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有效教学原则指导合作教研,确保教学活动一致性

有效教学原则指导合作教研,确保教学活动一致性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系统论原理指导课题研究科学地设计有效合作教研的体系,做到规范性和科学性的统一,确保各项教研活动的整体一致性和相互关联性。“有效教学”是一套教学策略,它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对课堂教学中的具体情景做出及时的决策。我们选取了三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合作教研载体:磨课改课活动、同课异构活动、网络合作研修活动。

有效教学原则指导合作教研,确保教学活动一致性

(一)理论依据

1.系统论原理

系统论认为,开放性、自组织性、复杂性、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是所有系统的共同的基本特征。系统论科学的思想原则和方法主要体现在整体性、有序性、动态性和最优化等方面。系统论原理指导课题研究科学地设计有效合作教研的体系,做到规范性和科学性的统一,确保各项教研活动的整体一致性和相互关联性。

2.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巴班斯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完整的活动过程。教学过程最优化要求教师的教学过程最优化和学生的学习过程最优化统一起来。教学过程包括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效果五个基本成分,要使教学过程最优化必须选择每个过程的最优化方案,实现整个教学系统的最大可能性。

3.有效教学理论

有效性教学(effective teaching)是20世纪上半叶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教学思想与理论,它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它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有效教学”是一套教学策略,它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对课堂教学中的具体情景做出及时的决策。(www.xing528.com)

4.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是一种认知理论,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一句话: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它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认为教师的教学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二)现实依据

在当前学校集体合作教研活动中,还存在着各种形式主义的东西,部分老师没有真正地参与到集体合作教研活动中,仅仅是一位旁观者,甚至是应付敷衍学校安排的任务。一些教师合作教研意识不足,不能积极地参与到教研活动中;个别教研组由于人员少,教研氛围不浓厚;少数教师在理论学习上积极性、主动性欠缺;还有一些教师缺乏反思精神和反思能力;还有个别教师在教研活动中,表现太被动,不能仔细观摩,深入探讨。合作教研只有合作的形式,参与深度小,共鸣少,话语简单空洞、概括性强,缺乏行动指导意义。

学校要成为名校强校,首要任务是打造一支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教师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面,我校在集体合作教研方面一直在不断探索,尝试实践了多种形式和载体。我校拥有800多名教职工,高级以下教师约81%,而且教龄五年以下者居多,经验不足;而新课改的实施,老教师也需要学习提高。这都迫切需要一些有效的、能为教师所接受并从中获益的集体合作教研活动形式。我们选取了三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合作教研载体:磨课改课活动、同课异构活动、网络合作研修活动。这些活动已经有了一定的实践基础,但还需要进一步规范细化,还需要进一步延长教研链条,深化教研内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