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新区发展目标定位-创新型高新区规划研究

高新区发展目标定位-创新型高新区规划研究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5-14南京高新区发展目标定位示意图1)生态科技新城之目标:拓展发展空间,培育经济亮点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高新区发展目标定位-创新型高新区规划研究

5.2.3 发展目标定位

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南京高新区的建设和发展目标必须以表5-7所列的利益相关者角度来考虑并综合资源、能力及机遇(图5-14)。从国家科技部、江苏省科技厅、商务厅组织者来看,南京高新区作为国家高新区必须执行“四位一体”的功能定位,把园区建设成为创新型高科技园区;从南京市委、市政府及市科技局规划局、国土局和高新区管委会等区域、地方管理者来看,希望把园区建设成为跨江发展的桥头堡、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辐射源;从浦口区政府、盘城街道、园区企业与职工等发展目标定位主要作用对象来看,希望把园区建设成经济发达、生活便利、环境优美的现代科技城。因此,南京高新区“二次创业”总体目标是将南京高新区打造成一个创新型高科技园区、现代化生态科技新城,成为引领南京跨江发展、高科技产业发展和江北城市发展的桥头堡,成为城乡统筹发展、和合的示范区。

img99

图5-14 南京高新区发展目标定位示意图

1)生态科技新城之目标:拓展发展空间,培育经济亮点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2007年,南京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跨江发展”的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科技城市”的新型理念,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南京经济社会历史性跨越的根本途径。为此,南京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关于提高执行力抢抓新机遇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目的就是发挥比较优势,做大做强生态产业,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生态经济发展质量。

2007年,南京高新区和所在行政区——浦口区全面整合,实施园区带镇,工业反哺农业,发挥高新区的作用,实现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化、集聚化发展,将盘城镇整体空间交给南京高新区统一规划、建设,为南京高新区建设生态科技新城提供强大的空间支撑,使南京高新区的总体规划面积达82km2、可建设用地面积约67km2,并拥有风景秀丽的龙王山和生态良好的朱家山河、滁河等诸多水体,为南京高新区建设生态科技新城奠定了极好的空间基础。

为进一步加快南京高新区发展,2009年3月,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快南京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举全市之力支持南京高新区发展,通过8至10年的时间把南京高新区建设成为生态环境良好、产业特色鲜明、配套设施完善、体制机制灵活、科技人才荟萃、创业环境优越的现代化生态科技新城,加快形成南京市新的经济增长极,促进高新区从产业区再到生态科技新城的跨越发展,走出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2)生态科技新城之基础:强化规划建设,优化发展布局

南京高新区根据生态文明的理念,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要求,加强规划建设、优化空间布局,打牢生态科技新城建设发展基础。

一是强化规划龙头地位。为做好生态科技新城的建设,南京高新区特别邀请东南大学为高新区编制园区概念规划,同时,还邀请南京大学和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的研究团队为高新区制定园区产业规划,在生态科技新城的各项规划中,充分体现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理念,真正彰显生态科技新城的特点和优势。根据这些规划,建成后的生态科技新城,作为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新空间、新平台,将聚集国内国际的先进生产要素,塑造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新亮点区域,力图在契合经济发展内在规律的基础上形成开放性的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路径。

二是优化空间发展布局。围绕南京高新区“园区带镇”的发展格局,结合建设现代化生态科技新城的战略任务,在龙王山周边地区主要发展现代服务业、生物医药电力控制软件产业,切实发挥“国家模式动物研究及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的作用,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在泰山科技产业园,重点抓好轨道车辆产业建设,同时结合浦口区桥北地区规划功能需要并依托浦口区已形成的交通、物流、配套设施等优势,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力争将泰山科技产业园打造成为科技商务中心、技术研发中心、创新孵化中心、资本运营中心;在宁启高速铁路和宁淮高速公路以西建设生态科技产业园,主要以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先进制造业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汽车制造产业、生物能源、新一代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及设备等产业。(www.xing528.com)

3)生态科技新城之内涵:发展绿色经济,构筑产业支撑

建设生态科技新城的基本内涵为“绿色之都、产业高地、创新之城、黄金商圈”。“绿色之都”,就是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气更爽、居更佳,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园林城市的各项要求,高起点编制绿地系统规划、高水平开展绿化设计,与城市绿化建设融为一体,形成绿化特色,塑造园区个性,形成自然、清新、生态的园区环境风貌;重点加强对龙王山生态系统、自然与人工湿地以及水域生态系统的保护、建设与管理,最大限度地减轻人为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在主要水系、主要干道和各个功能区之间,高标准规划具有生态、绿化、美化功能的绿色通道、绿色走廊和防护隔离带,不断优化空气、水等环境质量,着力打造富有生态内涵的现代化园区;按照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要求,着力发展绿色产业、绿色文化,建设绿色企业、绿色单位,积极倡导绿色GDP、绿色文明等,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生态与经济更加和谐

“产业高地”,就是要围绕“高新产业引领、传统产业提升、优势产业突破”的思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项目,着力把南京高新区打造成全省、全市的高新技术产业高地。一方面重点打造以南车集团轨道车辆产业集群和上汽浦口基地汽车产业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产业。从政策、技术、资源等方面入手,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支持建设研发中心,形成产业聚集、创新集聚优势,力争到201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 500亿元的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另一方面,强力推进重大项目的招商及落地。目前,总投资30亿元的苏美达太阳能产业基地已落户南京高新区;正在加快建设焦点科技、远景新能源等重点项目。

“创新之城”,就是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持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实现创新资源聚集、创新环境优化、创新业绩突出。完善创新支撑体系:在完成中科院软件创业大厦、动漫大厦等创新创业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整合科技创业服务中心、软件创业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创新资源,大力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能力。目前,全区拥有863高技术成果产业化基地2个,国家、省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60余个。到2015年,力争新建成10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或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一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强化创新企业培植:在目前全区拥有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100多家,拥有上市企业10家的基础上,鼓励园区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积极上市融资。建设孵化培育载体:全力推进金榜集团27万平方米的蓝宝石科技大厦、30万平方米的亚马逊软件科技园和12万平方米的南京归国留学人才创业园大厦的建设。

“服务之城”,就是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将龙王山和泰山科技产业园打造成为科技商务中心、技术研发中心、创新孵化中心、信息软件中心、资本运营中心,形成充满活力、繁荣昌盛的城市商圈之一。科技商务中心: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参与中央商务区(CBD)和生态科技商务区(EBD)建设,积极打造精品工程、标志性建筑,建设南京江北地区一流的中央科技商务中心。科技研发中心:积极支持国家电网公司下属的南京南瑞电力自动化公司和南京电力自动化公司在高新区建设电力控制软件工程技术中心,帮助焦点科技有限公司等园区企业申建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孵化创新中心:依托国家级南京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和省级三药创新基地,通过为孵化企业提供更多的创新服务,争取国家、省、市创新基金和火炬计划等多方面支持,同时大力建设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信息软件中心:以软件创业中心、动漫大厦、亚马逊软件科技园等建设为载体,促进国内外优势IT企业在高新区有效聚集,积极发展嵌入式系统、工业控制软件和电信增值服务软件,推动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建设省级软件与服务外包示范区。资本运营中心:积极引入金融、保险、证券创投、风投、资产管理、担保等机构,加大与国家开发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浦发银行、市商行、省风投等金融投资机构的合作力度,努力把高新区打造成资本聚集区和资本运营中心。

4)生态科技新城之保障: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服务体系

建设生态科技城,需要形成良好的体制、政策、人才环境和完善的服务体系,构筑起绿色发展、生态经济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一是创新体制机制。为加快南京高新区的开发建设,高新区和浦口区要进一步进行整合,对区域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做出重大调整,实行“上合下分”(主要领导交叉任职、其他领导各负其责)的管理体制,同时要从浦口区和在全市范围内选拔优秀干部到高新区工作。南京高新区应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通过“两推一述”、竞聘上岗等方式选拔优秀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同时,试行人才派遣制,在缓解人员不足的同时大大降低用人成本。

二是完善政策法规。为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南京市制定出台了《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条例》、《关于进一步加快南京市现代服务业的决定》,南京高新区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南京高新区鼓励产业发展、促进招商引资优惠的政策》、《招商引资目标责任考核试行办法》以及入区创新创业等政策措施。目前,正在制定《南京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条例》。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出台,为南京高新区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是强化人才支撑。针对留学归国人才入区创业,南京高新区制定了《留学归国人才创业园管理暂行办法》、《鼓励和扶持留学归国人才创业若干措施》,对技术含量高、创新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项目,经评审和批准,可给予最高100万元的资助。针对两院院士入区承担项目开发、课题研究、技术咨询、提供智力服务,南京高新区出台了《柔性引进两院院士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对柔性引进到高新区工作、与用人单位签订了3年以上工作协议的院士,提供住房补贴100万元;对从事科研工作的,根据其项目进度分期分批资助总共不少于100万元的科研经费。目前留学归国人才创业园累计吸引了60多名留学归国人才入园创业,聘请了一批国内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作为南京高新区规划设计、产业发展顾问

四是优化发展环境。根据省、市相关部门的授权委托事项,规范行政程序,精简审批事项,提高工作效率。制定了《南京高新区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办法(试行)》,组织开展了“整治发展软环境、建设服务型机关”专项活动,严禁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建立工管委领导联系项目协调机制,完善星级式的亲商、安商、扶商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全心、全程、全天”的服务,营造了优质的服务环境。加大宣传工作力度,组织中央、省、市、有关媒体深入南京高新区采访报道,进一步提高南京高新区知名度和影响力,营造支持南京高新区加快发展的浓厚氛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