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和谐社区人际关系研究

和谐社区人际关系研究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协调而亲密的人际关系有利于身体健康。修茨提出了基本人际关系取向理论。

和谐社区人际关系研究

第二节 社区人际关系研究

一、人际关系概述

1.人际关系的概念

人际关系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有关人际关系的界定很多,各有偏重。广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角色关系、文化关系、心理关系等一切方面”。沙莲香在2000年研究中认为,在社会心理学中,人际关系大多被定义为“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关系”,它关注的是这种心理关系的亲密性、融合性和协调性的程度,其构成成分有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

对于人际关系的理解,我国大多数研究者都认为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心理距离和联系。时蓉华认为,人际关系是人们交往过程中结成的心理关系和距离。郭民良认为,人际关系是通过交往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心理关系和相应的行为表现。周振明、孙松屏认为,人际关系应包括3种成分:认识成分、动作成分和情感成分。其中认识成分指相互认识、相互了解,是人际关系的理性条件;动作成分指交往动作,是人际关系的外在表现和结果;情感成分指积极的情绪情感或消极的情绪情感,是人际关系的基础。

2.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

多年来,在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的界定上,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混淆,因此,说到人际关系就不得不提人际交往。周振明、孙松屏认为,人际交往主要反映的是团体内人与人之间联系的过程及形式,而人际关系则侧重于体现人与人之间在联系形成后建立的各种形态的心理关系状态(包括认识、情感及外在行为方面)。研究人际关系是研究人际交往的深入,研究人际交往为研究人际关系作了必要的准备。金盛华、张杰也指出,由于交往领域所讨论的问题与人们日常的概念十分密切,人们已经习惯将人与人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过程称做交往,而将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起来的稳定情感称做人际关系。

从研究者们的观点可以看出,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联系,包括认识、行为和情感等方面,涵盖范围比较广。而人际交往则主要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行为方面。

3.人际关系的作用

根据对国内外人际关系研究的分析,时蓉华认为,人际关系具有3种作用。

第一,人际关系影响幸福感。研究表明,结婚的人或有朋友的人能够体验更多的幸福感,尤其是婚姻关系可以使个体感受最大的幸福。在同一年龄层次的人群中,结婚者比不结婚者要更幸福些。友谊可以唤起人们的积极情绪,使个体体验更多的幸福感。

第二,人际关系影响心理健康。心理学研究认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非常有利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反之则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第三,人际关系影响身体健康。协调而亲密的人际关系有利于身体健康。研究发现,人际关系与人们的寿命长短有关,尤其婚姻关系对身体健康状况的影响特别强。

4.人际关系的基本理论

(1)国外人际关系基本理论。

第一,人际交往理论。人际交往理论是在人际交往模式的基础上建立的,主要包括象征性交往论、社会交换论、自我呈现论、场合交往论和T组理论等。

象征性交往论强调人类生活和行为意义,其代表人物为美国学者米德。该理论强调符号和语言在人类交往中的作用,从人的心理特点出发,提出了公式:刺激——符号的意义——反应,并认为人际关系可以用模式图来表示。象征性交往论强调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应,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它夸大了符号的作用,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社会交换论可以用来解释人际互动规律,由霍曼斯于1961年正式提出。该理论认为,人际交往活动具有社会性,涉及交往者的报酬和代价,并且存在着一种公平原则。一般来说,一个人在交往中付出得越多,他想从别人那里获得得也越多。同时一个人的获得与付出之比,与对方的这一比例大致相同,则这个人会身心愉快,心理平衡,交往会继续,否则就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发展。社会交换论重视人与人交往的平等关系,强调公平原则,这对人际关系相关领域的研究有所启发,但是该理论把人际关系仅仅简单地看做是利益交换关系,忽视了人的品质作用,是片面和狭隘的。

自我呈现论的代表人物是戈夫曼,该理论认为,交往者为了得到某种报答,譬如得到赞扬、好评,或使别人喜欢自己,向别人有计划地呈现自己、表演自己,形成自己想要表现出来的形象,即交往者通过在交往过程中控制自己的言行,使他人对自己形成一种印象,这种印象正是交往者希望给他人留下的印象。自我呈现论强调交往者的目的和动机,认为人可以为了形成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主动地呈现自我,但是这个理论认为人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却是违背道德原则的。

场合交往论认为,交往个体受交往情境以及自我认知两个因素的影响。交往者会对不同的场合作不同的解释,根据特定的场合作出特定的行为反应,或分析评价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场合的要求,换言之,视情况而定,具体情境具体分析。

T组理论由心理学家勒温提出,其主要观点为,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并不能感受到自己的角色、地位、目的、动机以及情感。事实上,如果交往中的人们对自己的角色、地位、目的、动机更加敏感,更善于表露自己的情感并进行情感交流,则更能够使双方产生共鸣,达成默契,更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群体目标的达成。T组理论的可取之处在于注意到了潜意识对人际交往的作用,但忽视了对人们交往行为的研究和考察,有失偏颇。

第二,人际特质理论。人际特质是指个体特有的人际关系的基本倾向。修茨提出了基本人际关系取向理论。该理论认为,人有3种人际需要和两种表现方式,构成6种人际关系倾向,即主动包容式、被动包容式、主动控制式、被动控制式、主动情感式、被动情感式。主动包容式的个体主动与他人交往,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被动包容式的个体,不主动与他人交往,期待他人接纳自己,包容自己,比较孤僻;主动控制式的个体喜欢拥有权力,喜欢控制他人;被动控制式的个体,喜欢听从别人的领导,愿意顺从他人;主动情感式的个体,主动表达自己的情感,主动对他人表示喜爱,亲密;被动情感式的个体对他人显得冷漠,不会表达自己的情感,期待他人对自己表示亲密。修茨的人际特质理论有助于我们根据他人不同的人际关系倾向,采取不同的交往方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另外,心理学家霍妮也将人际关系分为3种类型:逊顺型,这种人总会考虑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别人是不是喜欢自己,根据别人对自己的态度采取适当的行为;进取型,这种人比较自我,总会以自我为中心考虑问题,譬如会考虑其他人对自己的用处,从而采取行动;分离型,这种人比较孤僻,不愿意主动与他人交往。霍妮的人际关系类型学说有助于人才的合理分配,对我们的职业选择和职业生涯规划也有很大启发。

第三,人际激励理论。人际激励理论建立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目的在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改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海德的归因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主要研究激励人的行为的原因和动力。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5个层次。一般情况下,需要的满足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低级需要得到了满足,才能发展高级需要,需要的层次越低,满足需要的动机就越强烈。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划分了层次,并提出这些需要可以逐层实现,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但是他认为只有低层次的需要得到了满足,高层次的需要才有可能实现,这一点否认了理想、信仰对人行为的激励作用。

海德的归因理论认为,每个正常人都是“心理学家”,都有能力去预测别人的行为。海德指出,事件的原因分为内因和外因两种。内因是指性格、情绪、能力等,外因是指环境、天气情况等。人们在成功时,应该归因为能力强以增加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失败时应归因为不够努力或归因为外因以避免伤害自尊或产生自卑心理。人们通过推断因果关系来控制人际关系。

期望理论认为,当人们心理存在某种目标,并且这个目标具有实现的可能性时,人们的积极性最高,创造力最强。在人际关系中,人们只有期望并知道如何实现目标,才能够主动跟别人交往,和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个理论的不足之处在于,夸大了人主观因素的作用,忽视了外因造成的影响。

公平理论着重研究公平对人际关系的作用。该理论认为,人们期待自己得到公平待遇,公平与否是和别人比较得来的,即当一个人的付出与得到的回报之比与他人的这个比例相同时,则其认为是公平的,否则就认为是不公平的。如果人们觉得自己得到了公平待遇,就会表现出团结合作的态度,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否则就会造成人际关系紧张。

(2)国内有关人际关系的基本理论。中国是五大文明古国之一,五千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富灿烂的文化,形成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光辉灿烂的文化体系。在中国的传统哲学中,蕴涵着丰富的人际交往思想理论。

在中国,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体系中,“和”的思想有着重要的地位。孔子强调“礼之用,和为贵”,追求现世和谐、社会的和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并将“和而不同”作为理想;孟子则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意味着和谐的观念可以形成一种合力,这种合力能够增强人们所组织成的共同体的力量。认为只有在“人和”的环境下,内部的协调状态最适合于目标的实现。

汤一介先生认为,儒家的“太和”观念实际上包含着四个方面: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们之间的和谐,自我的内外和谐。这样大体上构成了“普遍和谐”观念。儒家一直把和谐作为努力追求的最高价值境界。孔子的学生有子提出了“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知,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强调了儒家以和谐为伦理规范和社会规则的根本原则,和谐的观念是“礼”的运用的核心。同时,和谐的实现,也需要作为社会伦理规范的“礼”来规范人们的言行。

春秋末期的墨子,提出“兼相爱,交相利”的人际关系原则,墨子认为建立和发展人际关系必须以对对方有利为原则,天下种种祸患,都是由于人际交往中损人利己、相互诬陷而造成的。战国时期荀子,在人际关系研究方面提出人性恶的理论和人能合群的学说。他说:“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育瞬,彼不育睽也。”

汉朝董仲舒提出,“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在这里,董仲舒把“和”提到了关涉天地生成的根本性的地位。张立文也从“和合学”的角度认为,“所谓和合,是指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中诸多元素、要素相互冲突、融合,与在冲突、融合的动态过程中各元素、要素和合为新结构方式、新事物、新生命的总和”。各种要素的和合是在冲突与融合的过程中形成新的“结构方式”,这种结构方式则意味着组成结构的各种要素之间处于内在均衡,即处于和谐状态。此外,中国哲学史上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和者,阴阳调、日夜分而生物。”等则使和谐的观念充满了辩证法的色彩。

纵观古代关于人际关系的理论和思想,我国很早就形成了比较系统的人际关系原则,制定了较详细的规范,这对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二、人际关系的研究现状

1.国内人际关系研究现状

国内很多有关人际关系的研究都是涉及到大学生,大学生所在的校园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社区。李全彩认为,大学生校园生活会遇到各种困扰因素,而人际关系问题是大学生校园困扰的第一大问题。

吴广宇的研究认为,大学生人际关系虽然总体上是比较和谐,但也是所有困扰大学生活的第一大问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年级的高低成正比;受经济状况的影响较显著,贫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远远低于经济状况好的学生;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女生异性交往能力远优于男生;同学关系问题较师生关系问题更突出,而寝室同学关系又是其中最突出的问题。

唐为民采用美国社会学家、心理学家莫雷诺的社会测量法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进行了测量,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在总体上不是很理想,在性别和文理两个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在城乡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城市学生的人际关系比农村学生好。由于学分制的推行使班级成员之间的关系存在一定程度的离散化。

卢远对大学新生人际交往的社会调查中发现:认为目前“最为担忧的问题”是“人际关系困难、难以适应新环境”的有18%;对自己的人际关系“不满意”或“不太满意”的有22.6%,只有27.8%同学认为人际关系“良好”;35.7%的同学认为与人交往是“互惠互利”;有11%的同学明确认为人际关系是“自私的和利用的”。

吴永强等对大学新生的人际关系调查研究表明:大一新生的人际关系困扰程度高于大学生整体状况,其中,大学新生人际关系困扰的总检出率为36.1%,即刚步入大学的大一新生比较容易出现人际关系困扰。女生的人际交往优于男生,女性细腻、温顺、忍耐力强使其待人接物的能力相对较强,男大学生异性交往心理迫切、目的性强则使其与异性交往不够自然,从而带来一定的困扰。

2.国外人际关系现状研究

大学生活的转变面临着一些潜在的压力,如经济、责任和任务的改变,同样在家庭和人际关系上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其中涉及亲密关系的问题受到最多的关注。麦克尼克在1962年指出,大学新生面临着新的环境挑战和处理现实的危机,他们需要适应全新的,与以往不一样的环境。大学新生要求适应过于繁重的学术压力和全新的教学系统。在没有较好的学习条件下,一年级新生不仅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吸收大量的学术资源,获得有效的学习习惯,还要掌握一些技能去处理大量的作业和精细综合的笔记。这将导致一些学生在适应大学社会网的问题上产生困难,在与同学的交往中,存在着严重的压力和挫败感。原因可能有:学生由原来高度一致的文化大背景突然转到众多不同社会文化大背景,这让他们产生压力;少数同学因语言和文化的原因受到冷落、歧视、孤立,甚至在生活中感到脆弱;大学生开始接触一些日常事务,如和同伴合作,离开家,选择职业等,他们面临着心理发展阶段的新问题和向成人过渡的压力。

3.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

对人际交往的影响因素分析是多方面的,汪汉荣认为,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不外乎文化、心理、社会这三种因素。陈明银把人际交往的障碍归结为不利的心理因素、文化差异的冲突、人际认知的偏差三个方面。王牧野等人的研究表明,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体现在:世界观人生观的不一致;各种错误思想是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家庭文化背景对人际交往观念有着直接的影响;生理原因也能影响人际交往。

三、人际关系的测量

1.社会测量法

社会测量法又称社交测量法,目的在于测量群体中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揭示成员之间的情感好坏及其程度。人际选择一般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肯定选择,譬如我喜欢和某人一起逛街;第二种是否定选择,譬如我不愿意与某人坐在一起;第三种是不选择。肯定选择意味着接纳,反之则意味着排斥,不选择意味着不接纳也不排斥。那么个体的选择就体现了他本人对其他成员的好感或厌恶感,也体现了这个个体与其他成员的心理距离的远近,即人际关系状况。

社会测量法的具体操作方法为:首先确定选择内容及其标准,然后规定选择的数量,有时还要考察肯定或否定的程度,如我最愿意与之合作的人当中第一个是谁,第二个是谁,第三个是谁等。其次确定被试的选择方法。被试在进行选择时可以运用以下几种选择方法:参数顺序选择法、非参数选择法、非参数简单选择法、参数简单选择法以及接纳水平等级分类法等。然后据此编制问卷、实施测量。将测量的结果加以整理,制作成图表,被试的人际关系状况就能一目了然。

社会测量法能够很快地揭示被试的人际关系状况,对人际关系的研究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但用这种方法测量的人际关系仅仅是人与人的表面关系,并不涉及表面关系背后的深层动机,同时采用问卷测量,人们也有可能掩饰自己的真实情况,致使测量到的人际关系状况不真实,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参照测量法

参照测量法由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创立,目的在于测量出群体中最有影响力和最有威望的人物。参照测量法测量的不仅仅是人们表面上的好恶感,它还考虑到人们作出选择的动机,认为大家喜欢的人不一定是群体中最有威望的人物,动机制约着人们的选择。

参照测量法的具体方法为:首先让群体中的成员进行相互评价,把对每个人的评价都集中起来,分别放在各个信封里。大家看不到所有人对自己的评价,但可以提出几个人的名字,能够看到这几个人对自己的评价。一般来说,大家都希望看到自己认为最值得信赖,最有见解的人对自己的评价。通过考察大家的提名情况,可以测量到群体中比较有威望,影响力比较大的人物。

参照测量法掩饰了测量的真正目的,使被试自然而然地呈现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和动机,测量出真实的信息。但当被试人数比较多时,工作量比较大,费时费力。

3.贝尔斯测量法

贝尔斯测量法由贝尔斯在1950年创立。该方法认为,通过考察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过程,能够揭示出人际关系的本质。贝尔斯把人与人相互交往划分为四类12项变量:第一类是肯定情感,包括支持和赞扬、表示满意和和睦三个变量;第二类是否定情感,包括反对和贬低、表示不满和不和睦三个变量;第三类是提出问题,包括询问资料、征求意见和请求指示三个变量;第四类是解决问题,包括提供资料、表示意见和给予指示三个变量。这些变量实际上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和第二类都属于情感因素,第三类和第四类都属于功能因素。通过考察人与人相互作用的过程,可以测量出人们之间的关系属于哪一类型。

贝尔斯测量法不仅可以测量小群体内人际关系的特征,还可以用做跨文化研究的工具。但这种方法是在实验室条件下的一种测量方法,实验室情境和实际生活毕竟有一定的距离,因此用它来测量实际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状况,存在较大的缺陷。

总之,本研究基于以上人际关系量表,编制了社区人际关系量表,反映社区居民之间的人际关系程度,以便及时准确地了解居民人际关系状况,为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四、大学生社区人际关系研究

马克思曾言:“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具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可见,人是不能脱离人际关系而存在的。心理学意义上的人际关系主要包含人际认知、人际情感和人际行为三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心理因素。在现实生活中,人际认知是人际关系的基础,人际情感则是人际关系的核心,人际行为是人际关系的表现。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好坏一方面反映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和自我发展的状况,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学校社区环境的和谐与文明程度。

赵崇莲等人2006年指出,大学生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个体在人际过程中,由于相互认识和相互体验而形成的以感情亲疏为特征的直接心理关系,它表现为交往双方心理相容或心理冲突的主观体验状况,是形成特定群体心理氛围的重要因素。李宏翰2004年指出,影响人际关系的主观因素是指大学生人际交往和相处的主观体验和行为。沈小红2006年对当前大学生人际关系研究的内容和主题进行了梳理,提出从心理学的层面入手,通过对人际关系心理障碍的分析提出应对方案。成云2010年探讨了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水平上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非贫困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优于贫困大学生。李彩娜等2010年研究发现,大学生人际困扰的总体水平较低,依恋的自我—他人工作模型与大学生人际困扰各维度及总均分间相关显著,依恋的自我工作模型能显著预测人际困扰的各维度及总均分。可见,大学生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人际群体交往的主观体验,反映了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其他心理状态的相互作用以及人际关系对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重要性。

关于人际关系与人际信任的关系,田可新等2005年研究发现,人际信任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好坏。而魏晓娅2002年研究则发现,中学生的人际信任与其人际关系之间无显著相关,原因可能是因为儿童与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特殊阶段,人生观、价值观和友谊观不稳,从而导致他们人际关系状况不稳并与人际信任不明显相关。但经过仔细分析,还是发现中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与其人际信任之间有一定相关,即人际信任与其受欢迎和受拒斥的指数成正负相关的关系。究竟大学生人际信任与人际关系相关程度也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五、社区人际关系研究结果

1.社区人际关系得分描述统计结果

社区人际关系总均分为3.20,显著高于理论均值3分,t(417)=5.171,p<0.001,说明居民之间人际关系较好。对社区人际关系5个项目得分进行排序,并进一步与理论均值3分进行差异比较检验,见表8-3。表8-3结果表明,常常与本单元居民交流、出去散步总能遇到熟悉的本社区居民这两个项目得分较高,说明单元居民之间具有较好的人际关系,常与社区其他单元居民进行交流项目得分低于理论均值,并且差异显著,说明外单元居民之间的人际交往相对较少,居民之间的关系相对比较封闭。

表8-3 居民社区人际关系得分项目排序与差异检验(www.xing528.com)

img85

2.不同性别居民社区人际关系的差异比较

对不同性别居民社区人际关系总分进行独立样本的差异检验。结果发现,不同性别居民社区人际关系总分差异不显著,t(416)=0.411,p>0.05;不同性别居民社区人际关系各个项目差异均不显著(ps>0.05)。

3.不同社区类型居民社区人际关系的差异比较

对不同社区类型居民社区人际关系总均分和各个项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不同社区类型居民的社区人际关系总均分差异不显著,F(2,415)=1.534,p>0.05;不同社区类型居民的社区人际关系各个项目差异均不显著,ps>0.05,说明社区的星级划分并不影响社区居民的人际关系。

4.不同年龄居民社区人际关系的差异比较

对不同年龄居民社区人际关系总均分进行比较,结果见图8-3。图8-3结果表明,31岁以上居民社区人际关系总均分均高于理论值3分,尤其50岁以上、41~50岁和31~40岁社区居民的社区人际关系总分显著高于理论值3分,ps< 0.01。进一步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年龄居民社区人际关系总均分存在差异显著,F(4,413)=15.792,p<0.001。Tukey事后检验发现,50岁以上、41~50岁和31~40岁社区居民的社区人际关系总均分显著高于18岁以下和18~30岁社区居民(ps<0.05);其他两两年龄段居民社区关系总均分差异不显著(ps>0.05)。

img86

图8-3 不同年龄居民社区人际关系总均分比较

5.不同居住时间居民社区人际关系的差异比较

对不同居住时间居民社区人际关系总均分进行比较,结果见图8-4。图8-4结果表明,不同居住时间居民社区人际关系总均分均高于理论值3分,并随居住时间的增长,居民社区人际关系逐渐发展,呈线性发展趋势。进一步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居住时间居民社区人际关系总均分差异显著,F(3,414)=4.925,p<0.01。Tukey事后检验发现,居住10年以上社区居民的社区人际关系总均分显著高于居住1年以内的社区居民(p<0.05);其他两两年龄段居民社区人际关系总分差异不显著(ps>0.05)。

img87

图8-4 不同居住时间居民社区人际关系总均分比较

6.居民与大学生社区人际关系比较

大学生社区人际关系总均分为3.57,显著高于理论均值3分,t(63)=9.438,p<0.001。对学校社区人际关系5个项目得分进行排序,并进一步与理论均值3分进行差异比较检验,见表8-4。表8-4结果表明,我常常与本宿舍同学交流、我出去散步总能遇到熟悉的同学与朋友、我常与学校其他宿舍同学进行交流、同学总是会隔三差五地来我宿舍串门、我总隔三差五地去其他同学宿舍串门这五个项目反映了较高的人际关系,与理论均值差异非常显著,说明大学生学校人际关系是良好的。

表8-4 大学生社区人际关系得分项目排序与差异检验

img88

对大学生与青年居民社区人际关系总均分进行独立样本的差异检验。结果发现,大学生社区人际关系总均分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为3.57和0.49,青年居民社区人际关系总均分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为2.89和0.68,大学生与青年居民社区人际关系总均分相差0.68分,差异显著,t(110)=6.151,p<0.001。

7.居民与大学生人际信任和人际关系的相关

本研究分别在总体水平和各自水平上考察了居民与大学生人际信任和人际关系的联系。结果发现,在总体水平上,人际信任和人际关系的相关为0.438,在各自水平上,大学生人际信任和人际关系的相关为0.345,青年居民人际信任和人际关系的相关为0.318,相关都非常显著(ps<0.05),说明不管是大学生群体还是青年居民,其人际信任和人际关系都存在密切联系。

六、分析与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单元居民之间具有较好的人际关系,而不同单元居民之间的人际交往相对较少,居民之间的关系相对比较封闭。这是因为:第一,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竞争激烈,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闲暇时间减少,业缘关系的地位要远远强于地缘关系,社区只是他们的居住空间,并不是他们的精神文化空间,这同样不利于社区人际关系的保持与维系。第二,传媒改变了居民的互动模式。电话、电视、互联网等媒介在城市的普及率很高,使居民在闲暇时间可以选择足不出户的体闲方式和交往模式,从而导致社区居民的内部互动日益被边缘化。第三,居住模式的变迁。现代物业型小区居民的来源具有多向性、偶然性的特点。住房类型的多样化,同时也带来了社区成员之间关系的陌生化。社区成员之间彼此互不相识,因此交往愿望也很淡薄。

社区居民人际关系不存在性别和社区类型上的显著差异。这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居民在人际关系上是趋同的,性别和社区类型的差异性已经对社区人际关系无显著影响。而在年龄和居住时间这两个变量上存在差异。这可能是因为:第一,作为社区居民,他们中大部分生活的环境是社区和单位,交往的对象大多是家人以及同事。与社区内居民的交往时间可能少一些,所以就会疏离,但是那些长者或者在社区居住时间较长的居民情况会好一些,因为时间长了,他们会彼此熟悉。第二,相对于年轻人的人际关系而言,那些年长者的人际关系要更好一些,因为他们有更多的闲暇时间进行交流与娱乐,另外,在现实生活中,年轻一代往往看待问题不全面,尤其对别人评价时,更易因各种偏见而造成歪曲的社会知觉,对别人作出错误的判断,比如:歪曲了的“第一印象”,对别人不了解而产生“以偏概全”“以己之心,度人之腹”,以及对人形成的“刻板印象”等,而对于那些年长者和在社区内居住时间较长的人,他们对社区居民的评价更加全面。综上所述,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居住时间的延长,社区居民的人际关系也就越好。

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总体水平都高于理论平均分3分,各个项目得分均高于中等水平,这表明大学生人际关系水平较高。大学生人际关系突出表现在:我常常与本宿舍同学交流、我出去散步总能遇到熟悉的同学与朋友、我常与学校其他宿舍同学进行交流、同学总是会隔三差五地来我宿舍串门、我总隔三差五地去其他同学宿舍串门这5个项目反映了较高的人际关系,说明大学生学校人际关系是良好的,大学生对学校人际关系持肯定积极的态度,同时也说明大学生之间的交往频次较高,人际沟通与人际交流表现较好。

对大学生与青年居民社区人际关系总均分进行独立样本的差异检验,结果发现,大学生社区人际关系总均分显著高于青年居民社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青年居民在居民社区中需要熟悉较为复杂的人际关系,需要与不同年龄段的人打交道,这对阅历浅、经验少的青年居民而言难以应付,从而影响其人际关系水平;而对大学生而言,周围接触的同学大多是基于业缘、趣缘关系而建立的人际关系,交际范围小,交往人群相对较少,对外面世界的各种丑恶现象了解就少些,思想也较单纯,所以人际关系程度相对比青年居民高。

另外,人际信任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信程度,而人际关系的好坏意味着人际交往的成功或失败,人际信任与人际关系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从人类本质而言,人类是一种群居性的社会群体,人际信任是人际关系的基本前提,也是人际融合的重要指标。人际信任能促进人际沟通和人际理解,能减轻人际压力和人际障碍,良好的人际信任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合作和积极行为。因此,人际关系的融洽是建立在人际信任的基本之上。当然,大学生和青年居民人际信任和人际关系之间的差异和关系与被试的选择和社区差异有关,人际信任和人际关系是否存在被试类别的差异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总之,人际的和谐发展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和谐社区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更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提到和谐社区,就不得不说社区内的人际信任以及人际关系。社区建设就是要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以此来推动社区人际信任与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明银.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及其消除.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

2.胡蓉,邓小昭.网络人际交互中的信任问题研究.图书情报知识,2005,4.

3.金盛华,张杰.当代社会心理学导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4.李全彩.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与对策.中国学校卫生,2002,1.

5.卢远.大学新生人际关系现状分析及对策.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6.

6.梅珍.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分析与改善途径.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

7.庞彤彤,宋凤宁.大学生人际信任度研究.社会心理科学,2006,21(1).

8.齐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华夏出版社,2002.

9.沙莲香.社会心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0.时蓉华.社会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11.宋时全.转型期我国社会信任的表现及其重建途径.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12.陶芝兰,王欢.信任模式的历史变迁——从人际信任到制度信任.北京邮电大学(社会科学版),2006,8(2).

13.唐为民.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及转换的印象知觉对其影响的研究.心理科学,2001,1.

14.吴广宇.大学生人际关系浅析.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15.吴永强,刘取芝.大学新生人际关系与自我和谐、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16.王惠萍,张积家,李克信.大学生人性观发展的研究.社会心理科学,2000,17(1).

17.王牧野,胡和兵,吴勇民.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浅析及对策研究.南方论刊,2006,5.

18.薛天山.中国人的信任逻辑,伦理学,2008,36(4).

19.杨中芳,彭泗清.中国人人际信任的概念化:一个人际关系的观点.社会学研究,1999,80(2).

20.张建新.指向具体人物对象的人际信任:跨文化比较及其认知模型.心理学报,1993,25(2).

21.张立文.和合学概论——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2.张继涛,潘晨晨.城市社区人际关系何以疏离.中国教育报,2009.

23.郑也夫,彭泅清,等.中国社会中的信任.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

24.郑也夫.信任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25.成云.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人际关系差异研究.重庆大学学报,2010,6.

26.田可新,王秀梅,吴昊,等.年级及性别对大学生人际信任与人际关系的影响.中国临床康复,2005,24.

27.王青.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及教育对策.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8.

28.Lewis,J.D.,&Weigert,A.J.Trust as a Social Reality.Social Forces,1985.

29.Butler,J.Towards understanding and measuring conditions of trust:Evolution of a conditions of trust inventory.Journal of Mangement,1991,17.

30.Hu,H.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Taiwan United states employee categorization on supervisor trust.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2001,35(2).

31.Dunn,J.R.,Schweitzer,M.E.Feelingand Believing:The Influence of Emotionon Trust.Journal of Personality&Social Psvchology,2005,88(5).

32.Fukuyama,F.Trust:The Social Virtues and The Creation of Prosperity. New York:Free Press.1995.

33.Khodyakov,D.Trust as a Process:A Three Dimensional.Approach Sociology,2007,41(1).

34.Mayer,R.C.,Davis,J.H.,Schoorman,F.D.An integrative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trust.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5,20(3).

35.March,J.G.,&Olsen,J.P.Rediscovering institutions:The Organizational Basis of Politics.New York:Free Press,1989.

36.Molleman,E.,Nauta,A.,Buunk,B.P.Social Comparison-Based Thoughts inGroups:Their Associations With Interpersonal Trustand Learning Outcomes.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2007,37(6).

37.Steven,S.L.,Hang,Y.N.,Alice,H.Y.Coercive strategy in interfirm cooperation Mediating roles of interpersonal and interorganizational trust.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6,5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