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网络环境中的利他惩罚:促进公平的作用

网络环境中的利他惩罚:促进公平的作用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前人的研究显示了名誉系统会通过降低反社会行为来促进合作,同样也可以通过被试有策略地选择自己的合作伙伴来促进合作。研究者发现,在社会两难困境当中,个体会将提醒中的名誉性信息作为和目标个体进行交流的一个向导。一个将他的个人利益凸显于群体利益之中的角色。我们假设,在舆论监督的威胁操纵条件下,与其他条件相比,被试会表现得更加公平,分配更多的资源给投资人。实验8:网络利他惩罚对公平的促进作用。

网络环境中的利他惩罚:促进公平的作用

在前两个实验中,我们验证了亲社会信息传递的动机。在实验8中,我们检验,是否亲社会的信息传递会通过降低自私的行为并促进合作行为,从而有效地解决社会两难问题。前人的研究显示了名誉系统会通过降低反社会行为来促进合作(Milinski et al.,2002),同样也可以通过被试有策略地选择自己的合作伙伴来促进合作(Barclay & Willer,2007)。

有研究表明,关于名誉性信息的分享和涉及名誉性信息的提醒支持第一个假设。研究者发现,在社会两难困境当中,个体会将提醒中的名誉性信息作为和目标个体进行交流的一个向导(Sommerfeld et al.,2007)。

受之前研究的启发,本实验假设:亲社会的信息分享会通过两个程序来促进合作:①鼓励信息接受者只选择拥有较好的信誉系统的人进行交流;②通过将个体的自私信息传递给公众的方式,阻止更多的自我中心的个体表现出自私的行为(威慑假设)。(www.xing528.com)

在实验8中,被试要进行和实验1至3一样的经济学信托游戏。与之前不同的是,被试不再是观察者,而是信托人。一个将他的个人利益凸显于群体利益之中的角色。在一个实验条件下,被试得知有观察者全程观看第一轮博弈过程,并与投资人在一、二轮的间隙中有交流。在另一实验条件下,被试得知会有观察者全程旁观,但并没有提及任何旁观者可以和投资人交流的事情。在控制条件下,是旁观者和讨论缺失的情境。我们假设,在舆论监督的威胁操纵条件下,与其他条件相比,被试会表现得更加公平,分配更多的资源给投资人。更进一步来说,我们期待着,这种对舆论监督的畏惧的效应也是首要的原因,使有自私倾向的个体比在其他控制条件下付出得更多。实验8:网络利他惩罚对公平的促进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