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儒典百训:诚信是自然规律

儒典百训:诚信是自然规律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信”的本意是真心诚意、专一不移,后引申为诚信、信任。“诚”主要是从天道而言,“信”主要是从人道而言。可见,诚与信基本含义都是诚实无欺,信守诺言,言行相符,表里如一。因此诚信是自然的规律,追求诚信是做人的规律。要做到至诚,没有其他方法,唯有信守仁德,践行道义。以此至诚之心信守仁德,就可以正己并教化百姓;以此至诚之心践行道义,就可以移风易俗。

儒典百训:诚信是自然规律

导语:信,《说文解字》有言:“直言曰言,论难曰语。”就是说,心里有话直接说出来叫“言”,推理辩论诘问的话应该叫“语”了。因此《法言义疏·问神》曰:“言,心声也。”“信”是会意字,从人,从言。《说文解字》又言:“人言为信。”“信”的本意是真心诚意、专一不移,后引申为诚信、信任。儒家思想以信立命。“信”是立身之道、兴业之泉、治世之道,是约定俗成的社会交往准则,是求和之基本方法。孔子把“信”列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四大科目”(文、行、忠、信)和“五大规范”(恭、宽、信、敏、惠)之一,强调要“言而有信”,“信则人任焉”。

“诚”,形声字,从言成声,是儒家为人之道的中心思想,立身处世,当以诚信为本。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诚者,真实无妄之谓。“诚”是一种美德。

“诚”主要是从天道而言,“信”主要是从人道而言。故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从道德角度看,“诚”与“信”是同义等值的概念,故许慎在《说文解字》云:“诚,信也。”又云,“信,诚也。”可见,诚与信基本含义都是诚实无欺,信守诺言,言行相符,表里如一。

1.子曰: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周易·系辞下》)

孔子说:君子必先使自己身心安稳,然后才可以行动;必先换个角度为人着想,使自己心平气和,然后再开口说话;必先以诚信待人,建立信誉,然后才可以提出要求。君子修养这三点,所以与人和睦相处,无所偏失。

2.子曰: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儒行》)

孔子说:不以金玉为宝物,而是以忠信为宝物。

3.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礼记·中庸》)

由于诚恳而明白事理,这叫作天性;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这是教育的结果。真诚就会明白事理,能够明白事理也就能够做到真诚了。

4.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论语·子张第十九》)

子夏说:领导树立了威信,而后再让群众去做事;没获得信任时,群众会以为领导有意磨炼他们。下属取得了领导的信任后,才可以去劝谏领导;没得到信任时,领导就会以为是在诽谤他。

5.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第十二》)

人没有信用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足。

6.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车兒,小车无车兀,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第二》)

孔子说:做人不具备信德,就不知道他有什么可取之处了。好比牛车缺乏车兒、小车缺乏车兀的结构一样,这样的车靠什么行路呢?

7.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第十三》)

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8.子路将行,辞于孔子。子曰:“赠汝以车乎?赠汝以言乎?”子路曰:“请以言。”孔子曰:“不强不达,不劳无功,不忠无亲,不信无复,不恭失礼。慎此五者而已。”(《孔子家语·子路初见第十九》)

子路将要出行,向孔子辞行。孔子说:“我是送给你车呢,还是送给你一些忠告呢?”子路说:“请给我些忠告吧。”孔子说:“不持续努力就达不到目的,不劳动就没有收获,不忠诚就没有亲人,不讲信用别人就不再信任你,不恭敬就会失礼。谨慎地处理好这五个方面就可以了。”

9.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礼记·中庸》)

任何事情,事前有准备就可以成功,没有准备就要失败。说话先有准备,就不会词穷理屈站不住脚;做事先有准备,就不会遇到困难挫折;行事前计划先有定夺,就不会发生错误后悔的事;做人的道理能够事先决定妥当,就不会行不通了。

10.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毋欲速,毋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第十三》)

子夏要去当莒父的县长,向孔子问如何为政。孔子回答:“从事政治不要要求速成,不要只看到眼前的小利益。操之过急反而适得其反,只看到眼前的小利,就不可能成就大事。”

11.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论语·泰伯第八》)

曾子说:可以把很小的孤儿委托给他教养,也可以托付一个百里大的诸侯国的命运给他,面对安危存亡的紧要关头,他能够保持大节不变,意志不可剥夺。这样的人称得上是君子吗?这样的人就是一个君子啊。

12.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第十三》)

意志刚强、性格坚忍果决、秉性朴实无染、言语谨慎而迟缓,这些接近仁。

13.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

要使自己做到诚心诚意有一定的方法。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善,如果不明白什么是善的话,也就不能使自己诚心诚意。因此诚信是自然的规律,追求诚信是做人的规律。

14.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孟子·尽心下》)

孟子说:养心的方法,没有比尽量减少欲望更好了。那些平素欲望少的人,尽管也有失去本心的,但为数极少;那些平素欲望多的人,尽管也有能保存本心的,但为数也是很少的。

15.孟子曰:执中无权,犹执一也。(《孟子·尽心上》)。

孟子说:主张中道本来是不错的,但如果只知中道而不知道权变,那也就和执着死板一样了。

16.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无他,唯仁之守,唯义之行。诚心守仁则能化;诚心行义则能变,变化代兴,谓之天德。(《荀子·不苟》)

君子修养心性,没有比真诚更好的了。要做到至诚,没有其他方法,唯有信守仁德,践行道义。以此至诚之心信守仁德,就可以正己并教化百姓;以此至诚之心践行道义,就可以移风易俗。以仁义教化百姓,使迁善改过形成风俗,这就叫作与天同德。

17.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诚者,君子之守,而政事之本也。(《荀子·不苟》)

天地要算大的了,不真诚就不能化育万物;圣人要算明智的了,不真诚就不能感化万民;父子之间要算亲密的了,不真诚就会疏远;君主要算尊贵的了,不真诚就会受到鄙视。真诚,是君子的操守,政治的根本。

18.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他事矣。(《荀子·不苟》)

君子陶冶思想性情,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没有什么比诚心诚意更重要的了。只要做到了真诚,那就表明做什么事都可以没问题了。

19.唯君子为能信,一不信则终身之行废矣,故君子重之。(《群书治要·袁子正书·用贤》)

只有君子能坚守信义,因为一不守信义,那么一生的作为都将被世人否定唾弃,所以君子非常看重信义。

20.孔子曰:欲人之信己,则微言而笃行之。笃行之,则用日久;用日久,则事著明;事著明,则有目者莫不见也,有耳者莫不闻也,其可诬乎?(《中论·贵验第五》)

孔子说:想让别人信任自己,就应当少说而切实履行。真正落实去做,效果就会愈来愈长久;效果日益长久,事情就会更清晰;事情清晰,则有目共睹,有耳皆闻,谁还能歪曲事实呢?

21.天地有纪矣,不诚则不能化育;君臣有义矣,不诚则不能相临;父子有礼矣,不诚则疏;夫妇有恩矣,不诚则离;交接有分矣,不诚则绝。以义应当,曲得其情,其唯诚乎。(《群书治要·体论》)

天地是有纲纪的,不真诚就不能化育万物;君臣之间是有道义的,不真诚就不能相处共事;父子之间是有礼节的,不真诚就会无礼而疏远;夫妇之间是有恩义的,不真诚就会忘恩而离异;结交朋友是有情分的,不真诚就会无情而断绝来往。以道义来为人处世都能应对恰当,细致地体察对方的心意、需要,或是事物的真相,这唯有用真诚心才能做到啊!

22.夫信由上而结者也。故君以信训其臣,则臣以信忠其君;父以信诲其子,则子以信孝其父;夫以信先其妇,则妇以信顺其夫。上秉常以化下,下服常而应上,其不化者,百未有一也。(《傅子·义信》)

诚信是由在上者缔结的。所以,君主以诚信言行态度来教导臣子,臣子就会以诚信忠于君主;父亲用诚信身教来教诲子女,子女就会用诚信孝顺父亲;丈夫用诚信来对待妻子,妻子就会用诚信顺承丈夫。在上位者如能依循伦常大道来教化下位者,下位者自然会服从常道而顺应上位者,如此上行下效,还有不被教化的人,一百个里面也找不到一个。

23.巧诈不如拙诚。唯诚可得人心。(《韩非子·说林上》)

投机取巧、欺狂掩饰比不上笨拙诚实。只有诚实和真诚才能获得人民的信任与支持。(www.xing528.com)

24.色取仁而实违之者,谓之虚;不以诚待其臣,而望其臣以诚事已,谓之愚。虚愚之君,未有能得人之死力者也。故《书》称:“君为元首,臣为股肱。”期其一体相须而成也。(《群书治要·体论》)

表面上做出仁义而实际是违背的,叫作虚伪;不用真诚来对待自己的臣属,却希望臣属真诚地事奉自己,叫作愚昧。虚伪愚昧的君主,不可能得到肯效死出力的臣属。所以《尚书》说:“君主就像是人的头部,臣属就像是人的胳臂和大腿。”这是希望君臣能成为一个整体,相互配合使国家大治。

25.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人如果背信弃义,不讲信用,那他声名不会通达,人也很难发展。

26.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河南程氏遗书》)

人用真诚来感动他人,他人也一定会用真诚来回应他。人如果没有忠义诚信,他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发展。

27.祸莫大于无信。(《傅子·义信篇》)

灾祸没有比缺乏诚信更大。

28.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唐纪》)

大丈夫对人许下了承诺,那么即使得到无限多的钱也坚决不改变。

29.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资治通鉴·周纪》)

信誉是君主至高无上的法宝。国家靠人民来保卫,人民靠信誉来保护;不讲信誉无法使人民服从,没有人民便无法维持国家。所以古代成就王道者不欺骗天下,建立霸业者不欺骗四方邻国,善于治国者不欺骗人民,善于治家者不欺骗亲人。

30.人之所助在乎信,信之所立由乎诚。守诚于中,然后俾众无惑;存信于己,可以教人不欺。惟信与诚,有补无失。(《陆贽集·奉天请数对群臣兼许令论事状》)

人们最需要的在于信用,信用的产生是由于诚实。在心中坚守诚实,然后才可以让百姓心中无惑;自己心中有信用,就可以教化他人不做欺诈之事。人的一生唯有做到信用和诚实,才能够尽善尽美,完美无缺。

31.若诚不尽于己而望尽于人,众必怠而不从矣。不诚于前而曰诚于后,众心疑而不信矣。是知诚信之道,不可斯须而去身。(《资治通鉴·唐纪》)

如果自己不能竭诚待人,而希望别人能竭诚待自己,众人必怠慢而不会听从。如果以前不坦诚,而说以后一定坦诚,众人必定会怀疑而不相信。由此可见,为治之道,必须以诚信为本,不能使之一时一刻离开自己。

32.诚者,圣人之本。圣,诚而已矣。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通书》)

诚,是至善无恶的,它是圣人的根本。所谓圣人,就是做到了诚实而已。诚实是仁、义、礼、智、信这人伦五常的根本,是一切行为的源泉,是道德的最高境界。

33.位也者,立德之机也;势也者,行义之杼也。圣人蹈机握杼,织成天地之化,使万物顺焉,人伦正焉。(《中论》)

职位,好比是建立仁德的纺织机;权势,好比是施行道义的梭子。圣人脚踏纺织机、手握梭子,编织成天地的美好教化,使万物和顺,人伦关系端正。

34.故圣人深居以避害,静默以待时,小人不知祸福之门,动而陷于刑,虽曲为之备,不足以全身。(《群书治要·文子·微明》)

圣人隐居以避开祸害,安静沉默以等待时机。小人不知道灾祸和幸福从哪里来,一有举动就会受到刑罚,即使费尽心机想防备,也不足以保全自己的性命。

35.婴闻一心可以事百君,三心不可以事一君。故三君之心非一心也,而婴之心非三心也。(《群书治要·晏子·问下》)

晏婴听说一心一意可以侍奉百位君主,三心二意不能侍奉好一位君主。所以三位君主的心意并不一样,但我的心意却并不是三心二意。

36.通变之谓道,执方之谓器。(《文中子集解·周公篇》)

通达权变就叫作道,按常规办事就叫作器。

37.通其变,天下无弊法;执其方,天下无善教。故曰存乎其人。(《文中子集解·周公篇》)

通晓事物变化而灵活应对,天下就不存在有弊端的法制;拘泥于陈规旧制而死板教条,天下就不会有好的教化。所以说,关键就在于人的悟性和智慧。

38.时异事变,不足习也。(《文中子集解·魏相篇》)

时代、形势各不同,世界、事物在变化,人立足于世不可以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

39.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论语集注·子罕第九》)

孔子说:可以一起学习的人,未必可以一起学道;可以一起学道的人,未必可以一起守道;可以一起守道的人,未必可以一起通权达变。

40.大哉!中之为义。上不荡于虚无,下不局于器用,惟交所适,惟义所在,此中之大略也。(《文中子集解·文中子中说序》)

中庸作为道义来说真是太伟大了!作为“中”这个东西,往上说它不会游荡于虚空之中;往下说它不会局限于家居器皿之用。它只会适应形势的变化,只会随道义存在。这个就是中庸大概的含义。

41.《诗》《书》盛而秦世灭,非仲尼之罪也。虚玄长而晋室乱,非老庄之罪也。斋戒修而梁国亡,非释迦之罪也。《易》不云乎,苟非其人,道不虚行。(《文中子集解·周公篇》)

诗经》《尚书》等等经典学术兴盛,秦国却灭亡了,这不是孔子的罪过;虚幻玄学盛行,晋国却混乱了,这不是老子庄子的罪过;礼佛修行大建寺庙,梁朝却亡国了,这不是释迦牟尼的罪过。《易经》不是说过嘛:如果不是要找的那个人,就不白白地在他身上虚行其道。

42.治大者不可以烦,烦则乱;治小者不可以怠,怠则废。(《盐铁论·刺复篇》)

管理大事的人不可以烦琐,烦琐了就会造成混乱;管理小事的人不可以懒惰,懒惰了就什么事也办不成。

43.顺风而呼者易为气,因时而行者易为力。(《盐铁论·论功篇》)

顺着风向呼喊,就能省力气;借助时机做事,就容易见效果。

44.孔子曰:夫以人之所不能听说人,譬以太牢享野兽,以九韶乐飞鸟也。(《孔子集语·寓言第十四下》)

孔子说:用别人听不懂的道理去说服他,就好比请野兽享用太牢(祭祀时所用的牛、羊、猪三牲,是最丰盛的牺牲),请飞鸟聆听九韶(古乐名,相传为夏禹所作)这样优美的音乐一样。

45.天下之事,未尝不败于专而成于共。(《张共字大成序》)

天下的事情,没有不是败在专权擅为、成功在于同心协力的。

46.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故君子不与也。(《中说》)

以权势交友的,权势失去了,交情也随之断绝;以利益交友的,利益穷尽了,交情也随之结束。所以君子是不会这样做的。

47.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鱼失水则死,人失忠则凶。(《兵要》)

人有忠诚的品德,就好比鱼儿有了水。鱼儿离开了水就会死,人失去了忠诚的品德就会危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