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和谐社区意识研究:居民与大学生社区认同感

和谐社区意识研究:居民与大学生社区认同感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社区认同感研究一、社区认同感研究概述社区认同感一词经常出现于各种文献资料中,但对它进行明确概念界定的却很少。沈鹏进一步指出,学校认同感的养成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自信、自尊、自我控制及责任感。表中结果表明,女性居民在社区认同感总均分和社区意义、社区形象以及社区进步价值认同上的均分高于男性居民,但差异不显著。

和谐社区意识研究:居民与大学生社区认同感

第一节 社区认同感研究

一、社区认同感研究概述

社区认同感一词经常出现于各种文献资料中,但对它进行明确概念界定的却很少。大多数学者对社区认同感的研究都是探讨其作为一种主观建构的状况和特点以及相关变量因变量的关系,而很少去关注社区认同感内涵的界定。

在西方,“认同”的概念最早是由弗洛伊德提出的。弗洛伊德把认同看做是一个心理过程,是个人向另一个人或团体的价值、规范与面貌去模仿、内化并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的过程,认同是个人与他人有情感联系的原初形式。认同一般分为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自我认同,是指自己对自我现况、生理特征、社会期待、以往经验、现实情境、未来希望等各层面的认知。社会认同是指个体认识到他(她)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

“社区认同”是“社会认同”的主要维度之一,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2009年在《社会理论的基础》一书中提出了七类认同:对直接亲属的认同、对国家的认同、对雇主的认同、对主人的认同、对势力强大的征服者的认同、对社区的认同以及法人行动者对其他行动者的认同。但他并没有对社区认同做进一步的界定,只认为社区认同的结果是社区成员在精神上和心理上都与社区外部的一般人有很大差异。David对社区认同感做了如下理解:将社区这种居住形式看成是自我特征的表征而形成的对自我的定义,用与社区联系的构建来区分个体并通过恰当的自我社区形象对个体进行分类。我国学者张春燕等2007年认为,社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并不是一种构成要素,而是通过社区居民的情感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社区的本质属性,是居民对社区的自觉的情感反应。闵学勤2008年认为,社区认同感是市民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因生活互动而产生的对社区空间、人际、文化及管理模式的喜好、信任和归属感。季伟2008年认为,社区认同感是指居住在城市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基于自身生活和发展的需要,在相互沟通、相互交往、互帮互助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心理上的依恋和归属。

由此可知,国内学者倾向于把认同感等同于归属感。从理论上看,认同感并不同于归属感,它应该是社区归属感形成的前提。即社区居民是否愿意把自己归入某一社区,是否愿意把自己看成是某社区群体中的一员、是社区生活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居民对社区的喜爱和依恋等情感。综合各种资料我们认为,社区认同感是指社区成为个人的自我认同对象的过程和程度,强调的是社区这个对象在某些方面和个人相通或相同的地方,让个体感到亲近并愿意接纳。可将社区认同感定义为:社区居民在共同生活的基础上形成的对社区内一切人、事、物存在价值与重要性的总体认知。

二、大学学校认同感研究

社区认同感可划分为社区意义、社区形象以及社区进步价值认同三个维度,实际上是基于认知、情感和评价三个方面对社区认同感进行界定。按照这种借鉴划分,将学校认同感界定为“大学生对其所属学校的存在意义、学校形象、学校进步和价值的感知、情感上的接纳、认知上的评价”。

关于大学生对学校认同感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刘丽佳2008年认为,学校认同感就是“大学生对学校的承认和认可”,并从投资收益的角度指出,高等教育投入逐年增加,教育回报却在逐渐减少,导致了大学生学校认同感强度的降低。沈鹏2008年认为,学校认同感是指学生对所在学校的价值观、学校精神及文化传统的承认和接受并产生的归属感,将学校的价值观、学校精神文明及文化传统与认同感联系起来。沈鹏进一步指出,学校认同感的养成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自信、自尊、自我控制及责任感。陈琼贞2007年认为,学校认同感是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通过校园环境建设、人性化服务以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来提高学生的学校认同感。史仕羽2007年研究发现,大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归属感和校园责任感较强,有53%的学生对“校园是我家,我爱我家”的说法持肯定态度;92%的学生能认识到学校的发展和自己密切相关;94%的学生认为本校较好。大学生的学校认同感越强,其参与校园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参与意识也就越高,越能从学校挖掘有利于自身的一切因素锻炼和发展自己,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质。

当然,以上文献仅仅从经验的层面出发,对学校认同感进行了简单的界定。对学校认同感的调查和统计分析过于简单,不足以说明学校认同感这一复杂心理状态,但对于学校认同感的影响作用和提高学校认同感的建议却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三、社区认同感研究结果

1.社区认同感得分描述统计结果

社区认同感总均分、社区意义、社区形象以及社区进步价值认同的均分见图6-1,图中结果表明,社区认同感总均分、社区意义、社区形象以及社区进步价值认同的均分均高于理论均值3分,说明居民对社区意义、社区形象以及社区进步价值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认同。进一步的单样本差异检验结果表明,社区认同感总均分和社区意义、社区形象以及社区进步价值认同的均分均与理论均值3分差异显著(ps<0.001)。

社区意义、社区形象以及社区进步价值认同均分的配对样本检验发现,社区意义认同均分显著高于社区进步价值认同均分,t(417)=7.01,p<0.001;社区形象认同均分显著高于社区进步价值认同均分,t(417)=7.01,p<0.001;社区意义认同与社区形象认同均分差异不显著,t(417)=1.676,p<0.001。

img18

图6-1 社区认同感均分

2.不同性别居民社区认同感的差异比较

对不同性别居民社区认同感总均分和社区意义、社区形象和社区进步价值进行独立样本的差异检验,结果如表6-1。表中结果表明,女性居民在社区认同感总均分和社区意义、社区形象以及社区进步价值认同上的均分高于男性居民,但差异不显著。

表6-1 不同性别居民社区认同感的差异比较

img19

3.不同社区类型居民社区认同感的差异比较

对不同社区类型居民社区认同感总均分和社区意义、社区形象和社区进步价值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6-2。表中结果表明,不同社区类型居民在社区认同感总均分和社区形象认同上差异显著,Tukey事后检验发现,在社区认同感总均分上,五星级社区居民得分显著高于三星级(p<0.05),三星级和四星级社区居民得分差异不显著(p>0.05);在社区形象认同上,五星级和四星级社区居民得分显著高于三星级(ps<0.05),五星级和四星级社区居民得分差异不显著(p>0.05)。

表6-2 不同社区类型居民社区认同感的差异比较

img20

注:* p<0.05水平上显著,** p<0.01水平上显著,*** p<0.001水平上显著,下同。

4.不同年龄居民社区认同感的差异比较

对不同年龄居民社区认同感总均分进行比较,结果见图6-2。图6-2结果表明,不同年龄居民社区认同感总均分均高于理论值3分,并随年龄的增长,居民社区认同感逐渐增长,呈线性发展趋势。进一步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年龄居民社区认同感总均分差异显著,F(4,413)=4.264,p<0.01。Tukey事后检验发现,在社区认同总均分上,50岁以上居民社区认同总均分显著高于18岁以下和18~30岁居民(ps<0.05);其他两两年龄段居民社区认同总均分差异不显著(p>0.05)。(www.xing528.com)

img21

图6-2 不同年龄居民社区认同感总均分比较

对不同年龄居民社区意义、社区形象和社区进步价值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6-3。表中结果表明,不同年龄居民社区意义和社区进步价值认同差异显著。Tukey事后检验发现,在社区意义和社区进步价值认同上,50岁以上社区居民的社区意义和社区进步价值认同总均分显著高于18岁以下和18~30岁社区居民(ps<0.05);其他两两年龄段居民社区意义和社区进步价值认同差异不显著(ps>0.05)。

表6-3 不同年龄居民社区认同感的差异比较

img22

5.不同居住时间居民社区认同感的差异比较

对不同居住时间居民社区认同感总均分进行比较,结果见图6-3。图6-3表明,不同居住时间居民社区认同感总均分均高于理论值3分,并随居住时间的增长,居民社区认同感逐渐增长,呈线性发展趋势。进一步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居住时间居民社区认同感总均分差异显著,F(3,414)=5.851,p<0.01。Tukey事后检验发现,在社区认同感总均分上,居住10年以上居民社区认同感总均分显著高于1年以内和2~5年的居民(ps<0.05);其他两两年龄段居民社区认同感总均分差异不显著(ps>0.05)。

img23

图6-3 不同居住时间居民社区认同感总均分比较

对不同居住时间居民社区意义、社区形象和社区进步价值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6-4。表中结果表明,不同居住时间居民社区意义、社区形象和社区进步价值认同差异均显著。Tukey事后检验发现,在社区意义、社区形象和社区进步价值认同上,居住10年以上社区居民的社区意义、社区形象和社区进步价值认同总均分显著高于居住1年以内和2~5年的社区居民(ps<0.05);其他两两年龄段居民社区意义和社区进步价值认同差异不显著(ps>0.05)。

表6-4 不同居住时间居民社区认同感的差异比较

img24

6.居民与大学生社区认同感比较

大学生社区认同感总均分和社区意义、社区形象以及社区进步价值认同的均分见图6-4,结果表明,社区认同感总均分和社区意义、社区形象以及社区进步价值认同的均分均高于理论均值3分,说明大学生对学校社区意义、社区形象以及社区进步价值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认同。进一步的单样本差异检验结果表明,社区认同感总均分、社区意义、社区形象以及社区进步价值认同的均分均与理论均值3分差异显著(ps<0.001)。

img25

图6-4 大学生社区认同感均分

大学生社区意义、社区形象以及社区进步价值认同均分的配对样本检验发现,社区意义与社区形象、社区形象与社区进步价值、社区意义与社区进步价值认同均分差异均不显著(ps>0.05)。

对大学生与青年居民社区认同感总均分和社区意义、社区形象和社区进步价值进行独立样本的差异检验,结果如表6-5。表中结果表明,大学生社区认同感总均分和社区形象以及社区进步价值认同均分高于青年居民,差异显著。

表6-5 大学生与青年居民社区认同感的差异比较

img26

四、分析与讨论

我们将社区认同感划分为社区意义、社区形象、社区进步价值三个维度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居民在社区认同感总均分、社区意义、社区形象以及社区进步价值认同上得分均较高,并且,居民对社区意义认同与社区形象认同得分高于社区进步价值认同,说明城市居民具有较强的社区意义和形象认同感。在社区认同感总均分上,女性居民得分高于男性居民,但差异不显著,说明性别在社区认同感上并不具有影响力;五星级社区居民认同感总均分要显著高于三星级和四星级社区居民,说明社区类型是影响社区认同感的因素之一;不同年龄段居民社区认同感总均分也不同,50岁以上居民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居民得分;同时居住时间在10年以上的居民得分也要显著高于10年以下居民的得分。

居民社区类型、年龄和居住时间影响其社区认同感的主要原因在于,认同感是一种社会心理稳定感,具有群体性、共同性。心理学家Erikson认为,一个成熟的心理认同的渐进发展是以人所属的团体为条件的,团体的传统价值对个人的成长意义非常大。心理学家米勒指出:认同的本质不但是“心理”的,也包含“群体”的概念,是一项“自我的延伸,是将自我视为一个群体的一部分”,这是认同的核心。李素华2005年对英国心理学家贝特汉莱密的认同进行了阐释,认为认同由三个层次展开,即从群体认同经过社会认同到自我认同,通过某种认同获得一种归属,从所在的群体获得一种信仰系统,通过这个所在的群体参与社会,得到某种社会认同感,而个人在获得某种社会认同之后,对自我认同有内在的动力。可以说,认同是个体对自己与某群体的隶属关系的一种身份上的心理确认。因此,从群体的共同性与自我价值的认同性看,不同居住类型居民与不同居住时间居民倾向性不同,也是导致社区认同感差异的主要原因。

大学生社区认同感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社区认同感总均分、社区意义、社区形象以及社区进步价值认同的均分均显著高于理论均值3分,说明大学生对学校社区意义、社区形象以及社区进步价值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认同。大学生社区认同是社区认同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大学生从属于学校组织或与学校组织具有同一性的感知。大学生较高的学校社区认同感表明大学生已经认识到自己从属于学校社区,同时也认识到学校社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大学生在社区认同感总均分和社区形象以及社区进步价值认同上均分显著高于青年居民,尽管学校社区也是一种特殊的居民社区,但大学生社区认同感与居民社区认同感表现不同。大学生能将学校社区与居民社区区分开来,也能将自己与社区居民区分开来,并将学校社区群体内典型的特征冠于自己身上,让自己的特性等同于学校社区群体而非居民社区群体。美国心理学家Erickson(1968)强调,个体都有对身份的自觉意识、对人格统一性的追求以及对某种人生或社会理想的趋同。事实上,对高校大学生而言,学校命运和大学生命运的联系远远高于社区命运和大学生命运的联系。高校和大学生的发展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从心理学的视角探讨大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可以让我们了解大学生和青年对于自己社区的不同心理状况和特点,为居民社区和学校社区建设提供更为翔实的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