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息化教育中的教育研究过程

信息化教育中的教育研究过程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研究是利用有效的方法分析教育现象、解决教育问题的过程。从事教育研究,首先应了解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研究报告是对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的系统说明与展示。教育研究设计是整个研究的施工蓝图,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教育研究的总结是对研究过程、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的回顾与反思,其目的在于使研究者对研究的整体情况有一个较为清晰而全面的了解,同时进一步证明研究的有效性与科学性。

信息化教育中的教育研究过程

教育研究是利用有效的方法分析教育现象、解决教育问题的过程。从事教育研究,首先应了解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一般来讲,教育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选择和确定研究问题。选择恰当和可行的问题既是研究的起点,也是研究开展的必要条件。(2)进行研究设计。合理的研究设计直接影响着研究工作的效率,决定了研究成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3)收集研究资料。收集资料的过程由具体的研究方法确定,包括质性资料的收集以及量性资料的收集。(4)整理和分析资料。整理和分析资料是将已获得的资料进行梳理,从中寻找研究发现、确定研究结果。(5)撰写研究报告。研究报告是对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的系统说明与展示。(6)总结与评价。总结与评价有助于研究者提高研究水平,开展后续问题的研究。

(一)选择和确定研究问题

选题是研究者选择和确定所要研究问题的过程。它是教育研究的开端,也是教育研究最为关键的一步,不仅决定着教育研究现今和未来一段时间的主要方向、目标和内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科学研究应采取的方法和途径。[11]教育研究的课题来源主要有三个:社会变革与发展对教育研究提出的问题;学科理论深化、拓展或转型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研究者个人在教育实践中产生的问题。通常来讲,科学而新颖的研究课题的确定实际上经过了一个从产生动机到过程构想以及不断修正完善的复杂过程。研究者通过阅读、研究相关领域文献或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受到实际问题的启发,形成初步的研究假设,进而有针对性地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此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思路,在对其有了总体把握之后,最终构想自己对于该课题的研究框架

(二)进行研究设计

教育研究设计是研究问题与方法的具体化、程序化的过程。教育研究设计是整个研究的施工蓝图,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选择研究对象。选择研究对象即抽样,就是从一个总体抽取部分个体作为样本,然后对这一样本进行研究,从而得出研究结果或用以推断整体的情况。其次是确定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的确定决定了研究问题的可理解性、研究结果的客观性以及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在选择研究方法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根据不同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2)根据研究课题内容的性质确定研究方法;(3)注意各种方法的独立性与关联性。最后是制定研究计划。研究计划是对整个研究过程的全面规划与统筹安排,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研究题目、研究目的及意义、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研究的工作方案和进度计划、研究已具备的工作基础和有关条件、研究成果的预计取向及使用范围、经费概算以及需要购置的仪器设备等。[12]

【思维发散】

结合日常的教育现象,谈谈应如何选择合适的教育研究方法?

(三)收集研究资料

教育研究是一个探究科学事实、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关联的过程,而这些事实、本质以及关联往往隐藏于形态各异的表象之下,内含于我们日常的教育活动过程中。要揭示其中的原理与规律,研究者需要贯彻研究设计阶段确定的思路,按照研究设计中所确定的策略、手段、工具和方法进行资料收集。一般来讲,教育研究资料收集的方法主要有两类:一是量化研究方法,包括教育调查、教育实验、教育统计、教育测量与教育评价等方法;二是质化研究方法,包括历史研究、文献研究、逻辑分析、内容分析、实地考察和个案研究等方法。[13]

(四)整理和分析资料

将丰富的表象抽象为以概念、符号等为表征的科学事实知识,这是教育科学研究目的实现的第一步,若想利用科学研究成果有效地指导实践,还需进行深入的分析,形成理论,即从大量个别的、具体的事实出发,按照归纳的思维路线概括出一般的、抽象的理论。[14]如上所述,归纳是理论形成的基本路线,一般有三个步骤:对大量的事实材料进行整理;对材料做出概括性结论;从特殊结论推出一般性结论。整理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研究所收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系统的审核、整理、归类、统计分析;对原始资料、图片资料、音像资料等进行整理、分类和加工;对数据资料进行各种定量分析和对定性资料进行综合、归纳和分析等。

(五)撰写研究报告

撰写研究论文或研究报告是教育研究工作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它是对整个研究过程及结果进行系统分析、全面总结的阶段,同时也是交流推广教育研究成果的展示平台,更是获得社会和同行鉴定、评价与承认的有效渠道。[15]教育科研成果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常见的有调查报告、实验报告、测量报告、论文、专著、教材以及教学软件等。研究人员通常根据研究的层次和类型,确定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理论研究两个层次的研究成果通常表现为专著、论文或研究报告。而应用理论研究层次的研究成果,除了表现为专著、论文、研究报告外,也常常采取调查报告、实验报告、教学软件等形式。

(六)总结与评价

教育研究完成或取得阶段性成果后,一般要对其进行总结与评价。教育研究的总结是对研究过程、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的回顾与反思,其目的在于使研究者对研究的整体情况有一个较为清晰而全面的了解,同时进一步证明研究的有效性与科学性。教育研究的评价是对教育研究的过程与结果进行价值判断,既可作为成果质量的判断,又可以作为推广应用的依据。教育科学成果质量的评价可以采取自我评价、专家评价和行政评价等方式。[16]其中,自我评价是专家评价和行政评价的基础,是指研究者对研究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的一种鉴定和评价。通过评价,研究者应明确地知道研究的创新点及其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等等。

学习活动】

活动一 教育研究方案设计

一、活动内容

从给出的以下五个研究课题中,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题目,按照本节所讲的教育研究设计阶段的内容,针对你选择的研究课题进行教育研究方案设计。

可选课题:

1.特级教师专业特征与成长规律研究

2.小学生信息素养构成与评价的研究

3.青少年生活方式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www.xing528.com)

4.中小学安全教育研究

5.幼儿探究性学习活动理论与实践研究

二、活动要求

根据确定的研究课题,搜集查找相关文献资料,了解研究问题的目的及意义,构想研究开展的思路与框架,完成表7-1-3。

表7-1-3 教育研究设计方案

【学习资源】

1.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孙振东.教育研究方法论探索[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3.陈向明.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4.梁永平,张奎明.教育研究方法[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5.邵光华,张振新.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6.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7.张红霞.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8.刘良华.教育研究方法:专题与案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9.马云鹏,孔凡哲.教育研究方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0.李方.现代教育研究方法[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1.华国栋.教育研究方法[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2.威廉·维尔斯曼.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袁振国,主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3.陈桂生.略论“教育研究方法”[J].当代教育论坛,2006,07:17-18.

14.蔡循光.教育研究方法的多元与创新:基于与心理研究方法比较的思考[J].教学研究,2008,03:196-199.

15.田虎伟.中美两国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现状的比较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8,04:28-3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