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低碳经济实现途径及节能减排统计研究

低碳经济实现途径及节能减排统计研究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现低碳经济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三)加强技术创新,发展“碳中和”技术低碳技术和清洁发展机制是实现低碳经济的主要方式,要实现低碳发展,技术创新是关键,因为能源效率的提高,低碳新能源的开发,化石能源的低碳化都要依赖于技术创新。(五)建立清洁发展机制,促进低碳经济发展要实现经济的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清洁发展机制、节能减排是非常重要的方式和手段。

低碳经济实现途径及节能减排统计研究

从低碳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手段是技术进步与能源结构调整,在技术进步方面实现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碳储存、清洁生产与废弃物循环利用、环境保护等技术革命性突破;在能源结构调整方面普及节能技术,大规模发展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低碳经济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一)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

在3种化石能源中,煤的含碳量最高,油次之,天然气的单位热值碳密集只有煤炭的60%。其他形式的能源如核能、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等属于无碳能源。从保证能源安全保护环境的角度看,发展低碳和无碳能源,促进能源供应的多样化,是减少煤炭消费降低对进口石油依赖度的必然选择。

尽管能源结构的调整可以大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但能源结构调整由于受到资源禀赋和技术条件的限制,短期内不可能实现。因此必须处理好常规能源与新能源开发的关系。在确保煤炭能源基础地位的前提下,抓紧对煤变油、水浆煤等煤炭深度利用技术和高效清洁煤利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以降低单位煤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时充分利用我国自然资源的优势,从战略高度扶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调整能源结构是满足能源需求、促进二氧化碳减排的根本途径,但会受到能源结构调整速度的限制。实施清洁生产,将煤炭转化为较高效和清洁的能源是我国目前最直接可行的碳减排途径。

(二)调整产业结构,降低能源消耗

同等规模或总量的经济,处于同样的技术水平,如果产业结构不同,则碳排放量可能相去甚远。传统的农业生产几乎不使用商品能源,就是现代农业生产,也改变不了农作物和动物生长过程对光、热、土地等自然因素的依赖,商品能源的使用只是辅助性的,或是对劳动力的替代,因而较为有限。第三产业提供的产品主要是服务,虽然在服务过程中为了提高效率需要一些办公和运行设备,需要消耗商品能源,但其单位产值消耗的能源也非常有限。真正需要大量消耗能源的是工业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

然而,要调整产业或经济结构,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产业结构是与一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在传统的农业社会,工业不可能占有较大的比例。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占据主导地位。必然要在充分工业化之后,才可能由服务业来主导国民经济。因此,能耗高的工业所占的比例不仅不会大幅降低,而且还可能升高。处于“后工业社会”的发达国家可以采取“外购”的形式,把高能耗的制造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由于不具备资金、技术、管理方面的优势,还难以像发达国家那样,靠发展高端服务业来实现低碳发展。

(三)加强技术创新,发展“碳中和”技术

低碳技术和清洁发展机制(CDM)是实现低碳经济的主要方式,要实现低碳发展,技术创新是关键,因为能源效率的提高,低碳新能源的开发,化石能源的低碳化都要依赖于技术创新。随着技术发展,碳排放的总量约束会限制经济发展的速度;只有通过改善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实现碳中和技术等措施才可以实现碳排放总量和单位排放量的减少。(www.xing528.com)

同时要利用好《京都议定书》的CDM这种新的国际合作机制机会,这种机制既能降低发达国家的碳减排成本,又能为发展中国家带来减排资金和技术。适于开发CDM项目的领域很多,从广泛意义上说,任何以发展低碳经济为目标的低碳技术、碳减排技术项目,都可以作为CDM项目。应大力发展重低碳或无碳技术的“碳中和”技术,“碳中和”(Carbon-neutral)这个术语是由伦敦的未来森林公司于1999年提出的,意思是通过计算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树造林(增加碳汇)、二氧化碳捕捉和埋存等方法把排放量吸收掉,以达到环保的目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IPCC)认为,低碳或无碳技术的研发规模和速度决定未来温室气体排放减少的规模。碳中和技术主要包括三类:①温室气体的捕集技术。②温室气体的埋存技术,由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因而通过土地利用调整和林业措施将大气温室气体储存于生物碳库中也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减排途径。③低碳或零碳新能源技术,如太阳能、风能、光能、氢能、燃料电池等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目前碳中和技术仍处于研发阶段,从技术经济角度来看离全面推广应用还有很大距离。

(四)加强国际经济合作,提高技术转让速度

气候变化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实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其关键是实现技术创新、转让、推广,开展灵活务实的国际合作。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发挥CDM机制作用更需要国际间的合作。

未来世界能源需求和排放增长大部分来自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限于自身经济实力,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技术研发能力相对不足。先进能源技术最终要为解决全球能源和环境问题发挥作用,技术的传播和扩散非常重要,仅仅依靠技术的自然扩散带来的溢出效益,或者商业性的技术贸易都是不够的。为了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目标,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援助和技术转让。然而,长期以来,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真正积极意义上的技术转让进展十分缓慢。因此,未来国际气候制度的发展,非常有必要寻求通过制度化的手段,来推进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让。

(五)建立清洁发展机制,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要实现经济的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清洁发展机制(CDM)、节能减排是非常重要的方式和手段。通过开发CDM项目,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保护自然和森林植被,并有助于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充分利用和开发可再生资源,从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循环型社会的目的。

节能减排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节能减排是应对温室气体减排国际压力、能源供需矛盾和生态日益恶化问题的主要手段,是实现节约发展、低碳、清洁、低成本、低代价发展的方式。节能就是应用技术上现实可靠、经济上可行合理、环境和社会都可以接受的方法,有效地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实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发展目标的着力点。总之,包括CDM机制下的排污权交易制度是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产物,对不断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