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儒典百训中

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儒典百训中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华民族这种格外重视“忧患”的理念,是世界上罕见的。由此可见,中华民族自身有一种生机,有一种永不衰竭的活力,可称之为民族精神,而忧患意识恰恰就是民族精神在思想理论上的一种结晶和表现。

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儒典百训中

导语:打开中华民族的历史,赫然在目的是两个字:“忧患”。中华民族这种格外重视“忧患”的理念,是世界上罕见的。在《尚书》中就有许多关于忧患的思想,其深刻与睿智令人叹为观止。这一定是周朝统治集团从商朝堕落、毁灭的惨痛历史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这样一种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从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醒世之言,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之“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歌词,几千年来回荡在中华民族人民的心中,时时刻刻激励自己、警醒自己。由此可见,中华民族自身有一种生机,有一种永不衰竭的活力,可称之为民族精神,而忧患意识恰恰就是民族精神在思想理论上的一种结晶和表现。这个表现在民族文化上就是“居安思危”。而且,在孟子看来,人们在“忧患”中磨炼,最重要的是培育一种基于高尚理想和志向的精神,即“浩然之气”或“正气”。“正气”的长期积累,才能使人实现自身的价值,并逐渐达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高度。

1.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周易·系辞下》)

君子安定的时候不忘记可能出现的危险,生存的时候不忘记可能灭亡,国家大治的时候不忘记可能出现的祸乱。所以,就能使本人身体安宁,国家也得以保全了。

2.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周易·系辞下》)

撰写《周易》的人,大概是有忧患意识吧!

3.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诗·大雅·荡》)

殷人的明镜离得不远,就在暴君夏桀虐民亡国之时。

4.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不显维德,百辟其刑之。於乎,前王不忘!(《诗·周颂·烈文》)

与人无争与世无争,四方悦服竞相遵从。

先王之德光耀天下,诸侯效法蔚然成风。

啊!牢记先王楷模万世传颂。

5.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哉!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维予小子,不聪敬止。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佛时仔肩,示我显德行。(《诗·周颂·敬之》)

小心谨慎莫忘记,上天监察最明显。

保持天命真困难,莫说高高在上面。

事物由它定升降,每日监视这下边。

想我这个年轻人,敢不听从不恭敬?

日有成就月有进,学问积渐向光明。

群臣辅我担大任,示我治国好德行。

6.老夫灌灌,小子跻趼。匪我言耄,尔用忧谑。多将熵熵,不可救药。(《诗·大雅·板》)

我老人家诚恳地告诉你们,年轻人啊不要骄傲。

不是我老糊涂了,你们也不要认为我在开玩笑。

趁着傲慢无礼的行为不太严重,还可以补救,

如果一旦像大火一样蔓延开来,再想救治就晚了。

7.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小雅·小旻》)

不敢空手搏击虎,不敢徒步涉过黄河

人们知道这一条,不懂其他就易上当。

小心谨慎多提防,就好像走近深渊旁边,好比脚踩在薄薄的河冰上面。

8.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宜鉴于殷,骏命不易。(《诗·大雅·文王之什》)

感念你祖先的意旨,修养自身的德行。

长久地顺应天命,才能求得多种福分。

商没有失去民心时,也能与天意相称。

应该以殷为戒鉴,天命不是不会变更。

9.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大雅·荡》)

任何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做到善始善终。

10.营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营营青蝇,止于棘。谗人罔极,交乱四国。营营青蝇,止于榛。谗人罔极,构我二人。(《诗·小雅·青蝇》)

苍蝇乱飞嗡嗡响,落在院间篱笆上。

和乐平易诸君子,莫信谗言和诽谤。

苍蝇乱飞嗡嗡响,落在庭前枣树上。

谗人阴险没准则,搅得四方都遭殃。

苍蝇乱飞嗡嗡响,只只落在榛树上。

谗人反覆没准则,挑拨你我相冲撞。

11.莫高匪山,莫浚匪泉。君子无易由言,耳属于垣。无逝我梁,无发我笱。我躬不阅,遑恤我后。(《诗·小雅·节南山之什·小弁》)

没有高的不是山峦,没有深的不是水泉。(www.xing528.com)

君子别轻率出言,有耳朵贴在墙垣。

别让人上我的鱼梁,别让人开我的鱼笱。

如今我自己不能被容,哪顾得了我的身后。

12.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诗·大雅·抑》)

白玉上面的斑点,还可以打磨下去。话语一旦有了问题,那就不好整治了。

13.烈文辟公,锡兹祉福。惠我无疆,子孙保之。无封靡于尔邦,维王其崇之。念兹戎功,继序其皇之。(《诗·周颂·烈文》)

文德武功兼备的诸侯,以赐福享受助祭殊荣。我蒙受你们无边恩惠,子孙万代将受用无穷。你们治国不要造罪孽,便会受到我王的尊崇。思念先辈创建的功业,继承发扬无愧列祖列宗

1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第一》)

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要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15.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君子用心求道而不费心思去求衣食。

16.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论语·阳货第十七》)

孔子说:他来召我,难道只是一句空话吗?如果有人用我,我就要在东方复兴周礼建设一个东方的西周!

17.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引下》)

残暴的政令比老虎还要可怕!

18.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谋划,那么近期的事情一定会有忧虑。

19.子曰:吾恐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论语·季氏第十六》)

孔子说:我恐怕季孙的忧虑不在颛臾,却在萧墙里面。

20.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牧民》)

礼义廉耻是维持国家的四个基本要素,如果这四个要素不能贯彻执行,则国家很容易灭亡。

21.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孟子说:忧患使人生存,安逸享乐却足以使人败亡。

22.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陈政事疏》)

那些向陛下进言的人都说,天下已经安定了,已经治理得很好了。唯独我不这么认为。说那些天下太平的人,不是愚昧无知,就是阿谀奉承,都不是真正了解什么是治乱大体的人。有人抱着火种放在堆积的木柴之下,自己睡在这堆木柴之上,火还没有燃烧起来的时候,他便认为这是安宁的地方,现在国家真实的局势,与此有什么不同?本末颠倒,首尾冲突,国制混乱,不合理的现象严重,怎么能够说是大治?

23.大寒而后索衣裘,不亦晚乎?(《法言·寡见》)

天气寒冷以后才急忙去找衣服穿,那不是太晚了吗?

24.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贞观政要集校·政体第二》)

千万不可以认为天下无事、四海安宁就不在意。百姓所爱戴的不是君主吗?君主所敬畏的不是百姓吗?做天子的必须按照规矩来治理国家,那样必然就会推戴他做人主;如果无道,百姓就把他废弃而不用。这真可怕啊!

25.祸福相倚,吉凶同域,唯人所召,安可不思?(《贞观政要集校·刑法第三十一》)

祸与福彼此联系,吉与凶互相依存,它们都是由人自己的所为带来的,这个关系怎么不令人深思呢?

26.若能思其所以危,则安矣;思其所以乱,则治矣;思其所以亡,则存矣。(《贞观政要集校·刑法第三十一》)

如果能够思考危险的原因,那么就能带来安全;思考动乱的原因,那么就能带来稳定;思考灭亡的原因,就能带来生存。

27.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谏太宗十思疏》)

臣民对国君的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是百姓;他们像水一样能够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这是应当深切谨慎的。疾驰的马车却用腐烂的绳索驾驭,怎么可以疏忽大意呢?

28.偷安者后危,虑近者忧迩。(《盐铁论·结和篇》)

苟且偷安的人今后会有危险,目光短浅的人未来会有担忧。

29.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多,而耻智之不博。(《应问》)

君子不要担心职位不够高,而应该想想自己的道德是不是崇高;不要以自己的收入不够高而感到耻辱,而应该想想自己的学识够不够渊博。

30.子曰:不观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深泉,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巨海,何以知风波之患?失之者,其不在此乎?士慎此三者,则无累于身矣。(《孔子家语·困誓第二十二》)

孔子说:不观看高耸的悬崖,怎能知道从悬崖坠落的灾难;不临近深渊,怎能知道溺水淹没的灾难;不观看辽阔的大海,怎能知道风涛汹涌的灾难?失去生命,不就在这些方面吗?士人能慎重地对待这三者,就不会使身体受到伤害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