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邓小平理论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从对抗走向合作

邓小平理论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从对抗走向合作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可持续发展思想邓小平没有明确提出和使用过“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但这并不意味着在邓小平理论中有一个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空场。“硬道理”——可持续发展的主词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主要内涵,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发展”,二是“可持续”。其实质是从“对抗”走向“合作”,建立一个有利于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邓小平理论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从对抗走向合作

(二)可持续发展思想

邓小平没有明确提出和使用过“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但这并不意味着在邓小平理论中有一个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空场。与西方学者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相比较,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不仅具有显明的中国特色,而且视野宽广、内容丰富、见解独到,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可持续发展理论,是指导当代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管用”的理论。

1.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辩证理解

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首要特点,是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中国化理解。这不仅表现在诸如“持续发展”、“继续发展”、“面向未来”等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的表述形式上,更重要的是他实际上已突破了西方学者对“可持续发展”的狭隘理解,使其内涵得到拓展,实质得到新解,主词得到凸现。

(1)“大持续”——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最初是从保持环境的角度提出来的。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对可持续发展所作的那个众所周知的定义,即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正是从保护环境和资源,以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角度对可持续发展界定的。那时,“可持续发展”常常是在生态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意义上使用的。邓小平从中国实际出发,在肯定保护环境重要性的同时,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角度论述中国的“持续发展”问题。他关于人口、资源、环境要协调发展,沿海、中部、西部要协调发展,效益和速度要协调发展,两个文明要协调发展,以及经济要持续健康发展,资源要合理开发利用,生产力要快速持续发展,生活要逐步不断提高等的论述中,无不渗透着在更加宽广和普遍的意义上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可谓“大持续”发展观。这种发展观扩大了可持续发展的外延,丰富了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从具体科学层面提升到哲学历史发展观的高度,具有显明的中国特色和重要的理论意义。

(2)“两手抓”——可持续发展的实质

邓小平与西方一些学者不同,不是在传统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立中,在“物本”还是“人本”、“人类中心主义”还是“自然中心主义”的“单面”思维中把握可持续发展的实质,而是从我国实际出发,运用辩证思维来揭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即全面协调发展。其通俗形象的表述就是“两手抓”。只有“两手抓”,才能实现社会的全面而持续的发展。“单打一”谈不上全面发展,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邓小平正是用这种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维来审视和指导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他强调经济要快速发展,但“不是鼓励不切实际的高速度”,还是要扎扎实实,“讲求效益,稳步协调地发展”。[22]“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23]针对“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邓小平严肃地指出:“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思?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24]因此,他谆谆教导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要坚持“两手抓”,即“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一手抓打击各种经济犯罪活动”、“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使政治、经济和文化,人口、资源和环境,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能够协调发展,整个社会得到全面而持续地发展。不难看出,在邓小平的视野中,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实质,正是“两手抓”即全面协调发展。

(3)“硬道理”——可持续发展的主词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主要内涵,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发展”,二是“可持续”。过去,人们讲发展但忽略了可持续性,这是一种片面性。但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中,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倾向性,即只注重“可持续”,而忽视“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西方一些学者甚至提出了为了保护环境,要实行经济的“零增长”以至“负增长”的主张。而邓小平则在这个问题上始终保持着清醒而正确的看法。他明确指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靠自己的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硬道理”凸现了“发展”这个中心和主词,揭示了可持续发展的落脚点即“发展”,科学地解决了“发展”与“可持续”的辩证关系,对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这是因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发展,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落后和贫穷不可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都依赖于经济的发展,所以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是第一位的。

2.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战略定位

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又一特点,是站在中国以至全人类的高度对可持续发展问题作了科学定位,为我国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思想理论根据。

(1)世界定位:“应当把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要从这个高度去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25](www.xing528.com)

邓小平认为,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核心是发展问题。持续发展是这一核心问题的集中体现,也是当代世界迫切需要解决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新课题。从发展中国家来看,摆脱贫困,求得经济快速持续发展,已成为头等大事和根本任务。从发达国家来看,“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发展速度问题,再发展问题”[26],亦即持续发展的问题。这一方面是由于南北差距越来越大,发展中国家这个广阔市场萎缩,世界市场未能有效拓展,制约了发达国家的继续发展。另一方面也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阻滞了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可见,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怎样发展,怎样持续发展的难题。所以邓小平指出,我们要把这一问题提到关乎全人类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和解决。

在邓小平看来,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和合作关系是解决当代世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针对国际形势的新变化,邓小平提出了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构想。其实质是从“对抗”走向“合作”,建立一个有利于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新秩序。他指出:“西方政治家要清楚,如果不帮助发展中国家,西方面临的市场问题、经济问题,也难以解决。”[27]因为,西方要发展,需要新的市场。在发达国家内部已到了饱和程度的情况下,新市场在第三世界那里。如果第三世界的经济问题不解决,继续贫困下去,“第三世界的发展,发达国家的继续发展,都不容易”,甚至“可能没有出路”。[28]所以,“发展问题既是发展中国家自己的责任,也是发达国家的责任。”[29]只有加强“南南合作”,推动“南北合作”,在“合作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中,才能促进各国经济发展,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

(2)中国定位:“我建议组织一个班子,研究下一个世纪前五十年的发展战略和规划,……要采取有力的步骤,使我们的发展能够持续”。[3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立足我国的国情,把握时代的主题,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提出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思想。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他就提出中国的发展不能走西方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1987年,邓小平在谈到如何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时又指出:关键看三条,其中之一就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31]1989年,他在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的谈话中再次指出:“我建议组织一个班子,研究下一个世纪前五十年的发展战略和规划,……要采取有力的步骤,使我们的发展能够持续、有后劲。”邓小平的这些思想的提出,为党中央、国务院制定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1994年我国正式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制定了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1996年3月,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式写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这些都是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体现,对我国国民经济保持长期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以及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邓小平还为我们初步设计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步骤。他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所制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是综合性的。在经济上,到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在政治上,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在文化上,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党的十三大把这一综合目标明确化,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邓小平根据我国的实际,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设计了“三步走”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步骤。“三步走”的战略充分考虑了现代化的艰巨性和现实可能性,体现了远大目标和求实精神的统一;高度重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体现了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统一;坚持以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衡量发展的一个重要尺度,体现了建设和效益的统一,因而它是符合我国实际的中国化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唯一选择。

3.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途径

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立足国情,提出了一整套关于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原则、途径和方法。其主要之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消除贫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很长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贫穷落后像一座大山压在中国人民头上。因此,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强调最多的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贫困,走向富裕。不消除贫困,就根本谈不上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第二,协调好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对计划生育更为关注,并逐步从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互关系的高度,来认识控制人口的重要性。他认为,中国要持续发展,就必须使人口的发展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利用、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相协调。正是在这样一种发展思路下,邓小平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这突出地表现在他对植树造林的深切关注上。他生前身体力行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并提出了“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的要求。他还强调说:“这件事,要坚持二十年,一年比一年好,一年比一年扎实。为了保证实效,应有切实可行的检查和奖惩制度。”[32]

第三,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邓小平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是相当丰富的。在他看来,只有“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才能为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物质与思想基础,保持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运行。否则,离开了精神文明的发展,就谈不上社会的全面发展,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因为,两个文明的建设是互为条件、相互推动的。物质文明建设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精神文明建设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必要的精神支持,保证物质文明建设的方向。“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33]

第四,改革开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杠杆。早在1985年,邓小平就明确指出:“改革的意义,是为下一个十年和下世纪的前五十年奠定良好的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后的持续发展。”[34]他还说:“如果改革成功,会为中国今后几十年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基础。”[35]我们就是要“通过改革,取得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条件”。[36]邓小平还十分重视对外开放,在他看来,只有开放才能使中国摆脱落后,求得快速、持续、稳定的发展。他说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37]因此,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就必须坚持开放方针,要善于学习,大量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先进设备,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

第五,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邓小平特别强调科技与教育对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他指出:“中国要发展,离开科学不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作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支撑,正在于它是强化综合国力、推动社会发展的一种强大动力。经济要持续发展,必须提高经济增长中的科技含量,依靠科技进步,走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资源、环境要持续发展,出路也在于广泛地运用科学技术,合理开发,综合利用,防治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实现共同富裕,也必须依托科学技术的进步。邓小平还十分重视教育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特殊作用。他多次强调过,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教育,教育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38]“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39]总之,在邓小平看来,科学技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教育是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