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适应新业态需求,培养新型人才

适应新业态需求,培养新型人才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江苏省旅游院校大力推进旅游人才培训与教育,旅游专业人才有所增加,但总体来看,旅游新业态人才所占比例较小,缺乏新业态中、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和旅游一线从业人员。因此,这种发展趋势要求江苏省培养休闲、度假、养生旅游的管理与服务人才,更好地规划、开发和管理休闲度假养生旅游资源,满足旅游者的需求,适应旅游新业态的发展要求。

适应新业态需求,培养新型人才

旅游新业态在加快旅游产业发展,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和提升旅游产业能级的同时,对旅游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旅游新业态的发展趋势可以断定,未来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人才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对旅游人才需求总量的大幅增加。据统计,目前,国内旅游业人才需求缺口超过200万人以上,随着旅游新业态的不断产生和扩展,旅游业的总体规模在不断扩大,旅游人才供需之间的缺口会进一步加大。

(2)对旅游人才结构需求发生新的变化。从目前旅游人才整体结构来看,首先,旅游企业经营人才、旅游专业技术人才和旅游服务技能人才等旅游主体人才质量不高;其次,旅游策划人才、旅游会展人才、旅游传媒人才、旅游商品设计人才、旅游营销管理人才、旅游投融资人才、旅游装备制造人才和旅游信息化人才等适应旅游新业态的新型旅游人才极为鲜见。

(3)对旅游人才素质提出新的要求。首先,旅游新业态产生的内驱力是在科技进步、市场变化与管理创新宏观环境下的旅游行业从业者的创新精神;其次,由于新业态的大量涌现,服务门类不断细化,服务要求不断提高,工作方式不断改变,从而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创新、资源整合、信息获取与分析、综合与系统分析、特种技术运用等与旅游新业态的创造、经营、管理高度相关的能力要求也日益提高;再次,旅游新业态的综合性、创新性、动态性和科技性等特征决定了旅游新业态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必须是多方面的,不仅要掌握旅游学、经济管理、人文社会电子商务等知识,还要掌握生态学和环境学等诸多跨学科知识。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江苏省旅游院校的发展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政府、企业和高校共同推动了旅游教育的蓬勃发展,同时,也共同解决了旅游教育存在的问题。从1999年至2014年,全国开设旅游专业的高等院校从209所增加到1122所。同期,江苏省高等旅游院校发展迅速,从16所增加到128所,高于全国高等院校旅游专业发展速度。江苏省旅游院校总体数量一直位居全国前列,但高等与中等院校的发展步伐不同,高等院校发展速度快,中等院校发展相对滞后。江苏省虽然已经具备发展新业态的产业与资源基础,但由于与新业态相关的规划、建设、运营和服务等方面的人才培养不足,限制了新业态发展的脚步。根据乔原杰(2012)关于旅游新业态对人才的需求特征分析,并结合肖飞、章晓历(2005)对江苏省旅游院校及旅游人才的特征分析,江苏省已经形成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3个层次的培养格局,能够为江苏省旅游新业态发展提供所需的初级、中级、高级人才。但是其中旅游新业态人才培养不足,其表现为:

(1)中、高层次的旅游管理人才和从业人员紧缺。近年来,江苏省旅游院校大力推进旅游人才培训与教育,旅游专业人才有所增加,但总体来看,旅游新业态人才所占比例较小,缺乏新业态中、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和旅游一线从业人员。这些极度缺乏的新业态旅游人才主要包括3类:第一类是旅游新业态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如高层管理人才、旅游人力资源管理人才、高级旅游营销人才、会员制与俱乐部管理人才等;第二类是旅游新业态专业技术人才,如高层次研究人才、旅游专业师资、旅游资源开发的策划、规划与设计人才、高级导游人才和现代旅游咨询人才等;第三类是旅游新业态服务技能人才,也就是宾馆饭店、旅行社和旅游景区等旅游企业一线服务人员。

(2)休闲度假养生旅游的管理与服务人才紧俏。按照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标准,旅游可以按出游目的分为三大类:闲暇、事务与其他。其中休闲、度假、养生是闲暇类旅游的核心,它也与旅游新业态的发展密切相关,相互促进。不过,我国旅游业起步晚,一直以观光游览旅游为主,近年来才逐步向休闲、度假、养生旅游转型升级。我国国内旅游的增长一直以闲暇类旅游作为支撑,休闲度假养生旅游稳步增长,观光游览旅游快速下降,江苏省也不例外。因此,这种发展趋势要求江苏省培养休闲、度假、养生旅游的管理与服务人才,更好地规划、开发和管理休闲度假养生旅游资源,满足旅游者的需求,适应旅游新业态的发展要求。

(3)专业划分不细,难以适应新业态的需求。旅游新业态是旅游行业发展过程中新出现的领域,在将来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这样的现象将不断涌现,市场将被划分得更为细致,这就需要为其培育专门对口的人才,从而为新业态的市场服务。而现今各大院校并未针对新业态设置新的专业或方向,无法专门培养新业态人才,是一大缺失。(www.xing528.com)

(4)师资队伍的薄弱。当前大多高职院校的教师为应届毕业生,从校门到校门,未和社会、行业有接触,在旅游这类实际应用性专业上,有较大的弊端。教师无行业观念,不能抓住行业发展的动向,无实操经验;加之新业态是新兴现象,只有少数教师涉猎其中,更难以将新业态的发展、重要性及其需求给学生进行详尽解释。

根据以上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江苏省旅游新业态人才培养的优势与不足,乔原杰(2012),刘雨涛(2012)提出了旅游新业态人才培养的对策。

(1)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大力建设“政府指导,行业引导、校企合作,广泛参与,市场化运作”的“企业制”旅游院校,有效整合旅游教育资源,形成旅游教育整体合力,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增加旅游人才供给总量,提升旅游人才的整体质量,适应旅游业规模扩张、新业态快速发展的需要。

(2)调整专业(方向)设置。为适应旅游业转型升级和旅游业产业融合发展趋势的需要,旅游院校应该加强岗位分类研究,不断细化旅游类专业,调整专业设置,扩大高层次旅游研究人才、高级经营管理人才、旅游资源开发人才、旅游装备制造人才、旅游商品设计人才、旅游信息化人才等方面的人才培养规模。有条件的旅游院校可以按照旅游新业态发展出现的新需要,拓展旅游创意策划等新的专业或专业方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高等学校可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宏观政策,自主开展教学活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高校可抓住这一机遇,根据旅游新业态的发展而自主设立学科和专业。

(3)重塑人才培养目标。旅游人才培养应立足于市场需求,旅游院校既要看到旅游新业态的扩展对旅游人才需求总量增大的前景,树立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信心,又要充分了解旅游新业态对旅游人才素质的要求,找准专业定位,调整培养方向,以完全的“市场思维”做好优秀旅游人才的培养工作。

(4)重构课程体系。以新知识和新技术更新为主要内容,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按照由专业知识、相关学科知识及其他一些行业知识构成多层次、较为宽泛而合理的知识结构,由基本能力、综合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构成的多元化、较为通用又专业的能力结构,由创新品质、良好职业道德素质构成的多维度、较为普遍却更有针对性的素质结构,构建多层次的知识结构、多元化的能力水平、多维度的品质素养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要培养符合旅游业态发展需要的旅游人才,就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旅游院校应该以用为本,实施吸引国际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企业离退休老专家进入旅游教育行业的弹性用人机制和柔性流动政策;其次,可以推行旅游教学名师的培养和评选,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和示范作用;最后,应选派专业教师赴海外著名旅游院校或机构交流和深造,了解国外旅游新业态的发展及人才培养,拓宽旅游教育师资的国际视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