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晋剧唱腔旋律研究-补充部分解析

晋剧唱腔旋律研究-补充部分解析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补充部分补充部分,是核心音列及模进音列的后缀部分。例1-3-2:补充部分的旋律上例的核心音列落于主音“5”上,旋律似乎应该结束了,但由于这时唱腔中的唱词并没有完结,还须进一步演唱,而且音乐也带有前进的需求,所以,出现了一个补充的旋律。例1-3-3:补充部分的旋律这一例与上例的情况大致相同。

晋剧唱腔旋律研究-补充部分解析

(三)补充部分

补充部分,是核心音列及模进音列的后缀部分。当核心音列或模进音列出现在句首或句中时,其后有时就会携带一个补充部分。补充部分的篇幅可大可小,通常以半拍、一拍或一拍半的小句式出现。它的作用有三:一是将核心音列或模进音列的落音递送到相应的拍位,进行拍位的补足,比如从弱拍递送到强拍上或从强拍递送到弱拍上;二是唱词未尽,需增加旋律;三是宣泄和延伸表演情绪。

例1-3-1:  补充部分的旋律

上例两处出现了补充句,一个在核心音列之后,一个在模进音列之后。核心音列之后的补充句是对调式主音的补充,如上例是对“5”字的补充;模进音列之后的补充句则是对模进音列结束音的补充,如上例是对“1”字的补充。

例1-3-2:  【介板】补充部分的旋律

上例的核心音列落于主音“5”上,旋律似乎应该结束了,但由于这时唱腔中的唱词并没有完结,还须进一步演唱,而且音乐也带有前进的需求,所以,出现了一个补充的旋律。

例1-3-3:  【介板】补充部分的旋律

这一例与上例的情况大致相同。(www.xing528.com)

例1-3-4:  【二性】补充部分的旋律

例1-3-5:  【四股眼】补充部分的旋律

以上两例补充部分的旋律,都带有总结或拍位补足的性质,同时也为的是情绪延伸,使音乐意韵更加完满,情绪挥发更加到位。

补充部分的旋律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补充的旋律与其前面的旋律相近或部分相同,形成了变化重复的结果,如例1-3-2、例1-3-3、例1-3-4。另一种是补充的旋律与其前面的旋律除主音相同外,其它均不同,如例1-3-1、例1-3-5。

模进音列之后的补充句会因为模进音列结束音的不同而不同,例如以“2”字结束的模进音列,其后的补充句则对“2”字进行补充。以此类推。

综上所述,在纷繁复杂的晋剧唱腔中,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一个规律:以核心音列和模进音列为元,以前扩部分和补充部分为辅,就可以构成晋剧唱腔旋律。我们可以把这个规律看作是晋剧唱腔旋律的结构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