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末主要社会政治思潮-清末民初政治研究

清末主要社会政治思潮-清末民初政治研究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章清末主要的社会政治思潮所谓社会政治思潮,大体是指在人类社会变迁和发展的特定历史时代,一定阶级、阶层或政治集团的政治意识、观念、思想、主张等经过广泛传播而普遍流行的政治风气,因而也可以称之为“时代思潮”。围绕着这个颇难把握的主题,在清末并不太长的岁月里,各种社会政治思潮迭相出现,中国的仁人志士几乎用遍了当时理论武库中能够找到的一切武器。

清末主要社会政治思潮-清末民初政治研究

第三章 清末主要的社会政治思潮

所谓社会政治思潮,大体是指在人类社会变迁和发展的特定历史时代,一定阶级、阶层或政治集团的政治意识、观念、思想、主张等经过广泛传播而普遍流行的政治风气,因而也可以称之为“时代思潮”。梁启超后来在回溯清代学术变迁与政治之关系时说:“今日之恒言,曰‘时代思潮’。此其语最妙于形容。凡文化发展之国,其国民于一时期中,因环境之变迁与夫心理之感召,不期而思想之进程,同趋于一方向,于是相与呼应汹涌如潮然。”不过,“凡‘思’非皆能成‘潮’;能成潮者,则其思必有相当之价值,而又适合于其时代之要求者也。凡‘时代’非皆有‘思潮’;有思潮之时代,必文化昂进之时代也。”[1]同时也应当看到,在历史的大转折时期,也常常会出现性质和价值取向不同的多种或两种主要社会政治思潮相互辩难、彼此扬弃与流转交替的局面。正如李大钊在五四时期所指出的:“宇宙的进化,全仗新旧二种思潮,互相挽进,互相推演,仿佛像两个轮子运着一辆车一样;又像一个鸟仗着两翼,向天空飞翔一般。我确信这两种思潮,都是人群进化所必要的,缺一不可。”[2]清末彰显出的社会政治思潮,就是这样一番景象。(www.xing528.com)

如前所述,随着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侵略的步步深入和扩大,中国被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的漩涡之中。除了炮舰、商品和资本对中国社会的强烈冲击外,西方资产阶级形形色色的思想文化也蜂拥而至。欧风美雨的洗刷与销蚀,社会矛盾的激化与震荡,致使中国传统的封建思想文化陷入了从未有过的困境,发生了急剧的裂变。西学与中学的交汇,新学与旧学的碰撞,在神州大地上掀起了万顷波涛。如何收拾破碎山河,整合各种文化,重建民族精神,遂不可避免地摆在全国朝野的面前。与此同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艰难竭蹶中产生并缓慢地向前发展,也必然会引发中国社会内部阶级关系与各种政治力量的新变化,从而孕育出有别于往昔的各种新的政治学说与社会思潮。于是,既要反对西方(侵略)又要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方式、制度和思想),既要反对封建主义又要维护民族尊严与特性,以实现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即现代化),就构成了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和政治主题。围绕着这个颇难把握的主题,在清末并不太长的岁月里,各种社会政治思潮迭相出现,中国的仁人志士几乎用遍了当时理论武库中能够找到的一切武器。而民族主义(包括传统的和现代的)则以不同的组合或切入方式始终贯穿于几乎所有的思潮之中。但是,不论是维新变法还是民族民主革命,不论是旧式农民战争还是国粹主义、无政府主义,以及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等等思潮,都未能将中国引上真正的独立民主和富强之路。然而,各种思潮的交替盛行与彼此扬弃,都是中国人在追求真理长途中迈出的可贵的一步,显示了一种努力探索或觅路突破的拓荒精神,当然不能说毫无意义。毕竟,中华民族的重新崛起与复兴,正是肇端于这种无止境的探寻、追求与奋斗的方方面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