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升思政课质量与水平:中国教育政策蓝皮书(2018)成果

提升思政课质量与水平:中国教育政策蓝皮书(2018)成果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不断提高思政课建设的质量和水平。2018年,我国高校围绕完善高校思政课顶层设计,实施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专项工作,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等方面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提升高校思政课的质量和水平,助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提升思政课质量与水平:中国教育政策蓝皮书(2018)成果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不断提高思政课建设的质量和水平。2018年,我国高校围绕完善高校思政课顶层设计,实施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专项工作,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等方面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提升高校思政课的质量和水平,助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一)完善高校思政课顶层设计

高校思政课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力抓手。2018年,我国教育领域进一步完善高校思政课顶层设计,整体规划、指导、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

2018年1月10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召开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现场推进会的通知》(教社科厅函〔2018〕1号)。1月16日,教育部党组在上海召开“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现场推进会”,总结了2017年“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年”的经验成效,大力推广上海市“思政课+课程思政”建设先进经验,并对2018年的思政课建设作出部署。会议指出,要以“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年”为全年工作抓手,进一步加强“思路攻坚”“师资攻坚”“教材攻坚”“教法攻坚”“机制攻坚”,更加突出思政课建设学理支撑和规律研究,更加突出思政课教师在立德树人方面的重要贡献,加快形成适合其职业特点的评价标准和支撑体系,以教师队伍发展带动思政课建设。[58]

其后,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教社科〔2018〕2号),立足规范流程,抓住思政课教学课前、课中、课后等关键环节,在操作层面进一步明确工作要求。从严格落实学分、合理安排教务、规范建设教研室(组)、统一实行集体备课、创新集体备课形式、严肃课堂教学纪律科学运用教学方法、改进完善考核方式、强化科研支撑教学、健全听课指导制度、综合评价教学质量、落实高校主体责任、强化地方统筹管理、加强全国宏观指导十四个方面作出了规定。[59]

此外,还进一步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建设进行规范。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教社科〔2018〕1号),按照“短、实、新”的思路,重点从“谁开课、怎么开、教什么、用什么教、谁来教、怎么教、怎么评、怎么管”八个方面对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提出明确要求。[60]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2018年上辑)》(教社科厅函〔2018〕13号),及时准确深入地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二)实施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专项工作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是我国高校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的有力保障。2018年,教育部启动实施“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专项工作”,并印发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专项工作总体方案》,方案要求完善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创新思政课教师队伍培养举措,加强思政课教师教学工作指导,不断夯实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各项保障。[61]通过多方举措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一是举办思政课骨干教师研修班,创新开展思政课教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轮训。2018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组织2018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的通知》(教社科厅函〔2018〕4号),针对不同研修对象举办12期高校思政课骨干教师研修班,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核心内容。[62]

二是组织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通过“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网络直播集中示范培训课程,推动“三集三提”,基本做到思政课程全覆盖、专职教师全覆盖。例如,黑龙江省就围绕高校思政课新教材核心内容和重点难点,组织全省900余名思政课教师进行集体大备课,以便更好地提升教师的备课能力,提升思政课的质量和水平。[63](www.xing528.com)

三是建设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2018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公布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名单的通知》(教社科厅函〔2018〕16号),遴选建成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30个高校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健全理论研修、教学研修、实践研修并重的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建设体系,进一步丰富思政课教师研修内容和形式。2018年暑假期间,我国依托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成功举办10期思政课骨干教师实践研修。[64]

四是实施“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专项支持计划”。2018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2018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专项支持计划”的通知》(教社科厅函〔2018〕10号),计划拿出500个博士研究生、1000个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专门招收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培养高校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65]

(三)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

2018年,我国大力加强思政课教学科研团队建设,不断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上海市着力构建以思政课为核心,综合素养课为支撑,专业课为辐射的“三位一体”课程思政体系;东北大学开发“一主体、双结合、三环节、四保障”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北京师范大学积极创新“课堂讲授、实践教学、网络教学”三位一体的思政课教学模式;慕课思政探索出新路,教育部建设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一批精品思政课慕课。各地各高校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持续打好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一方面,大力加强思政课教学科研团队建设,修订教材读本,为不断创新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模式助力。2018年,我国投入专项经费2000余万元,支持思政课教学科研团队项目,重点选题中首次设立7个全国思政课名师工作室项目、12个西部项目,以此支持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创新型研究。[66]另外,我国积极开展96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的修订工作,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修订后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四门思政课教材已于2018年春季投入使用,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2018年新版教材的使用培训工作。[67]此外,教育部会同人民出版社联合推出《莫辜负新时代——“四个正确认识”大学生读本》《走进新时代——十九大精神学生读本》《新思想引领新时代——十九大精神高校思政和党务干部读本》《我说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十九大精神“双巡”集萃》“新时代”系列图书,助推高校思政课质量水平的提升。

另一方面,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以上海市复旦大学为例,2018年,复旦大学发布《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确立了复旦大学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随后,建立课程思政和教材建设领导小组,成立课程思政指导委员会和教材委员会,并召开了全校课程思政现场交流推进会。至此,复旦大学课程思政各圈层已层层落地:核心层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复旦大学正坚决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攻坚战;在支撑层,高水平的“治国理政”和“复旦通识·中国故事”两大课程开讲,有复旦特色的“中国系列”课程已然形成,体现课程思政要求的新一轮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教学改革也在开展;在辐射层,“三十百加一(医)”示范工程建设持续推动,3个示范专业、20门示范在线课程、不少于100门课程思政示范专业课程和1个整体推进的人文医学课程体系正逐步搭建。[68]此外,北京、天津、浙江、重庆等地的高校也在积极探索“课程思政”工作体系,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政课的质量和水平,助推立德树人。

我国积极拓展实践课堂,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2018年,以“红色筑梦点亮人生,青春领航振兴中华”为主题,教育部在全国组织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这次活动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有70多万名大学生、14万个团队参加这一活动。该活动与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紧密结合,专门增设“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通,创新创业实践与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脱贫相结合,着力打造全国最大的有温度的高校思政课。[69]此外,上海交通大学不断完善学生思想政治“大学习、大实践”工作体系,组织100支团队、1万余人开展实践,[70]努力造就理想信念坚定、专业知识扎实、具有实践创新能力、德才兼备的有为人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2018年,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和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学习新思想千万师生同上一堂课活动”,上海、天津、湖北、江苏、山东、陕西、河南等地高校纷纷响应,引导广大师生上好这一堂全国范围内的思政课,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学有所得、学有所悟。[71]2018年6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系列主题活动的通知》(教社科厅函〔2018〕18号),通过艺术展、公开课、微电影夏令营等形式,增强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学生对思政课的参与度,打牢学生成长成才的科学思想基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72]2018年,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显示,87.6%的大学生对思政课教学表示满意。可见,通过打好一年的思政课质量和水平攻坚战,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明显提升,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获得感明显增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