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技生产力研究:发展轨迹的反思

科技生产力研究:发展轨迹的反思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科技生产力发展轨迹的反思邵铁全一、科技生产力概述1.生产力的组成生产力是指劳动者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生产社会物质财富的现实力量。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多处可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构成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时代平台。

科技生产力研究:发展轨迹的反思

科技生产力发展轨迹的反思

邵铁全

一、科技生产力概述

1.生产力的组成

生产力是指劳动者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生产社会物质财富的现实力量。作为一般劳动过程,就具有一般劳动过程的一般要素。可以说,最初出现的两个要素是“人和自然”,即“劳动和劳动的自然物质”,或者说“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也就是说,构成一般生产力的一般要素是作为主体的人(劳动者)和作为客体的自然(劳动的自然物质)。具体一点说,作为生产力的主体性要素的人—劳动者,可以“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作为生产力的客体性要素,是劳动过程中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及物质要素,即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因此,生产力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大要素的整合。生产力的三大要素又是具体与抽象、有形与无形、外在与内在的统一,其中具体的、有形的、外在的组份称为刚性组份,表现为三要素的实物形式;而抽象的、无形的、内在的组份称为柔性组份,综合表现为科学技术。

2.科学技术与生产力

把科学技术纳入生产力范畴,首先是马克思提出来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萌芽于19世纪40年代,形成于19世纪50年代。其典型命题是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中指出的:“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毛泽东同志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也论述过这个问题。他在1963年指出: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就无法提高。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基本思想,也是列宁和毛泽东的基本观点。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处的时代,正值第一次科技革命到第二次科技革命之间,科学技术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马克思和恩格斯以敏锐的目光,透视到了历史发展的深层动因,总结了历史事实,得出了科学结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多处可见。列宁和毛泽东理论创新的时代,正值第二次科技革命到第三次科技革命之间。与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处的时代相比,此时的生产力已由机械化发展到了电气化,科学技术的历史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发挥。但与第三次科技革命—现代科技革命相比,第二次科技革命只能算科学技术量变中的部分质变。诚如是,现代科技革命才真正是文明时代的分界线。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生产力定位的首要命题。邓小平同志于1988年,在两次谈话中三次讲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巡讲话中重申这个命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他的科技思想的精髓,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学说和生产力理论的创造性发展。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继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之后,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又一次创新,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最新形态。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科学技术又进行了先进生产力的时代定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构成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时代平台。

3.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形式

马克思关于“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精辟论述,明确指出了生产力的发展中,科学技术等柔性组份所起的关键性作用。其作用形式是以自己的知识、技巧、工艺等,通过渗透或物化到生产力的刚性组份中,从而加强或提高三大要素的素质和整体生产力的素质来体现的。

首先,科学技术增强了劳动者的技能,提高了劳动者的能力。劳动者能力的提高主要靠科学技术的强化和渗透。劳动者掌握的科学技术越多,其劳动能力就会越大,创造的劳动成果也就会越多。劳动者掌握科学技术的先进程度和数量的多少,对于提高生产力有直接的关系。

其次,科学技术渗透到劳动资料中,使其数量更加强大,质量更加精良,从而,劳动者改造自然或生产物质产品的能力也就越大。因为劳动资料的变革,是由科学技术直接推动的,这是科学技术渗透、物化的结果。

第三,科学技术使劳动对象范围扩大,质量提高,从而形成巨大的现实生产力。马克思曾指出:“那些在原有形式上本来不能利用的物质,获得一种在新的生产中可以利用的形式;科学的进步,特别是化学的进步,发现了那些废物的有用性质。”

总之,科学技术发挥作用的过程,是一个运用科学和技术提高劳动者的科技素质、劳动资料的数量、提高劳动资料的质量和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提高劳动对象质量的科技化过程。

二、各阶段生产力的特点

人类社会诞生以来直到今天,可以把生产力划分为古代生产力、近代生产力和现代生产力三个大的历史发展阶段。

1.古代生产力阶段(www.xing528.com)

古代生产力的特点可以简要概括如下:其一,主体性要素即劳动者是“体力型”;其二,中介性要素,生产工具主要是手工工具(从石器到青铜器和铁器);其他劳动资料,特别是能源利用装置,除了人的体力的利用,就是畜力、水力、风力等自然力的利用装置;其三,客体性要素,主要是天然的资源、天然的原材料。当然在人与自然交换的物质材料、能量和信息三种形态中,古代最重要的是物质材料,因为它的开发,直接引起了生产工具的进步,如旧石器、新石器、青铜器、铁器,此外还有陶器、瓷器等等。也就是说,作为古代生产力发展阶段的客观标志的生产工具,它变革的关键是制造工具的材料。该阶段科学处在朴素的、不系统的阶段,即前科学阶段,技术主要是实际经验的结晶,生产力显然是以刚性组份占主导地位。所以古代生产力又称为刚性生产力,农业生产力。

2.近代生产力阶段

近代生产力的主要特点是:其一,主体性要素即劳动者是“知识型”,指劳动者有相当的文化知识,不像古代的奴隶、农奴农民只在体力劳动中积累一些生产经验。随着生产力发展,工人的科学技术理论知识愈来愈有所提高;由于近代生产力以复杂的机器和机器体系为主要生产工具,生产是科学的直接应用,生产技术的专业化、系统化,出现了在总体劳动者中占有越来越大份量和起着无法替代作用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他们不仅是“知识型”,也可以称之为“科技型”。其二,中介性要素:生产工具以机器和机器体系为核心,由机械化逐渐向半自动化过渡,并已出现某种自动化的生产线、自动化工厂;有了庞大的基础设施,能源利用装置(包括各种形式的动力机器、动力传送设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代自然科学以及其应用的工程技术,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科学技术与生产的关系出现了新的特点。其三,客体性要素:天然的自然资源、原材料固然仍是重要的劳动对象,但是经过人的劳动加工的自然资源,特别是人工合成的材料、人化的自然资源、人工的资源已经成为重要的劳动对象。而且,随着物质生产力的积累,大批劳动资料和基础设施,客观精神化了的科学理论知识,也变成生产力中客体性要素的重要内容。总之,近代生产力已表现出刚性组份减少、柔性组份增加的趋势,所以近代生产力又称为工业生产力。

3.现代生产力阶段

现代生产力具有与古代、近代生产力显著不同的特点,表现在:其一,主体性要素。劳动者是“科技型”的,科学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是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最有开拓性的要素。其二,中介性要素。生产工具和其他劳动质量,不仅是自动化,而且向智能化方面发展。电子计算机,特别是智能型电子计算机的发明、研制和运用,预示着机器和机器体系不仅代替人的体力劳动,而且越来越多地承担起人的脑力劳动。微电子技术渗透到各种生产工具、劳动资料以及整个生产过程和社会生活过程,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过渡。而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不断变成现实。科学,不仅是自然科学,而且有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等学科,也愈来愈变成现代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其三,客体性要素。人工的资源(人工合成材料)、人化的自然资源(人的劳动加工过的原材料)已成为主要的劳动对象。当然,这些资源离不开天然的自然资源,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已经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促使社会生产力功能的根本性转变,不仅指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控制自然的功能,而且还包括石英自然、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功能。显然,现代生产力中柔性组份已占有主导地位,因此现代生产力又称为柔性生产力、信息生产力。

三、生产力的发展趋势

1.生产力的加速发展

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呈加速态势。古代生产力的刚性生产力、农业生产力在五千年间进行着缓慢的量变。公元16世纪至18世纪,古代生产力发生了质变,让位于近代工业生产力。工业生产力的最终形成以18世纪70年代第一次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生产力的机械化”为标志;在工业生产力高速量变的过程中,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技术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电气化”,这是工业生产力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由于工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必然快速孕育出新的生产力形态。公元20世纪50年代,伴随着现代科技革命的发生,近代工业生产力发生了质变,让位于现代的柔性生产力、信息生产力。现代生产力对科学技术有着极强的依赖性,科学技术是柔性生产力、信息生产力的轴心。因而,其比工业生产力更先进,是当代先进生产力的最高代表。它的形成标志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2.生产力的结构演进

生产力结构的历史演进,展示了从传统的刚性生产力到现代的柔性生产力的历史转型。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柔性组份的核心内容。它的介入,历史地改变了生产力的逻辑结构,传统的三元结构(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逐渐让位于现代的二维结构(刚性组份和柔性组份)。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的逻辑空间不断扩大,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现代生产力系统的逻辑中心,历史地改变了生产力的逻辑结构和存在形态。

科学技术不仅改变了生产力的结构,而且也改变了生产力的功能。人类生产力从古代的刚性农业生产力到近代工业生产力,再到现代的柔性信息生产力的依次更替,既是生产力结构的软化史,也是生产力功能的强化史。人类社会就是在生产力的不断演进中得到发展的。正如邓小平同志于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的:“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志诚.生产力经济学基础问答.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87

[2]余少波.社会生产力新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6~67

[3]刘吉发.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多维透视.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

[4]江泽民.论科学技术.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