,坚定自信,奋力拼搏,提高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更好发挥举国体制作用,把竞技体育搞得更好、更快、更高、更强,提高为国争光能力,让体育为社会提供强大正能量。因此,在体育强国的历史征途中,在中国特色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体育健儿的顽强拼搏和自强不息凝结形成了中华体育精神,反之,中华体育精神又激励着新时代的体育健儿不断进取、为国争光。其中,女排精神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中国女排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热情和全民族奋发图强的强大精神力量。

|知识链接|

女排精神

1981年11月16日,中国女排首次夺得了世界冠军。次日出版的《人民日报》用整个头版报道中国女排夺冠的消息,配发评论员文章《学习女排,振兴中华》,提出“向女排姑娘学习,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扬女排精神,振兴中华” 的响亮口号。从1981年到1986 年,中国女排创下世界排球史上第一个“五连冠”,更多的中国人通过女排精神,真实地体会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自豪感。在创造了“五连冠” 的骄人成绩后,中国女排曾经遭遇了一系列的坎坷与失利,但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女排精神一直伴随着每一届中国女排。2019年9月28日,中国女排在第十三届女排世界杯十连胜,提前一轮夺冠,这也是中国女排历史上第五次夺取世界杯冠军,第十次登上世界之巅,成为强悍的十冠王。从中国女排“五连冠”到2019年第十次夺冠,中国女排精神经历了“诞生、嬗变、回归、重塑”,但女排精神一直伴随着每一届中国女排。2019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中国女排代表时指出,中国女排在赛场上展现了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面貌,这对新时代中国女排精神给出了明确界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