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智媒体时代新闻反转机理:变异与扩散

智媒体时代新闻反转机理:变异与扩散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智媒体时代的到来更是增加了新闻反转的频率,新闻反转带来的社会影响也逐渐扩大。结合新的传媒生态,研究智媒体时代下新闻事件的反转特点及其机理,成为当下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将结合相关的新闻事件,对新闻反转的传播机理以及反转原因进行探讨分析。

智媒体时代新闻反转机理:变异与扩散

江飞亚 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

【摘要】随着媒介技术的变革与发展,新闻传播的主体更加多元,传播方式更加多样,传播渠道更加丰富,专业媒体话语权被解构,传播格局呈现了去中心、多主体的格局。新闻传播的方式增多,不确定性增加,新闻传播出现噪声的可能性增大。智媒体时代的到来更是增加了新闻反转的频率,新闻反转带来的社会影响也逐渐扩大。结合新的传媒生态,研究智媒体时代下新闻事件的反转特点及其机理,成为当下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将结合相关的新闻事件,对新闻反转的传播机理以及反转原因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智媒体;新闻反转;变异扩散;情感偏见

随着智媒体对新闻传播行业的改变与重塑,智能生产新闻的出现,新闻反转的特点也更加丰富多样。传统的新闻反转事件主要指新闻传播内容与新闻事实不一致导致新闻真相出现后产生反转,促使新闻反转的主体是专业媒体。而智媒体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推荐等技术使得新闻传播的方式更加多元丰富,传播节点增多,产生反转的环节多样,新闻反转的特点表现出复杂性及不可预知性。新媒介技术逐渐挤占传统媒体信息采集和分发的地位,新闻主体去中心化,新闻样态更加丰富,新闻传播内容更加趋近真实。但是人工智能在为新闻传播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新闻拐点增多,对新闻真相的探求更加困难,导致新闻反转事件预防及控制的难度增大,影响公众对于信息的正确判断以及对新闻机构的权威认知。

一、新闻反转的定义综述

反转新闻又称逆转新闻,作为一种特殊的新闻现象在传统媒体时代就已存在,随着新闻传播的复杂多样化,新闻反转在网络时代愈演愈烈,成为当下许多学者关注的话题。当前新闻界对于新闻反转并没有统一的定义,许多学者将新闻反转又称为舆论反转、舆情反转、假新闻反转等,这些概念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且存在一定的联系。在中国知网上对“新闻反转”进行搜索之后,发现部分学者从文献综述研究、新闻反转的特点总结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及定义,部分学者则对反转新闻与假新闻、反转新闻与新闻真相、反转新闻与舆论反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概念辨析,本文将主要围绕与新闻反转相关联的概念,从比较辨析中明确当前反转新闻的主要定义及特征特点。

(一)新闻反转是一种涉及事实舆论的反复变化的现象

部分学者认为,新闻反转是一种涉及事实、舆论、受众多方面因素的新闻反复变化的现象。中共河南省委党校河南行政学院公共管理部王志立认为“新闻反转是指在互联网传播场域中,对同一事件的报道出现一次或多次显著变化甚至出现反向变化的现象”。[1]

学者向淑君、周艳敏认为“新闻反转是一种媒介现象,主要由构成新闻的事实发生‘反转’和围绕该新闻的舆论发生反转两层内涵构成”。[2]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万晓燕、王胜源认为当前学术界对于新闻反转的界定主要从“公众(读者)态度的反转、事实的反转以及兼顾事实要素的反转舆情的波动三个方面进行定义”。[3]他们认为反转新闻的界定应该从受众层面出发,反转新闻应是在新的事实要素出现之后,公众对特定新闻事件的认知和态度出现转向的一种信息传播现象。

(二)新闻反转的本质是假新闻

部分学者认为新闻反转的本质是假新闻。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学者欧阳霞在《反转新闻中的社会认知偏差分析》一文中认为“反转新闻的现象是真实的,本质是失实的。反转新闻的本质是假新闻,是作为假新闻的新名词创造出来,在反转新闻的表现形态上,反转新闻通常也具有新闻的表现形式,比如在新闻事件的构成要素上是相关的”。[4]有人认为反转新闻的源头和本质均在于新闻失实,新闻的失实导致真相被遮蔽,而当真相得以呈现时,原有“剧情”就会发生“反转”或逆转。[5]

(三)新闻反转是当前新媒介环境下新闻博弈纠偏的过程

也有学者针对新闻反转与其他相近概念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新闻反转其实是新闻纠偏的过程。宋祖华在《新闻真相的别样呈现:反转新闻与新闻真相关系的再思考》中提出反转新闻是当下媒介转型和融合时期出现的一种“后真相式”的新现象,是真相的一种“别样呈现,反转新闻的本质规定性不在于是否失真,而在于如何失真和归真的反转过程”。[6]苏长青在《是“新闻反转”还是“舆论反转”——基于“反转”研究文献对两者关系的分析》中认为“新闻反转”导致“舆论反转”,这主要是新闻媒体在媒体融合探索时期为求生存而自乱阵脚所导致的结果。同时“舆论反转”也会反推“新闻反转”,新媒介时代大众凭借集体的力量反推新闻媒体更正报道内容,这是公民维权意识觉醒和话语表达能力提升的重要体现,是新闻真相呈现的过程。[7]

总的来说,新闻反转是一个事件真相逐渐呈现的过程,新闻反转的信息往往是虚假的或者不准确的,当信息被不断挖掘和呈现继而产生“剧情”逆转的状况时,新闻真相与“首发”出现时人们所知道的新闻事实存在较大的差异,新闻真相不断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被证伪。在这个过程中,专业媒体与公众不断博弈,媒体发布的信息受到公众的监督与质疑,公众通过新媒体平台提供最新信息对信息进行补充和纠偏,同时,专业媒体也可以通过公民记者提供的新闻信息进行热点关注、议题设置,对于新闻舆论方向进行适时监督和把控。新闻反转是一个动态多节点的真相逼近过程,社会舆论对新闻传播产生影响,同时新闻反转也对舆论方向产生影响,新闻事件在多方的争议下不断变异与扩散。

二、智媒体时代的新闻反转特点

智媒体时代,智能化信息生产模式驱动新闻行业发展,信息生产从劳动密集向智能生产转化,信息的采集传播渠道增多。媒介技术不断实现对公众的赋权,普通公众拥有了信息选择和上传的主动权,专业记者受到公民记者的冲击,但是由于公民记者的媒介素养参差不齐,网络空间的信息数量庞杂,新闻传播信息源不确定,新闻反转事件频繁出现,新闻反转也呈现一些新的特点。

(一)新闻反转频率增加

传统信息传播时代,新闻信息的传递主要是由专业的媒体机构进行输出传播,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信息的真实度高,公众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信息传播是单向垂直灌输的模式,受众缺乏思辨能力与权力。智媒体时代,新闻源增多,新闻传播的方式多样,机器人写作与把关被广泛地应用到了新闻与传播领域,新闻稿件的数量和时效不断提高。“智能新闻结合了计算机的算法程序,对海量的原始数据进行挖掘,然后采用智能算法程序自动的生成新闻稿件,完成新闻报道。”[8]人工智能在新闻领域的应用解决了新闻信息量大、审核把关不及时的困境,有效加快新闻生产和分发的速度,为用户带来全新、高效的阅读体验。但当前新闻质量参差不齐,智能把关只适用于特定领域,即时传播的媒介技术更是加速了新闻的传播速度,智能把关也会导致新闻失实,进而加剧新闻反转的形成。同时公众接触信息的渠道增加,受众拥有了一定的媒介素养,信息传播权力下移,公众拥有了新闻信息的“产销”能力,公众对信息的辨别能力增强,更容易对新闻内容进行质疑,媒介技术不确定性强,新闻反转频率增加。

(二)新闻反转形式多样

从反转新闻的类型来看,一般的热点新闻主要呈现真假反转的特点。即随着事件的推移和媒体的报道,新闻事件的真相经历一次或者多次的反转,导致模糊事实真相,影响公众的信息判断力。同时,还存在反转新闻中的“主从反转”。即事件本身是真实发生的,但在媒介技术作用下事件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发生逆转。[9]当前处于后真相时代,受众对于事件的认知往往是情绪先行,理智在后,对于新闻事件的认知容易受到情绪的裹挟,受众对于新闻事件所引发的次生舆情的关注反而超越了对客观事实的关注,这也正好满足了受众的猎奇心理。有益的网络舆情有助于真相事实的呈现,而负面的新闻舆情则会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模糊舆论焦点,忽略事实真相甚至影响社会稳定。还有一种就是“本质反转”,也就是引发舆论热议的初始诱因发生了反转,原本引起人们热议的本质内核最终被证明是经过策划的、具有强烈目的性的事件,这违背了新闻最本质的真实性。虽然新闻是真实发生的,但是新闻事件却是特定公众有意为之的,这种事件在近几年也是频繁发生,对于此种新闻反转事件,公众在得知新闻事件的本质真实后感到自己受到了欺骗,加深了对当前新闻传播领域的不信任感。

(三)新闻反转路径多样

从新闻传播路径而言,传统媒体时代,新闻反转主要存在官方舆论场的单向垂直反转,即由专业媒体进行信息的发布和澄清,整个新闻的反转过程都是由专业媒体进行引导。但是在智媒体时代,社会热点和舆论焦点事件能够在短时间内受到广泛的关注,除了事件主体本身具有争议性外,媒体与公众的互动、主流媒体与自媒体的竞争等都会对新闻传播产生影响。

当前社会公众拥有了信息监督权和参与权,新闻事件的发酵经常是从民间舆论场引发热议,再由官方舆论场进行转发梳理引导。主流媒体和边缘媒体的互动主要是通过“溢散”和“共鸣”两种方式。“溢散指的是媒体评论的议程从边缘媒体流向主流媒体;共鸣指的是主流媒体能为其他媒体设置议程。”[10]大多数情况下,新闻反转的事件是由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相互合作、共同呼应形成合力探索新闻真相。

表1 人民网评选2018年十大新闻反转事件传播路径分析

数据来源:鹰眼速读

从人民网评选出的2018年十大新闻反转事件的传播路径分析可以看出,以微博、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自媒体是新闻舆情发生的主要源头,而新闻事件反转的节点主要是新闻主体的发声或者官方介入进行辟谣和澄清等,政府部门等官方机构在新闻事件的引导澄清方面依然占据主要的话语权,权威性较高。新闻反转的事件具有不确定性,大多数事件的新闻反转时间发生在事发当天或者第二天,说明当前新闻传播的速度不断加快,且反转时间节点不断增多,出现一次新闻事件多次反转的情况。新媒介技术的加入加速了新闻传播的流通速度,增加了新闻发生反转的拐点,新闻反转事件出现的频率、传播速度、影响范围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三、智媒体时代新闻反转传播致因的机理研究

智媒体时代,在后真相的加持之下,媒介技术的多样化以及网络匿名化的实现和公民记者的参与,使新闻真相的溯源和新闻反转的探究更加困难。从新闻反转事件发展演进的过程来看,公众不再只是关注与事件直接相关的各要素,对于新闻反转的原因及机理探究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主体因素之上,对其进行分析应该从信源、信道、信宿几个方面着手,对促成反转事件的传播媒介、传播渠道、传播媒体等多环节进行分析。

(一)智媒体时代的媒介技术对新闻传播的改变

1. 去中心化的话语权博弈产生信息泡沫

智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主体不再是只掌握在专业媒体的手中,公民记者、智能算法、智能机器人都可以进行新闻写作,新闻生产的垄断格局被打破,公共组织与普罗大众的连接性增强。新闻传播的一元传播中心变为多元分散传播,专业话语权被解构。但是话语权的分散使得信息源多样,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容易失真,产生信息泡沫,导致新闻反转。

2. 新媒介技术被恶意利用再造新闻“真相”

传统的新闻传播内容主要依据专业记者进行采访编辑,新闻的真实性较高;当前新媒介技术的加入,使新闻生产方式更加多样,表现手法更加丰富。随着新媒介技术的应用,通过大数据技术以及算法推荐技术获取受众的兴趣爱好,通过信息的搜集拼贴,杜撰一些符合社会热点、迎合受众需求的假新闻事件,通过技术手段再造新闻“真相”,导致新闻失真以及后续的真相反转。写稿机器人的数据采集范围覆盖整个网络,信息量巨大的自媒体成为其重要的信息来源。而自媒体本身准入门槛低,缺乏监管力度,信息真伪难辨,使写稿机器人采集到虚假信息成为可能,甚至陷入受自媒体恶意操控的风险中。[11]

3. 脱域化空间的虚拟交流容易导致认知偏差

互联网时代,万物互联,公众生活在“地球村”当中,公众之间的联系不再是只依靠血缘和地缘进行维系,互联网实现了公众之间的脱域化传播。尤其是以微信为主要信息沟通窗口的现代公众被维系在一个弱关系的网络当中,公众之间的连接关系复杂,相较于传统的地域性连接,生活在虚拟“朋友圈”当中的好友存在共同认知性差,信息传播的编码和解码容易产生误读,信息在“朋友圈”朋友的加工传播下容易产生新闻反转。

(二)传播主体的专业失范影响反转事件发生

1. 官方媒体组织信息引导不及时将产生次生舆论

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所有信息,但是每个人都掌握一部分信息。当前网络空间的信息传播和消费都在经历着一个不断丰富变异的动态过程。网络信息的传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最终呈现的事件真相是在多方关注和助力之下的“集体智慧”。当新闻事件发生时,如果官方媒体不能及时进行澄清和引导,在“意见领袖”的带领和引导之下,在受众根据自己的认知理解和想象填补之下,新闻信息会在信道传播过程中产生增殖或变异传播,产生次生舆论,造成新闻多次反转。

2. 新闻核查把关不严

在信息快速流转的当下,新闻事件传播范围广,公众参与意识提高,新闻媒体不仅仅传递信息、提供娱乐,还担任着监测环境的职责,是舆论的引导者和议程的设置者。由于当前网络信息的海量性,专业新闻传播即把关人员的工作难度增加,机器人写作及机器人把关被应用到新闻领域当中,但由于智能机器人具有局限性,一些特定的具有新兴灵活性的新闻的采访与调查机器人无法实现,新闻内容的审核把关也无法达到专业人员的专业程度,容易产生信息反转。

3. 新闻媒体的“搭便车”及吸睛心理易导致虚假泛滥

“搭便车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曼瑟尔·奥尔森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中总结提出,他认为“公共物品的存在使得每个社会成员都拥有了对这一物品的使用权,无论其是否对此物品所做过贡献”。[12]这就导致在一个较大的集体当中,虽然每个人都想获取公共物品,但每个人都不想因此而付出代价。[13]当前新闻传播领域媒体竞争激烈,信息传播渠道多,信息传播源隐匿性强,传播主体容易进入一种集体无责任意识状态。传播主体想要获取流量,就会寻求一些吸引眼球的新闻内容进行发布,对于新闻的真实性考量探究较少,导致新闻传播信息失真误导受众,产生新闻反转。(www.xing528.com)

(三)情感至上的公众认知产生刻板偏见

由于新媒体和自媒体平台对公众话语权的扩大,互联网成了公众进行信息交流及情感输出的一个重要窗口。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在现实中受到情感束缚的公众将网络平台作为自己大声宣泄的平台,公众对于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很容易在情感的主导下迅速发酵,事件会随着情感的偏向而不断反转。

1. 碎片化时代的浅阅读以及泛娱乐化消费

现在社会竞争压力大,信息流动速度快,受众被裹挟在信息的汪洋中失去辨别能力,随着商业化、娱乐化的倾向机械化地消化信息。因为快节奏消费社会的存在,而获取信息又是当前受众必要的知识谈资积累,公众倾向于消费具有刺激性、简短性的信息内容,公众的深度思考和探究心理逐渐减弱,大量的标题党和娱乐信息不断出现,信息的深度和真实度受到忽视,新闻容易出现反转。

2. 后真相时代的无意识狂欢

后真相时代,公众容易被情感裹挟,理想判断能力置后,在新闻事件发生时容易做出情绪化、非理性的判断。受众的“情感总是以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方式指导决策,这种指导不仅仅体现在个人情绪对于自身行为的指导,同样也会影响他人的行为”。[14]人们在做出信息判断时总是优先于自身的非理性判断,这种情感导向受到自己情感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以及感染周边他人情绪,这种情绪性的行为往往是一种无意识的狂欢,且往往是非正确的。有学者将公众的情感倾向主要总结为“成见在前、事实在后;情绪在前、客观在后;话语在前、真相在后;态度在前、认知在后”。 [15]

3. 刻板成见影响受众的客观认知

公众对于新闻信息的理解和认知具有选择性,在看到新闻信息之后,受众首先会根据自己的刻板印象进行初步判断,而这种判断在首因效应的影响下往往会增加受众对事件本身的偏见认识。“刻板印象即依据他人意见或自我想象,利用‘高度简单化和概括化的符号’,是公众对于特定类型的人物事件做出的固化解读,且大多数具有歧义色彩。”

小结

智媒体时代,多种新兴媒介技术的加入令新闻传播生态产生了改变,多元传播主体和多种传播渠道的出现使得新闻反转的节点和拐点增多,新闻反转的频率增加,新闻事实往往是多主体合力下的“真相拼图”。对于当前新闻反转事件的认识不能只看到其带来的负面效应,还应该关注新闻反转的发生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新闻反转打破了新闻传播机构的信息垄断权力,增加了传播主体之间的交流互动,可以有效纠偏和逼视新闻真相,增加新闻传播机构的自净能力;另一方面新闻反转导致传统的话语权被解构,真相难以快速呈现,不仅损害新闻真实性,削弱媒介公信力,还会产生次生舆论,激化社会矛盾,影响新闻传播领域的有序运行。因此,对于新闻反转的治理应该充分考虑其利弊影响,政府组织、传播机构以及受众个人等多方面共同努力,合力避免新闻反转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志立.网络舆论场域中新闻反转现象的传播学反思[J].新闻爱好者,2018(02):45-48.

[2]向淑君,周艳敏.“新闻反转”:媒体的自净功能与新闻真实性的确证[J].新闻爱好者,2017(07):48-50.

[3]万晓燕,王胜源.反转新闻:传播特征、概念辨析与问题指向[J].中国出版,2017(08):35-38.

[4]欧阳霞.反转新闻中的社会认知偏差分析[J].新闻爱好者,2018(10):77-79.

[5]黄鸿业.“舆情反转”新闻的成因及其规制[J].青年记者,2015(09):22-23.

[6]宋祖华.新闻真相的别样呈现:反转新闻与新闻真相关系的再思考[J].新闻界,2017(12):39-43.

[7]苏长青.是“新闻反转”还是“舆论反转”——基于“反转”研究文献对两者关系的分析[J].青年记者,2017(14):4-5.

[8]彭兰.增强与克制:智媒时代的新生产力[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48(04):132-142.

[9]林凌,朱芳婷.新闻反转背后的逻辑[J].新闻战线,2017(13):109-111.

[10]姚广宜,郭晨雅.新媒体环境下社会热点事件的舆情传播特点[J].当代传播,2019(03):86-89.

[11]靖鸣,娄翠.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中伦理失范的思考[J].出版广角,2018(01):9-13.

[12]赵鼎新.集体行动、搭便车理论与形式社会学方法[J].社会学研究,2006(01):1-21+243.

[13][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14]张权.网络舆情治理象限:由总体目标到参照标准[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72(02):175-183.

[15]张华.“后真相”时代的中国新闻业[J].新闻大学,2017(03):28-33+61+147-148.

[1]王志立. 网络舆论场域中新闻反转现象的传播学反思[J]. 新闻爱好者,2018(02):45-48.

[2]向淑君,周艳敏.“新闻反转”:媒体的自净功能与新闻真实性的确证[J].新闻爱好者,2017(07):48-50.

[3]万晓燕,王胜源. 反转新闻:传播特征、概念辨析与问题指向[J]. 中国出版,2017(08):35-38.

[4]欧阳霞. 反转新闻中的社会认知偏差分析[J]. 新闻爱好者,2018(10):77-79.

[5]黄鸿业.“舆情反转”新闻的成因及其规制[J]. 青年记者,2015(09):22-23.

[6]宋祖华. 新闻真相的别样呈现:反转新闻与新闻真相关系的再思考[J]. 新闻界,2017(12):39-43.

[7]苏长青. 是“新闻反转”还是“舆论反转”——基于“反转”研究文献对两者关系的分析[J]. 青年记者,2017(14):4-5.

[8]彭兰. 增强与克制:智媒时代的新生产力[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48(04):132-142.

[9]林凌,朱芳婷. 新闻反转背后的逻辑[J]. 新闻战线,2017(13):109-111.

[10]姚广宜,郭晨雅. 新媒体环境下社会热点事件的舆情传播特点[J]. 当代传播,2019(03):86-89.

[11]靖鸣,娄翠. 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中伦理失范的思考[J]. 出版广角,2018(01):9-13.

[12]赵鼎新. 集体行动、搭便车理论与形式社会学方法[J]. 社会学研究,2006(01):1-21+243.

[13][美]曼瑟尔·奥尔森. 集体行动的逻辑[M]. 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14]张权. 网络舆情治理象限:由总体目标到参照标准[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72(02):175-183.

[15]张华.“后真相”时代的中国新闻业[J]. 新闻大学,2017(03):28-33+61+147-14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